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文跨界策展

國史館5G科技串聯應用計畫:「時遞 ‧ 光域-智慧展示大平台」行過那些民主的當下

國史館5G科技串聯應用計畫時遞 ‧ 光域-智慧展示大平台

2022-10-27|撰文者:國史館/非池中藝術網

國史館5G科技串聯應用計畫,是圍繞著館藏「總統副總統文物及重大歷史事件研究與典藏」所展開,目標是讓這些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能在5G時代強勢來臨之際,成為構築智慧國史館的基石。
為能達成智慧國史館的的目標,計畫自110年1月起開始執行,主要分「建構智慧展示大平台」、「運用5G高速網路辦理線上推廣」,以及「5G應用數位內容之基礎建設」等三個面向開展。此次要介紹的便是於「建構智慧展示大平台」項下的「重大歷史事件還原模擬動畫」,經考量網路及疫情時代下,民眾視聽習慣的改變,在計畫中此動畫最終是以實體的沉浸式劇場,以及同步線上360°環景觀看的方式來呈現。
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有許多足以影響歷史發展的重要時刻,但於臺灣而言,對民主的追求無疑是亙古不變的。因此,在「重大歷史事件還原模擬動畫」上,選擇了「中壢事件」、「高雄事件遊行路線與警民衝突」及「美麗島軍法大審」這三項具象徵意義,且加速臺灣民主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來進行演繹。
中壢事件發生於1977年11月19日,當時臺灣正舉辦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事件的引爆點,便是此選舉項下的第八屆桃園縣長選舉,位於中壢的213投開票所爆發作票爭議,因而引起大規模的群眾抗議。中壢事件過後,部分政治菁英意識到群眾動員的力量,也為後續發展帶來影響,加速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
為能讓觀展者釐清事件本身的前因後果,在製作模擬動畫的過程中,我們仔細梳理事件的經過;在轉化成影像時,更花大量的時間商討每一幀畫面所代表的意義。像是中壢事件片頭所規劃的宣傳車演講片段,展現的即是當時許信良為選舉而準備演講及宣傳所帶來的影響。又比如畫面中的人物、街道、建物,都是經過史料考據而重新刻畫。若你是深度觀展者,更可從聲音中發現小亮點,體會當時的族群分布。
藉由沉浸式劇場的演繹,還原模擬「中壢事件」的事件現場
動畫演繹的第二個事件,即是一般大家所熟知的「美麗島事件」,但該事件就廣義來說,除了1979年12月10日發生的高雄事件遊行衝突外,還包括了事件前黨外力量的集結、《美麗島》雜誌社成立並廣開分社,及鼓山事件的發生。甚至於事發後政府針對《美麗島》雜誌社成員展開的全島大逮捕,以及次年的軍法大審判都涵蓋其中。為能讓主題更加聚焦,動畫僅呈現12月10日當天的遊行經過,並以「高雄事件遊行路線與警民衝突」來命名,以此作為區別。
相較於第一個事件的突發性,高雄事件的發生無疑是諸多因素疊加後的結果。故事的開始從廣播中帶出的音效,構築出事件的開端與想像。《美麗島》高雄市服務處前的集結出發,手舉著火把燃起了民眾對於民主嚮往的點點星光;途中歷經了議題分享、談判協商、騷動與鎮暴等衝突。劇場中對於遊行場地的每一次轉 換及衝突,皆透過滾動式的地圖、音效與視覺變換,作為觸發來仔細刻劃,力求讓觀展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埋藏在影片中的小彩蛋,則是出現過兩次的火把星光,從初始的點綴到遊行後的充斥四周,再次呼應了「群眾力量的存在」,也象徵著民主的再次進階。
藉由沉浸式劇場的演繹,還原模擬「高雄事件遊行路線與警民衝突」的事件現場
高雄事件後,12月13日開啟全島大逮捕行動。因事件備受國際關注,於新店警備總部軍法處第一法庭公開審理此案,即「美麗島軍法大審」。自1980年3月18日開審,一連9天,並開放國內外媒體入內拍攝,引起全民關注,直至4月18 日審判結果確定才告終。公開審判的經過,皆以全版報紙記載,黨外人士的政治改革訴求被清楚傳達,引發民眾思考臺灣政治問題,加速臺灣民主化的進程。
藉由沉浸式劇場的演繹,還原模擬「美麗島軍法大審」的審判過程
劇場的最後,場景設定於軍事法庭內,有別於前兩個事件較大張力的畫面衝突感,此片段則是靜靜地將發生在那四方空間的庭訊攻防濃縮呈現。安靜的空間中,只有往來的攻防對話,漸漸帶出法庭內的壓迫及暗含的刀光劍影,也讓觀展者能靜下心來重新省思事件的經過。最後的陳述,則是娓娓道出當時對於民主的渴求與想像,以及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不屈的精神。影片結束了,生活仍在繼續,40幾年過去了,在行過那些民主的當下後,你對於民主是否產生了更多的想法?如若沒有方向,不妨就來劇場體會一番喔!
國史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二號(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
參觀時間:週一至週五及配合總統府假日開放日9:30至16:30

國史館5G科技串聯應用計畫時遞 ‧ 光域-智慧展示大平台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