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高雄市立美術館以當代創作精神為宗旨的徵件展「創作論壇」本年度(2022)第一期徵件已於日前完成評審,共有3件展覽企劃案獲選,包括由褚瑞基、陳欣婷策展的《界—此曾在》—林舜龍個展、施雅恬策展之《如此_的一個所在》及沈伯丞策展之《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未來將陸續安排於高美館展出。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以富當代創作精神的策展提案為徵件宗旨的「創作論壇」,已成為高美館獨樹於其他美術館的特色徵件展。由策展、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等各方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透過提案策展人與評審委員的交流答辯,讓提案策展人創新、獨到的理念,與委員專業、客觀的意見,互相激盪出更加清晰的脈絡,並從中選取富於時代精神、具有明確策展論述,以及完整展覽施行計畫的策展提案。
評審委員一致認為,此次送審的策展案所提出的藝術家作品水準都相當高,具有在美術館展出的實力,並符合「創作論壇」強調策展機制的精神,以策展人能否提出獨特、富有新意、且具當代性觀點為主要評審考量,因此是以各位提案策展人所提出的策展論述作為評審對象,而這次入選的3件策展案皆能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發展出策展人獨特的思考脈絡以及詮釋,因而獲得評審青睞。
《界—此曾在》策展案預計展出林舜龍作品〈此曾在-你也在〉。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界—此曾在》策展案預計展出林舜龍作品〈深邃藍光 1〉。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入選的策展案《界—此曾在》—林舜龍個展,由褚瑞基與陳欣婷偕同策畫。策展人透過藝術家林舜龍30多年的藝術累積與經驗分析以建構的方式重整創作經歷。策展人觀察藝術家在2004年之後大量投入公共藝術創作的過程,讓他對於藝術的本質有了巨大思維的變化,「公共性」相對於「藝術性」是這其中巨大的差異;他不斷以共創的「參與性」作為檢視以及打破藝術界線藩籬的嘗試。展覽中除了展現林舜龍對於自己時代任務的連接,也企圖在藝術與觀者之間建造一道橋梁,這其中隱含藝術作為社會介入萌芽的期盼,也期盼藝術能成為由模量自己身體的開始,才有機會成為堂奧藝術訊息的真實傳播。如同展覽名稱《界》既是起點也是終點,人們一直遊走在充滿變化的娑婆世界,不斷移動也不斷劃設邊界。
《如此_的一個所在》策展案預計展出吳迺菲作品〈樹影斜疏II〉。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如此_的一個所在》策展案預計展出謝浩群作品〈不恰當觀眾的不恰當演出〉。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通過之策展案《如此_的一個所在》,由策展人施雅恬策畫,透過「量測」在生活當中所訂定出一個基準或一套衡量機制的行為,透過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思考「量測」與「資訊視覺化」兩者之間的交互關係。計畫主題將圍繞著「人、物件與環境之間的如何建立關係與連結」出發,從物理性到抽象的數據;對於外在環境的認識到情感上的評估,藉由作品檢視、呼應、實驗空間功能的反饋,思考當代藝術何以成為一種有別於現存工具之外替代性的、幽默詼諧的方式來與測繪地方與策展的可能性並透過環境至個人、群體至個體、高科技至低科技,創造出一個重新認識自身與他方的說明書。
《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策展案預計展出袁慧莉作品〈火墨許道寧秋江漁艇圖〉。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策展案預計展出袁慧莉作品〈類山水No.54〉。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由策展人沈伯丞提案之《元漱—袁慧莉的身・筆・墨》著眼於藝術家袁慧莉從基礎處進行與水墨傳統的對話與挑戰的藝術策略,嘗試展現出創作者對於水墨系統重構的各個面向,以及藝術家的「陰性書寫」如何有效地的重新引領觀者再一次凝視「女子書畫」對於傳統藝術凝思與當代美學身姿的回應。透過日本茶聖千利休「守破離」的概念帶出袁慧莉身為一位「當代」的創作者,在高度熟稔「古典」、「傳統」的藝術形式中,藝術家所進行的相關藝術實踐的再省思鮮明地挑戰了「男性」的水墨繪畫歷史,通過感性的「身體現象學」式實踐,譜出了「女性水墨」的旖旎身影,以女性的獨立風姿重塑並再詮釋傳統水墨的新型態與新視野。
高美館「創作論壇」著重於策展機制,歡迎富時代精神,具創新議題、形式、內容、觀念,並能兼具論述及展出規劃的當代藝術展覽策劃案提出申請。下期創作論壇徵件截止日為11月30日,相關資訊請見高美館網站(http://www.kmfa.gov.tw)首頁/服務專區/檔案下載/《創作論壇》徵件辦法。
REACTIONS
1
0
0
3
0
熱門新聞
1
台新藝術獎三大得主揭曉!黨若洪「高枕無憂的你」歷屆來首次由平面繪畫展覽獲年度大獎
時間形態與人們的距離,南美館「時間眾像:給每個人的歲月景觀」形塑的探造性場域
解放觀看的思考路徑 台灣當代藝術的品牌bísút 將推出第二檔展覽「Mind the Gap」
數位時代下資訊與文化的相互堆疊,當代藝術家如何轉譯此現象?專訪第八屆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策展人邱杰森
2023 第四屆WHATZ藝博啟動,再次感受「藝博策展」的無限可能!
大唐生活美學館《那個人的劇場》林佳賢個展:在造物主的大型劇場中,我們都擁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性
北美館 2023 X-site計畫:《途中》登場 復甦大疫年代後的身體意識
中國嘉德2023春季拍賣會:盛大迎接30週年,推出「當代藝術夜場」力拓西方藝術板塊
第21屆台新藝術獎 5/27週六下午2點獎項揭曉 線上直播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呈現當代藝術的多重宇宙 5/26 - 5/28 盛大開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東京覆蓋全市的當代藝術企劃「東京藝術周」載譽歸來,公佈 2023 年頂尖參展陣容及全新項目
2023-05-30|撰文者:Art Week Tokyo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東京覆蓋全市的當代藝術企劃「東京藝術周」載譽歸來,公佈 2023 年頂尖參展陣容及全新項目
2023-05-30|撰文者:Art Week Tokyo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