從民俗台灣到《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關於近百年間美術表現的斷裂與再粘合
2021-06-08|撰文者:陳晞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5月7日至5月23日臺南首場展出,展覽以「神紋樣」為名,展出近150件精彩作品。以雙個展的形式至全國巡迴展出,除於臺南文化中心展出外,另將巡迴至臺中大墩文化中心、臺北中正紀念堂,同時也安排「傳統彩繪臨摹」及「鋁線金工吊飾」等藝術體驗工作坊,讓更多外縣市民眾共同認識臺南的藝術發展與特色,也期許能與在地藝文界作更多的交流互動。
本屆策展人龔卓軍以「神紋樣」作為主題,串連了傳統廟畫出身到當代膠彩與水墨繪畫的藝術家廖慶章,與金工呈現出擺脫定論的形體框架的藝術家蘇小夢,搭配建築藝術家陳宣誠設計的大木構基座場域,串聯傳統與當代的圖樣符號。
策展人從杉浦康平「信仰場所構造論」的角度,來看待藝術家廖慶章與蘇小夢的紋樣造形,並從廟宇的龍、鳳、吉祥圖騰,及日常生活常見的花、草紋飾出發,看大師如何將傳統紋樣與當代藝術交融,穿越傳統與當代的有限藩籬。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出版品之一─《神紋樣‧廖慶章》中的圖版解說。圖/掃描自《神紋樣‧廖慶章》
近年來不論是在藝術、設計、繪畫、劇場乃至音樂等領域的當代文化藝術創作中,不難注意到一種從在地與傳統文化中抽取創作元素的趨向。參與遶境、夜巡等傳統文化祭儀蔚為風潮,這醞釀著當代藝術界去重新思考自己與文史、民間藝術之間的距離和關係。
從30、40年代的《文藝台灣》與《華麗島頌歌》、池田敏雄等人的《民俗台灣》、席德進與劉文三等人的《台灣宗教藝術》、《民間藝術》、《早期民藝》,到2010年代因跨領域方法和「與社會交往的藝術」的這個脈絡,似乎是關於民間藝術在現代化追求的過程中被整理、「被文史化」的區隔,以及在當代創作試圖打破現代框架,一種被剪粘的命運。
然而,這在交陪境系列的論述與展覽中開始發生方法上的轉化,並在《神紋樣》當中以藝術家的藝術實踐作為聚焦對象。《神紋樣》具有這樣的企圖心。從策展人龔卓軍自《近未來的交陪》、「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的策展脈絡中,即可發現以精神地理學的觀點,結合策展組織進一步實踐美學的粘合。粘合起源自民間美術被客體化、「被文史化」、以作為美術現代化運動之養分的斷裂。
蘇小夢作品於《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台南文化中心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祈願的場所
「我們若以這種『信仰場所構造論』的角度,來看待《神紋樣》這本書中兩位藝術家廖慶章與蘇小夢的紋樣造形,就可以了解那無所不在的吉祥紋樣與渦漩捲草紋樣,代表了信仰祝願的無名眾生之心中,宇宙活力是如何向卷草觸手那樣不斷蔓生律動,繁茂地增值、迴旋、湧升、相互糾纏...
