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策展古董文物

當思念成影:皮影在當代策展中繼續搬戲(puann-hì)

台北偶戲館皮影策展博物館策展民間藝術

2022-03-22|撰文者:陳晞

皮影如何當代策展?

台北偶戲館「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展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展場中佇立著一戶戶門窗。皮影戲偶在白布的前與後,裝置出極簡、平面化的劇場空間。熟悉傳統戲曲的人,也許不難從人的形象、裝飾與位置等造型構思裡,推敲出這些皮影戲偶原來的文本。不過,若是你和我一樣,平常已經被 Netflix、Youtube 裡的影集充斥視覺經驗的話,你依舊可以從戲偶的角色、物件場景中,推敲出可能的故事與對話。
這個以皮偶戲景搭建的園林,交織著一些故事,這些故事讓觀者穿梭在其中,似乎在訴說著女主角與男主角緣分的邂逅,與各自生活的聚散離合。有時甚至是女子圍繞著盆景獨舞,一樣也別有一翻閑情。這是策展顧問許莉青從台北偶戲館的四千多件典藏品中精選的皮影戲偶,它們不一定出自於同一個故事或皮影箱。透過不同於傳統博物館展陳的策展思維,許莉青讓它們登上不同的舞台,展演似曾相識卻又煥然一新的故事。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是一檔試圖為皮影戲翻新形象,並且為民眾初步認識博物館典藏研究的積極策展。展場以「思念:皮影的起源」、「園林弄影」、「皮影圖樣考」以及「思念的形狀」等主題,引導觀者拆解皮影戲美學的傳統脈絡、空間語言、敘事文本與造型美學。一進展場後,「思念:皮影的起源」的皮影戲台,訴說著皮影戲的其中一種起源傳說:

漢武帝寵愛的李夫人過世後,為了思念李夫人,而逐漸形成的皮影藝術,可說是夾帶著親情與男女情愛的思念。期盼在皮影戲式微的時代,以情感作為與皮影的相遇起點,串起皮戲偶與自身的連結。
── 節錄自「當思念成影」展覽介紹

台北偶戲館「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展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展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展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皮影戲在世界各地皆有不同的緣起,而「當思念成影」選擇從「因逝去者的思念與情感所打造的藝術形式」作為起點,讓典藏品的河北灤州流派皮影戲偶們在「圖林弄影」中,為再續前緣的故事造境。穿越這個圖林後,展覽讓我們放大焦距,微觀皮影戲偶的五分相,微觀這些雕花、線條與紋樣,如何成為動人的形象,遙想它與工藝美術之間的造型美學。從起源、造境到微觀皮影戲的藝術性,「當思念成影」有著當代藝術策展的裝置陣勢,以及對物質文化符碼拆解、重構的博物館策展精神。

語言的難題

在開幕座談會中,與談人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展覽顧問許莉青與東華皮影劇團第六代藝師張能傑,當下皮影藝術在前線環境中,面對的挑戰與機會。許莉青從東海大學美術系推廣皮影藝術的脈絡出發。她指出,東海美術系在蔣勳的催生之下開設了皮影藝術的課程,讓學生認識傳統技藝,以此回應台灣民俗活動與民間美術互生共存的環境。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開幕座談現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在兩千年後,我們逐漸可以看到許多新興的皮影劇團結合美術教育。」許莉青表示,從幼兒教育,到樂齡學習,皮影藝術的推廣逐漸從學生組織的教育工作坊、社區營造等面相開枝散葉。「文化技藝的傳承與推廣鏈結,傳統皮影劇團功不可沒。」學校作為保存與研究文化技藝的媒介,也需資深皮影劇團的藝師們願意給予肯定,以及意見交流。
近幾年來,皮影戲在美術教育的推廣中開枝散葉。除了最知名的傳統劇團「東華」、「永興樂」,以及兩千年後相繼成立的影子傳奇劇團、高雄皮影戲劇團之外,也有在各地推廣的社區化發展。「當思念成影」的工作坊中,則邀請了不同領域的講師,包括飛人集社劇團許乃馨、ONFOTO STUDIO 攝影學校創辦人韓筠青、葉曄以及影子傳奇劇團,藉此為皮影藝術包容跨學科知識與經驗。
然而,對皮影戲的藝師來說,他們也擔憂著語言的消逝。張能傑說,在這20幾年下來,皮影戲的語言流失了很多。「相較於以往,如今的孩子們已經沒有這麼豐富的材料來認識語言,」這使皮影戲難以向大眾傳遞。「視覺造型方面比較不擔心,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皮影戲也需依靠這樣的文化載體,傳遞表演精隨。」許莉青隨即也回應了語言消逝的困境。她說雖然我們可能還會講臺語,但可能卻無法以臺語來教書。「語言如何從皮影戲中的共聲延展出想像,也是很值得關注跟發展的。」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展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繼續搬戲(puann-hì)

