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

「更名者」的嘉義藝術遊記:跟著黑雕塑,走讀當代創作與嘉義文史的對話紀錄

嘉義市立美術館更名者遊途太認真文協嘉義

2022-02-10|撰文者:陳晞

前言:嘉義市立美術館與國立台灣文學館,首次跨界合作推出「更名者遊途」展覽,讓四件戶外裝置分散於嘉美館古蹟棟庭院、中正公園、台灣圖書室與木更咖啡等四個位於嘉義市內、具有深厚文史意義的地點,讓民眾透過地圖引導、QR Code解說和線上語音介紹等方式,以街區走讀認識日據時期的嘉義市。
「更名者」靈感來自於嘉義作家張文環的「滾地郎」,作者透過描述主角面臨姓名的變更,自心理上反映了日治時期臺灣人的社會現實,同時也在語言轉譯的過程中,徒增對於身分認同的挫折、矛盾、羞赧。

更名紀錄 I :嘉義公會堂─中正公園 & 琳瑯山閣─合作金庫

「太認真計畫」團隊製作的「逮丸民報」。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眼觀「逮丸民報」,耳聽「拉吉歐 On-Line」,跟著更名者遊途計畫走在嘉義文協街區之間,其實很難不去注意藝術與公共在這座城市過往的對話紀錄。
從坐落在嘉義市立美術館的黑色雕塑〈普羅電波〉出發,它是仿製位在嘉義崇文國小的百年播音塔,一段歷史的影分身,一座穿越時空的地下電台,在日殖時期收音機體操的旋律中穿插著獨立與反抗思想。
「太認真計畫」團隊將作品命名為普羅電波,有意回應1930年代影響陳澄波等藝術家的「普羅美術運動」精神。它似乎不斷地呼喚著在建築體上同樣具有日殖因素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呼喚藝術在此地綿延百年的普羅與公眾價值。
在〈社會雜感〉選址的嘉義中正公園,是百年前當地政治與文化活動集會的「嘉義公會堂」舊址,太認真團隊擺放了12組立牌黑板,邀請在地文化工作者陳冠彰與陳世岸主持互動創作的工作坊,讓參與者針對黑板上的題目寫下如今的想法。這些題目都來自公會堂早年演講的標題,記錄著當時文協對於落實現代化進程的嘗試。
這個地點的歷史意義非凡,228事件時,它曾作為市民收容外省人之處,並持續在國民黨統治下作為地方政教、文藝宣傳之所。直到1989年,時任市長的張博雅為興建地下停車場而拆除成為中正公園。自此之後,政府與民間也在此留下了許多「公共紀念」的痕跡與想像。
「太認真計畫」的作品〈普羅電波〉於嘉義市立美術館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太認真團隊的「更名者遊途計畫」作品〈社會雜感〉於嘉義中正公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中正公園如今成為一個充滿著紀念性雕塑的公共場所,與除了古今中外的典範人物肖像、臺灣首位女性地方政治首長「許世賢」的人像紀念碑。然而弔詭的是,在此幾乎沒有任何一物是與嘉義公會堂和文協有直接關聯的。
這個場所的歷史被其他的公共紀念物堆疊、覆蓋,一如在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被掩蓋、更名的地點。出身於雕塑系的佘文瑛與郭柏俞所提出的〈社會雜感〉則反其道而行,以像是「社會雕塑」(Soziale Plastik)般的行動,以及告示立牌這個具有媒介載體意味的現成物,喚回這個場所曾經活絡的公共性與公民價值。
從中正公園走到放置「逮丸民報」的臺灣圖書室路途中,你會經過一個特別的地方,這個地方是陳澄波完成〈琳瑯山閣〉(1935)的所在,它曾經是嘉義才女張李德和舊居的花園、日治時代美術家群聚的沙龍場所,如今則成為嘉義市國華街合作金庫銀行。