...連帶著,我們日常使用的裹物布巾、盒櫃、器物與服飾表層,也像是在運用這種包覆纏捲的力量,把宇宙自行生產萬物的能量透過包覆而傳導至物件的內在核心,讓物件也感染著這種祝願知心的眾生能量。」
─龔卓軍,〈神紋樣:從力量物件體系到宇宙萬物劇場〉,《神紋樣‧第一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發行,2021/05,p.28-29。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台南文化中心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台南文化中心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小夢於現場導覽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紋樣作為一種結合信仰祈願與自然形象的抽象化視覺,也會隨著時代的演進,受到地理環境與生活形式影響。自幼濡染於家中民間信仰藝術收藏的金工藝術家蘇小夢,以金工呈現喜鵲紋、鳳凰紋、蝴蝶紋、雲紋、花卉紋等傳統紋樣。與其它抽取傳統紋樣的當代創作者不同,藝術家的金工創作蘊含著自己對信仰場所的構築表現。例如作品〈傳統的謬思〉結合了牡丹紋(花開富貴)、喜鵲與梅花紋(喜上眉梢)、蝴蝶紋(福到)與卷草雲紋(連綿不絕)...等紋樣,幾乎所有的形象都是由紋樣衍生而成。藝術家藉由祈願紋樣構築信仰場所的這種方式,在藝師廖慶章的繪畫作品中有著更繁複的表現。
在展場中央,建築師陳宣誠以包裹著各式民間信仰紋樣的金屬支架,以老原木作為橫樑,垂掛著藝師廖慶章三對巨幅門神與人物膠彩畫。一個概念化的三進院落空間佇立在挑高的展場空間中央,結構從一進、二進、三進逐步往上延伸,接引空間中的自然光。這些人物畫的衣著、佩飾有著極繁的紋樣層次,例如第二進仕女畫中的衣襬,天地萬象與眾生祈願皆抽象化為一身衣裝的紋樣,藉此形成了一個祈願的宇宙。在這個展覽中,策展團隊也透過兩位藝術家的創作,進一步將紋樣採樣、研究出版。
穿梭在這個將信仰場所概念化的展場中,右側並列了藝師廖慶章的人物畫。藝師在這些人物畫的顏色使用與表現上較為素雅,並不像平常我們對宮廟中的人物畫那般有著強烈對比色。這是結合傳統技法與現代繪畫訓練的他,進一步轉化的視覺性。穿過三進空間之後,中間兩幅卷草紋樣是廖慶章的創作結晶之一,我們在不同信仰場所中看到的每種捲草紋樣,看似大同小異,實則內藏每位藝師的個人表現。
廖慶章作品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廖慶章在會場中解說作品紋樣的系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廖慶章的卷草紋樣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龔卓軍表示,之所以藉由「信仰場所構造論」的觀點切入,是希望改變過去對於民間信仰的藝術展示邏輯,較偏向單一物件,或某一個種建築技術等、這種物的分類體系。「在物的體系之外,它們是在甚麼樣的場域裡生成?這個場域可能會跟特定祭典、宮廟崇拜、修廟建廟時的整個建築場域等連結在一起。」 在物的體系中觀看,容易缺乏對於祭祀、修建宮廟的這些信仰場域中、人們的祈願的思考。
對一般民眾、宮廟業主和藝師來說,信仰場所是不同人與物的交會點,「從策展角度來說,這種交會點就是代表著人的祈願。逢凶化吉、消災解厄。」從信仰物件到場域邏輯,希望藉由展覽讓這些物件產生相互對話的可能性。不僅只是在傳統廟宇的脈絡,或許也能在當代設計、視覺文化、印刷、服裝設計等領域產生更具動態連結。
從民俗台灣到神紋樣:近百年的斷裂與再粘合
尋求對話的可能性,其原因在於既有領域之間的壁壘分明。或許我們可以從幾個重點階段,作為觀看這種民間信仰場域中、美術與現當代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信仰場所的藝術被文史化、乃至與美術發展產生的斷裂過程:一、1930到1940年代間的《民俗台灣》;二、70年代雄獅美術出版、席德進、劉文三等人著作的《台灣民間藝術》、《台灣宗教藝術》與《台灣早期民藝》;三、80年代的漢聲雜誌、文資搶救與現代美術館建立;四、90年代藝術學院現代化學科分野;五、90-00年代的台灣美術主體性之追求;六、2010年代當代藝術田調方法浪潮;七、交陪境與《神紋樣》等藉由展覽進行的美學話語場域黏合。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台南文化中心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此次在《神紋樣》的開幕座談中,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也分享了自己近來年對西川滿的研究,透過座談會,展覽將這近百年來台灣民間藝術面臨現代化之後的命運串聯再一起。龔卓軍認為,在《民俗台灣》呈現的是印刷文化。相對於報紙,雜誌刊物是呈現精緻色彩跟圖案的媒體。「西川滿時代的載體是透過印刷術重新呈現版畫。把這些民俗物件轉化為版畫,並且在平面上對物件進行解說,像是個紙上展覽。」