「臺灣皮影戲很斯文,與炫麗的布袋戲相比之下,它讓人能在黑暗的環境中專注偶戲的動作與神情。」從十年前在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服務,到台北國際藝術村工作,到如今任職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將自己橫跨博物館與當代藝術策展的工作經驗,實踐在「當思念成影」。
「我們找了當代藝術家丘智華為我們規劃展場,也與許莉青討論選件與重構皮影場景的方式。」蔡易衛認為,博物館是傳統文化保存的最後一道防線,需要活化展覽策畫方式。藉由不同的策展方式,在提供不同觀看方法之外,逐步教育觀眾的參觀禮儀。
與民間密切合作,是台北偶戲館的既有體質。台北偶戲館如今的四千多件館藏,都是出自於偶戲館催生者林經甫的偶戲收藏。然而,後續的研究與典藏工作又是一條漫漫長路。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的皮影戲脈絡,甚至在中國不同地區也有各自的皮影戲發展。「當思念成影」展出的河北灤州流派皮影戲偶,尺寸較小,以五分臉為主,有通天鼻、連環眉、小嘴唇,但並不屬同一偶箱。
有時候,當某個戲團倒了,古董商不一定會將一整箱戲偶收購。更多時候是個別收購,輾轉落入了民間藏家的手中,然後被博物館、美術館典藏。這也是為什麼偶戲館也需要典藏研究,從線索中溯源。「不同地域文化反映在皮影戲偶的雕刻方法、材料與造型,除此之外,表演與祭儀功能也不大相同。」蔡易衛說,資料缺失,不易保存,「是皮影藝術典藏與研究當下面對到的挑戰。」
「當思念成影─皮影典藏展」工作坊現場。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當代創作與皮影藝術之間一直偶有交集,例如去年馬來西亞電影《南巫》中多次出現皮影戲作為祭祀與辟邪的表演鏡頭,其源自於導演張吉安認為電影是皮影戲的延伸發想。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邱志杰,更曾以皮影在中國百年的脈絡作為策展母題,呈現百年來中國藝術家們重訪中國鄉土美學的實踐過程。臺灣繼70年代鄉土美學運動之後,也一直以不同的方法,維繫民間美術與當代文化創作之間的對話。
直到當代,我們已能將各種文化技藝與藝術技術以媒介化的邏輯,思考創作的多元性,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忽略文化保存與延續傳統脈絡的必要性。創新發展與典藏研究彼此並行,這即是「當思念成影」的策展意識──讓新的手,讓皮影繼續搬戲(puann-hì),讓新的眼,繼續看著思念如何成影。
策展顧問許莉青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前館長羅斌(Robin Ruizendaal)。圖/台北偶戲館提供

台北偶戲館【當思念成影】

展覽日期│2022/03/05-2022/10/30
展覽時間│週二-週日 10:00-17:00
展覽地點│台北偶戲館
展覽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五段99號2樓
台北偶戲館官方網站InstagramFacebook
系列活動│
1.工作坊 〈思念X製偶〉
時間:2022/03/19(六) 13:30-16:30
講師:展覽顧問 許莉青

2.工作坊〈思念X剪紙〉
時間:2022/04/16(六) 13:30-16:30
講師:陳治旭

3.工作坊〈思念X光影〉
時間:2022/05/07(六) 14:00-16:00
講師:飛人集社劇團  許乃馨

4.工作坊〈思念X顯影〉
時間:2022/06/25(六) 14:00-16:00
講師:ONFOTO STUDIO 韓筠青

5.工作坊〈思念X習字〉
時間:2022/07/30(六)14:00-16:00
講師:葉曄

6.工作坊〈思念X皮影〉
時間:2022/08/20(六)14:00-16:00 
講師:影子傳奇劇團 

指導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偶戲館
展覽顧問|許莉青 
展覽整合|蔡易衛
展覽統籌|翁子蔓
展務協力|林家宇、吳巧伶
展場製作|純屬虛構製作社
展品協力|玖博藝文有限公司
平面設計|理式意象設計有限公司
外文翻譯|陳亮伃

 

台北偶戲館皮影策展博物館策展民間藝術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2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