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3-07-14|撰文者:王襦萱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2023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串連歷史記憶及大眾文化文本構成一個緊密相連的大命題,透過不同背景、年齡和國籍的藝術家的詮釋及操演,彷彿讓這些歷史化的文本、物質化的記憶,在不同焦段的鏡頭中顯像。此刻它們不僅僅作為被凝視的對象、被思索的客體,更像是帶領我們進入另一個狀態的入口,將大腦的認知連結至錯置的時空。我們的身體仍然存在於同一個現實世界,記憶卻受到不同維度的召喚。某種令人著迷,同時又似曾相識的錯亂在腦內擴張著。傑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尼克.亞伯拉罕Nick ABRAHAMS《我們的嗜好是流行尖端》。圖/王襦萱攝影

歷史作為結構中的主體,並非座落於同質而空洞的時間之中,而是處在當下(Jetztzeit)所填滿的時間裡。〔註1〕──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對班雅明來說,歷史從來就不是紀錄,而是關係的展現、理解和詮釋。而這種關係總是「當下」對過往的滲透,或者過往對「當下」的感召。如果我不是曾活在過去的人,那麼過去對我來說要如何才會是一種記憶?歷史和記憶的關係又是什麼?面對一段歷史記憶時,我們明白自己始終不在第一現場,不存在於那個最重要的時刻,而對於那些身處於某個歷史當下的人,那份記憶又是什麼樣子?我們往往透過間接、二手的訊息,甚至是報導的再現,才得以完整思考以及感受一個過往所發生的事件,也正是因為這份無法逾越的距離,讓我們間接觀看過去的方式像套上了一層光暈,讓我們認識這些「過往」時,總是夾雜著一股浪漫、崇高或宏偉的情懷,這也讓人不禁更進一步去思考歷史記憶在時代進程下如何被翻版以及再製,這樣的思辨正是策展人游崴所欲探討的內核。荒木悠 Yu ARAKI《卸下面具(盜版)》。圖/王襦萱攝影
打開YouTube搜索「仼腎齋」〔註2〕這一個頻道,播放列表裡有著一首名為〈永遠等不到失戀陣線聯盟〉的歌曲,歌曲照片上「洛城三兄弟」(L.A. Boyz)的黃立成、黃立行和林智文的身影配上同時代另一個偶像團體「草蜢」的字樣,若是對於華語流行文化熟悉的聽眾看到此景必然會覺得怪異,只是仼腎齋不是任賢齊,〈永遠等不到失戀陣線聯盟〉也不是大家記憶中真的流行過的〈失戀陣線聯盟〉一曲。這份迷離錯亂的感覺,連結到了策展人游崴在採訪時所談到的大眾文化記憶之混合狀態,他特別提及羅宜凡《精裝少年壞報》中各式各樣的錯置,如明明是「小虎隊」三人合照變成全是吳奇隆、「超級男孩」(NSYNC)合體變成「幽遊白書」,或是「流星花園」四大天王變成《猜火車》等。出於類似的荒謬錯置感,使我們在看到「草蜢」三位團員被置換成「洛城三兄弟」時,因為都是類似的少男三人組、類似的陽光燦笑,以至於晃眼一看竟不易察覺到錯誤,甚至會覺得狀似合理。儘管在那個年代這兩個偶像團體主打的風格路線,並不那麼容易使人混淆,但隨著流行文化的浪潮快速前進,二、三十年過去後,我們的記憶逐漸變得不太精準,尤其是對於流行文化的記憶更是如此,當然這不表示我們真的失去了一段記憶,只不過在腦中的這些流行文化只剩下一個形式的輪廓,而內容在流失過後可以隨意置換。

2017年,游崴為「破身影」(Broken Spectre)這一檔展覽所寫的策展論述中,曾提到了他小時候記憶中對於1989年水晶唱片發行的《抓狂歌》初次印象:某次,他的父親在夜市買了一卷封面很相似,卻名為《抓狂歌二》的神祕卡帶,並在某日全家開車出遊之際用車內音響首次播放,後來專輯中一首充滿情色意味的曲子使得車內氣氛凝結至冰點……〔註3〕可想而知那是一張趕搭話題熱潮的盜版卡帶,而那正是臺灣人經歷盜版熱潮的年代,各種披著顯而易見偽裝的流行文化產品混入市場之中,我們始終心知肚明或是半信半疑地去接受它們。游崴的描述中提到,在這個「盜版的初體驗」之後好幾年,他才真的認識了正版的《抓狂歌》,了解這張專輯它是如何緊扣著解嚴前後的臺灣社會氛圍,以及對於那個時代的非凡意義。

流行歌如同一面鏡子,它映照出時代的狀態,時代則供給流行歌所需的燃料。《抓狂歌》在臺語歌謠的發展上如破土的新芽,被視為新臺語歌運動的起點,它真實投射出俗民文化的樣貌與精神創新。但在游崴的描述中,認識上的延遲為這張專輯的歷史意義混入了獨特的個人生命經驗片段,以至於「它永遠存在著一個盜版的、情色的、家庭倫理劇一般的小敘事。」芭貝絲.蒙迪尼-凡洛Babeth MONDINI-VANLOO《朱爾斯.迪爾德:生如死者》(Jules Deelder: Dead-Alive)。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照片由C-LAB提供。

捕捉歷史記憶的光暈

讀到游崴這篇早些年的展覽論述時,已經是2020年,也就是該文發表的三年後。如今他新策畫的「崩塌記憶之宮」,使我直覺地想起「破身影」展覽的敘事脈絡,並試著在這項展覽之間建立起一條細長的路徑。

