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世紀第一個可閉眼體驗的作品〈Dream Machine〉為本,結合聲、光、色的沉浸式創作將於英國脫歐節巡迴展出
2022-03-1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五月份英國一項重要的盛會「 Unboxed:Creativity in the UK 」(俗稱英國脫歐節),政府將斥資近1.2億英鎊,作為慶祝英國脫歐後的紀念慶典,打造一連串的活動項目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其中一件沉浸式作品〈Dreamachine〉強調「閉上雙眼即可體驗」,將於英國各地巡迴展出,包含倫敦、卡迪夫、貝爾法斯特和愛丁堡,並將和英國其他重要節慶一同展出。
〈Dreamachine〉的運作機制將邀請參與者聚集在一個空間裡圍坐一圈,最後只需要閉上雙眼,即能感受到由燈光、聲音、色彩交織共融的幻覺奇觀。策展團隊 Collective Act 說,這種沉浸式體驗與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無法透過任何攝影技術記錄下來,因為這樣的體驗只會發生於個人的腦海中。
Collective Act, Dreamachine ( 2022 ). Photo: Christa Holka
該作品受 20 世紀藝術家、作家兼發明家布萊恩·吉辛( Brion Gysin,1961-1986 ) 於1959年創作的〈 Dream Machine 〉啟發,並由曾為世界各地藝術節及藝術組織的領導者珍妮佛·克魯克( Jennifer Crook )擔任計畫發起者,邀請獲得透納獎的藝術團體 Assemble、葛萊美獎和水星音樂獎提名的作曲家喬恩·霍普金斯( Jon Hopkins,1979- )與技術專家、科學家和哲學家等多位跨領域專業人員,成為此次計畫的展覽團隊 Collective Act。希望讓觀眾只要閉上雙眼,就能夠有機會體驗到由光線閃爍後創造出如萬花筒般多彩絢麗的幻像。
吉辛無疑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而他最為著名的作品〈Dream Machine〉其故事起源自 1958 年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乘坐在公車上的他正打著瞌睡,沿著綠樹成蔭的法國鄉村行駛,陽光穿過樹叢的閃爍感,卻在吉辛的腦海中引起超然的幻像,強烈的色彩和難以用言語闡述的形狀與波動,像是一個多維度的萬花筒在腦海中旋轉,使他進入了一個無限的數位世界。但是當車子駛離樹林後,這種影像卻突然停止了。
吉辛回到家後,發現他所經歷的並不是超自然現象,或是否因有精神病產生的幻覺,而是對某一頻率閃爍光線的神經系統反應,因為頻閃而誘發的幻視。於是他決定創造一個能夠重現這種效果的小型設備、第一件可以閉眼體驗的藝術作品,並找來電子技術專家 Ian Sommerville( 1940-1976 )合作。經過幾次測試後,他們使用了轉盤、燈泡以及經過縝密計算開槽的圓柱體,整件作品以每分鐘78次的旋轉數,將光線成功以每秒出現8至13個脈衝頻率,與我們放鬆時大腦發出的α波完美對應,成功的再現了當初在公車上的體驗。
美國詩人、作家及藝術家的 Brion Gysin 與他的〈Dream Machine〉。左邊為 Brion Gysin,右邊為美國知名作家 William Burroughs,其作品最廣為人知的為〈裸體午餐〉(1959)。Credit: Charles Gatewood / TopFoto。圖 / 取自 Wallpaper。
吉辛最初的願景是希望能夠創造一種可以取代電視的設備,讓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沉浸在燈光閃爍所產生的圖像內,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電影式體驗,讓大家能夠遠離家中的電視或任何電子螢幕。我們都知道這項夢想至今並未成真,但是經過了六十多年後,Collective Act 將吉辛的願景更往前推進一步,創造了一個由音樂、技術、神經學、哲學和建築等多項跨領域合作的沉浸式環境。參與民眾將被帶領到一個空間,閉起雙眼且靜坐於機器前,同時享受在霍普金斯打造的配樂中,帶領大家進入一種超然的狀態。
克魯克說,Collective Act 打造的〈Dreamachine〉部分靈感來自於霍普金斯 2014 年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 ( Royal Festival Hall )的一場音樂表演。音樂中的迷幻氛圍,使她經歷到「深沉的集體出神」( deep collective trance ),因此她決定邀請霍普金斯共同參與製作。而作為超覺靜坐和冥想專家的霍普金斯,很快地就加入這項計畫,並表示將為〈Dreamachine〉創作一個專屬的聲波架構,嘗試利用背景配樂帶領人們看見自己內在的體驗。
Collective Act,〈Dreamachine〉( 2022 )。Photo: Christa Holka。
在作品實際架構方面,克魯克找來從事藝術、建築和設計相關,並曾獲透納獎的藝術團體Assemble,邀請他們為〈Dreamachine〉創建一個可移動式的結構。其中Assemble的創始成員珍妮·霍爾( Jane Hall )說,「當你在體驗Dreamachine時,你會發現自己正在經歷一些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旁邊有其他人跟著你一起體驗。」霍爾和霍普金斯在作品的雛型中嘗試體驗幾次,他們意識到這種經驗對某些參與者來說可能會有因未知帶來的茫然和困惑,因此創造一個舒適且具有安全感的空間成為他們首要關鍵,希望讓人們能夠自由地、自在地探索Dreamachine在他們腦海中產生的影像,而身旁有其他參於者的同在,亦可以分享自己正身歷其境的感受。
而〈Dreamachine〉的主要顧問安尼爾·賽斯( Anil Seth,1972- ),是一位英國知名的神經科學家。他認為〈Dreamachine〉閃爍的光線與大腦的自然節律產生相互作用,創造了一種內在視覺,就像是透過大腦在觀看著自己。同時也希望這個實驗能夠幫助人們在某些時候遠離數位螢幕,思考這項體驗的本質,進而認識自己思想和大腦產生的感知世界。
REFERENCE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中國嘉德2024秋拍本月盛大揭幕,現當代藝術專場集趙無極、吳大羽、林風眠、朱沅芷大師之作,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台灣之光耀眼倫敦佳士得,墨海樓「昇華」特展創下空前盛況
2024-11-08|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100
每個人童年必讀選物《野獸國》作者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迄今最大個人回顧展,於美國丹佛美術館登場!
2024-11-0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195
美國大選前的政治諷潮:華盛頓的糞便辦公桌、不滅火炬與Beeple最後的推進
2024-11-0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352
「丁有彧/器與獸 & 簡詩如/水庭的靈息 雙個展」-呈現的強烈的東方底蘊,展現哲學表現方式與現代詮釋
2024-11-07|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4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67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