更名紀錄 II:米街─美街─成仁街

位在美街木更咖啡的作品〈肖像會〉,太認真團隊仿製了嘉義街上的老街燈,並且貼上他們設計的文史肖像塗鴉貼紙,牆面大片的女給(在侍啡店中從事「飲食陪伴服務」,以姿色、容貌及交際費作為資本,又以顧客為邊界,收入又以顧客為中心的摩登女性工作者)輸出圖像,呼應咖啡店這個地點作為摩登年代的意象。
這裡在清朝曾是米街,後來因為美術人士時常在此地不遠處的「琳瑯山閣」聚會、交流,這裡成為了嘉義被稱為「畫都」的起源地,原本的米街也因為當時的美術薈萃,逐漸被地方人士取其諧音稱為「美街」。
此處因為日治時期許多美術家曾在此群聚交流,而被稱為嘉義「美街」。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臺灣圖書室走到美街之後,你會感覺到這裡不太一樣,1994年,曾經有在地人士藉著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的契機,嘗試復興美街風華,但最後未果。環境人事已非,昔日畫都的美名如今藉著文協百年與美術館之間的時空交會,再一次揪著許多有志者的心念。
逛到此地,你或許會開始意識到一件事:張文環筆下的滾地郎作為「更名者」,其命運一直就根植在這塊土地上。百年過去,身分認同在歷史發展過程以及思想的推進,逐漸發展出更多的光譜。
文協百年之後,民族的自決逐漸演變為多元族群的共存,因政治與社會變遷而更名的滾地郎,透過太認真團隊的黑雕塑以及導覽走讀,重新喚回了在以前名字中曾經的印記。然而他們並非要觀眾藉由作品一昧的崇古,他們藉著雕塑物與在地場所互動,為的是抽取出在不斷地被更名的百年來,遺失的內在性自覺精神。
這座城市曾是如此繁華,如今它藉著電波、報紙、告示牌與塗鴉放頌的訊息,不只是在喚回自己的名字,而是在喚回「作為自己」的主體性自覺。不作為一個拋棄自己的過去、在城市現代化發展競賽中被取代的地方,而作為擁抱過去,藉以尋找未來的所在。
位在木更咖啡落地窗外的〈肖像會〉。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太認真計畫」團隊位在美街木更咖啡的作品〈肖像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太認真計畫《更名者遊途》│嘉義文協街區走讀│展覽介紹

一百年後的今日,這座島上的人們,從未停歇步行在尋找身分認同的道路上。臺灣人在歷經各種政治、文化更名的迷途裡,是否還能在街道上清晰的辨識出彼此?
從「嘉美館」出發,這個計畫邀請你踏上這條自武裝抗日轉向以文化行動、結社與社會運動對抗時局的嘉義街區。透過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文協)所撐起的本土意識實驗場,我們將以現今的眼光回望,探索未來的新可能。
在臺灣面對現代思潮而風起雲湧的1920至1930年代,嘉義無疑是最富有政治、文化與藝術能量的地區之一。作為日治時期雲嘉南地區的政經、醫療與文化的重點區域,文協在嘉義地區的發展不僅常跟地方仕紳、醫師與文人緊密相關,也由於坐擁豐富農林業資源,使嘉義地區的文協活動不只具有都市特質,更同時發展出農工運動的特色。面對嘉義地區不同階層的民眾,文協成員也透過演講、發行刊物、編寫歌謠等不同的溝通語言,為嘉義刻寫下本土思潮的軌跡。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這些密集的文化活動,不僅僅是一連串的歷史事件而已——它們是對日本殖民「現代性」與「公共性」的回應,也是對於這兩個概念的臺灣主體性探求。透過嘉義街區裡遺留的日治時期地景,「更名者遊途」以散落四個地點的「黑雕塑」,交織探討臺灣自百年前便開始面臨的政治、社會、語言、文化與身份議題,並以虛實敘事混雜的聲音作品,串連、引導這些當代作品與嘉義歷史的對話。而作為一個街區中的藝術計畫,「更名者遊途」將熟悉的歷史物件重新置入城市空間,卻以「黑色」抽象化了它們之於人們的認知,除了企圖成為連接現實與歷史的入口(portal),也希望能藉此促使我們更新看待日常的眼光,找到重新挖掘城市紋理的方法。倘若我們對那個年代已經失去太多的視覺記憶,不妨透過其他的方式重新喚起「真實」。
展覽日期|2021.12.04(六) – 2022.02.27(日)​
展覽場地|嘉美館 – 嘉義中正公園 – 木更 – 台灣圖書室
展覽網頁請點擊此處
「拉吉歐 On-Line」聆聽連結請點擊此處
展覽主視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義市立美術館更名者遊途太認真文協嘉義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

嘉美館推出《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對話藝術史的創作與延續

2024-11-13|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