策展人進一步指出,到席德進等以畫家身分探索老物件的研究、紀錄者,他們開始將目光拓展到更偏向美術的領域。「席德進、劉文三等人的研究,讓視覺文化多了一種表現力。」「這種表現力超過了版畫範疇,更多的是要回到物件場域本身,以及其美術表現力本身去對話。」然而這時,席德進等人的研究,建構了重要轉折:
龔卓軍:「它形成了文史研究的體系。文史研究跟美術的表現力,在70年代有一定程度的分裂,其結合可能是要到黃永松等人的《漢聲》雜誌這種具有美術思維訓練的平面出版。
可是《漢聲》發展出的這種場域邏輯並沒有繼續發展下去,我覺得影響之一是與藝專到藝術學院的發展、博物館到美術館發展的路線分離有關。因為研究與關照的方法岔開了,所以它在載體上也岔開了。這部分對後來的台灣文化表現影響深遠。今天有非常多做視覺文化、設計、動畫的年輕創作者,他們要重新回到文資部份去學習時,發掘到領域轉換欠缺著黏合的力量。
80、90年代臺灣文資界是搶救的年代,但對美術界來說,因為美術館的建立出現了機制的型塑。一邊是在搶救老宅老廟,另一邊是建立新的美術館。它在衰敗跟建立的過程中分裂,難以在美術館中汲取資源。所以,『近未來的交陪』到現在《神紋樣》在思考的,就是展覽本身是否可以做一個黏合劑,讓原本岔開的美術與文資領域,以視覺文化的策展意識,重新回到場域的邏輯再次黏合。
讓過去文資歸文資、美術歸美術、當代歸當代、傳統歸傳統的邏輯,得到一種黏合性、療癒性的力量。以場域構造來講,展覽提供了這些看似傳統元素與結構一個新的邏輯,這就是在當代,我們可以透過展覽、影像與出版物等形成的新可能。 」
談到這裡,不禁讓我聯想到近日高美館開展的《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李俊賢作為一位在創作與寫作中探索台灣美術(甚至是特定於繪畫)主體性的畫家,這位被稱為爐主的藝術家,將常民生活中常見的花鳥字、街頭塗鴉與新表現等繪畫手法,轉化為獨特的繪畫方法。他在思考台灣美術主體時,遭遇到的便是斷裂的當代語境。
在一些畫面的細部中,李俊賢發展了自己的海浪描繪方法,那在這些傳統紋樣裡也有各種水紋。「日本早在浮世繪時期就發展出這種海浪紋與各式各樣的海波紋,並且不斷地延續至今。」龔卓軍說,我們需要回到環境去看自然現象形成的紋路,「還是要借助傳統的可能性,但不一定要重複它。」當一位畫家要重新發明圖形跟紋樣時,如果有這些傳統紋樣作為支撐,也許會明確的、更有推進性的產生新思考。
「這是今天有些年輕藝術家都有在思考的問題,像是林書楷、曾雍甯等,他們已經對紋樣很敏銳了。只是說它的多樣性若要展開,我們可能更需把這些傳統創作的細部放大,那創作者可能就會看到傳統紋樣原本就有的可能性。」
《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於台南文化中心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左起)策展人龔卓軍教授、藝術家蘇小夢、廖慶章與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合影。圖/台南文化中心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最大型的林布蘭作品修復計畫:荷蘭國家博物館「夜巡行動」邁入新階段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65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69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96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獎項機制於學院中的必要性及其交流助益
2024-1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51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11-15|撰文者:李竺恩2111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盧佳慧董事長引領《希望、和平、愛》展演,科技藝術的相乘、虛實奇幻的交織
2024-1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