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撰文者:富貴美術館、董旻晋
富貴三義藝廊於10月17日展出「Flow – 流動中的禪」董旻晋木雕個展。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董旻晋,曾駐村創作於羅馬尼亞、中國等多個創作營地,同時也常受邀國內木雕藝術現場創作或駐村邀請藝術家。董旻晋認為創作者的生活離不開藝術,藝術也離不開生活。在創作時他回首生命中每一種經歷、每一段時間片刻,都覺得有值得再三回味的風景。
董旻晋《速寫03》,83×28×H108cm,樟木。圖/富貴美術館提供
董旻晋在幾次出國駐村創作的機會下,雕刻過千年古沉木、黃花梨木與橡木,創作材料皆是埋沉在土裡或海裡三、五千年的樹木。那種隨時間刻印在木頭上的風化印記、自然有機的美,是令他非常驚艷;而木頭以陽光、雨水和空氣為養分,靜靜默默與千年作伴,是一種天地共養的大美,也讓人相信生命自有出路。佛家語: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事物有 「生住異滅」;這些古沉木因緣傾倒枯萎而深埋,本隨時間風化蟲食乃至消逝,卻在千年後被人們挖掘甚至收藏雕刻。好似人們的生命樂章雖有高潮、亦有低盪無法預測,如此的「無常遂是有常」的變化,引起了董旻晋對時間軌跡與木材質自然生命過程的關注,進而發展出風化木系列的創作。
董旻晋《隨風04》,60×20×H79cm,紅檜、牛樟、非柚。圖/藝術家提供
董旻晋《炁》,40×18×H83cm,牛樟、紅檜。圖/藝術家提供
早先董旻晋的雕塑作品多注重量體與強調造形平滑順暢的線條;而近年則因生活的轉變,內心嚮往放鬆的輕盈感與欣賞古沉木風化的質感,遂創作上逐漸轉向將木材挖空、鏤空,減輕材質重量。他始終堅持不懈的是對材質本質的探索,不斷挑戰木材質在雕塑與空間的本質為何?不斷提出質疑與再定義,包含事物為何存在?萬事萬物存在空間中必有其意義,從人、自然、日常事物、空間、材質等各方面去探討。他並透過長時間的心力與勞力投注雕刻中,揣摩自然風化的有機線條,將人為的手感隱沒在其中,在人為與無為之間,模糊了界限,對於豐富性的探索所作的嘗試。
董旻晋《佇》,35×20×H50cm,高山樟、檜木。圖/藝術家提供
董旻晋《隨風03》,80x30xH106cm,檜木,肖楠,香杉。圖/藝術家提供
此次於富貴三義的個展創作主題為「流動中的禪」,董旻晋關注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人心惶惶不安,如何安放內心定睛於一陣風、一株草,甚或是流動不可視的水與煙,便是他與觀者的人生課題。主題「Flow流動」可喻時間、生命的繼起與衰敗,那是宇宙運行的規律,人類無法抵擋;日本攝影大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於《直到長出青苔》書中論起何謂「悟」?他套一句禪學的話:「不往死,亦不往何處,禪於此。不追尋、不言物。」
董旻晋《綻》,55×50×H44cm,檜木、樟木。圖/富貴美術館提供
董旻晋《時光》,40×50×H14cm,樟木、石頭。圖/富貴美術館提供
觀者可藉由此次展覽嘗試放慢步調,專注於細細品味一花一草、流水炊煙的禪意之中。事物狀態在不經意地呈現,從中領略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大自然的細微脈動;期待喚起觀者學習尊重環境中的每種意象、順承自然與生命過程中的每種經歷,細細品味那時間積累沉澱後最澄澈的風景。
展覽主題:【Flow – 流動中的禪】董旻晋 木雕創作個展
展出時間:2020年10月17日(日) 至 2020年11月29日(一)
展 場:「富貴陶園-富貴三義館」
聯絡電話:037-870-861 (採預約制)
展場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八股路館前三巷1-10號
線上展覽:https://fuguei.com/最新消息|流動中的禪/
展覽資訊: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1819
線上藝廊:https://artemperor.tw/gallery/artworks/1000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聯展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18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聯展「丁有彧/器與獸 & 簡詩如/水庭的靈息 雙個展」-呈現的強烈的東方底蘊,展現哲學表現方式與現代詮釋
2024-11-07|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