「破身影」這檔展覽是游崴與在地實驗(ET@T)於2017年合作策劃,當時邀請到三位藝術家蘇匯宇、許哲瑜和余政達,皆與游崴差不多同世代,嚴格說來也都不是當時九〇年代文化場景中的實踐者或目擊者。作為前方有著無法橫跨時間向度的閱讀者,歷史以巨大且帶著神祕氛圍的姿態聳立在他們面前,藝術家們試圖從那份帶著距離的、遲到的、主觀的感受中開展詮釋的可能。

在「崩塌記憶之宮」裡我們同樣能感受到它嶄露出了相似的感性,游崴提到這次展覽裡頭一部份作品,是將特定世代集體記憶中的流行文化產物進行改編,這些「改編」的素材往往來自於野史、謠言、都市傳說,以至於生成出像是盜版風格的二創內容上,把觀眾引領向先前所提到的──那種因為歷史距離所帶來的奇特光暈。在那裡,我們看見了當代藝術對事件本身的多樣詮釋。

以展覽中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的單頻道錄像作品《瀰漫在今夜空中》(In the Air Tonight)為例,這件作品的名稱直接挪用了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在1980年的熱門單曲名,在內容上,藝術家將圍繞著這首單曲在坊間流傳的各式都市傳說加以重新編寫,成為一個新的野史腳本,進而以旁白的角色講述。新的敘事不只是涉及歌手本身的軼事,甚至擴延至普遍意義下的藝術家主體性問題。與其說這件作品是以懷舊眼光重新回味這首當年膾炙人口的暢銷單曲,不如說更是透過取樣及改寫,帶領觀眾重新去探索瀰漫在這首歌曲周遭的歷史迷霧,透過當代藝術的手法對流行文化文本做出更進一步的開展與延伸。

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瀰漫在今夜空中》(In the Air Tonight)。圖/王襦萱攝影
回到策展人最初對展覽的思考,起源於歷史記憶在當代生活情境中殘存的樣態,特別是數位及網路媒介高度發展下,歷史材料堆疊成巨量的資料庫,使我們相對容易活在某種歷史感當中。在不經意的剎那間,這種歷史感不時化為各式樣貌、伴隨著我們曾熟悉的過往形式而顯現,在混合交錯之中,為當代生活中不時創造出莫名的即視感(déjà vu )。同時能夠洞察到展覽涉及日常生活中那些帶著過往風格、形式的細微事物,一部分被日常與詩意的氣氳包覆著,同時又轉化了語言的形式,將原先的典故揉捻其中,彷彿是一篇註腳遍布的文章。金川晋吾Shingo KANAGAWA《父親》。圖/王襦萱攝影

歷史與文化多重的「後來」

「崩塌記憶之宮」展覽中,藝術家運用置換、重複、放大、錯置或改編的手勢進行創作,與真實歷史文本相隔一段距離。這次展覽不僅僅是單純處理歷史檔案,將觀眾帶回過去的某個時間片段,而更重要的是感興趣於歷史記憶後來如何被賦形?展覽透過當代藝術作為媒介,混合了改編、致敬、再詮釋等手法,試圖重新探索歷史記憶的形貌。這種錯綜複雜的歷史敘事狀態,讓人想起傅柯(Michel Foucault)在《知識考古學》中對於「檔案」的定義,即「各種文獻、實踐、事件、物品及期間交織的關係」。

通過創作者對於流行文化的歧異註解和個人經驗,展覽呈現了對於某處地方的遙想和連結,不管是如紀念碑一般投射著高潮激昂記憶的獨特存在,或化為一座被遺棄的巨大聖殿等,它們讓歷史記憶在當代藝術的轉譯,歷史記憶狀態被賦予某種形貌,衍伸出多樣性的版本。可以說,這些作品變成了充滿間接意味的「新檔案」,並注定被銘刻在一個龐大的訊息和意義網絡中,才能真正彰顯意義。Rutherford CHANG《我們收購白色專輯》。圖/王襦萱攝影
我們可以注意到「崩塌記憶之宮」裡的作品並存著歷時與共時的性質──錯置的年代、帶有距離的記憶、相異的文化,有些時間線甚至延續至當下。展覽作品所涉及到的歷史記憶大致可劃分為兩大塊面,其一是關於大眾文化的各式文本,其二是關於政治社會取向的歷史敘事。這些不同類型的記憶,包括個人、集體面對生活狀態時的經驗,都在展覽中交織重組。不少作品也由於著眼於日常化的感官經驗,因此消弭了再現歷史大敘事時的生硬輪廓。

對此,展覽中有兩件作品是很好的例子,一是郭哲希的《殖民地之杉》,二是dj sniff(水田拓郎)的《顛倒聆聽:敵機爆音集》。前者以攝影記錄了臺灣各式地景中栽種的「南洋杉」(Colonial Pine),透露了此外來樹種如何在日治時期被引進,以彰顯臺灣作為殖民政權「南進基地」的想像,至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將此樹種早先投射出的南洋象徵一舉扭轉成威權的、官僚的、中式園林的再詮釋;後者透過聲音裝置處理日本二戰時期,日本政府如何將國民的身體武器化(在此特指聽力,旨在訓練日本青年依據聲音來察覺並分辨敵機)作為戰爭的一環。郭哲希 KUO Che-Hsi《殖民地之杉》。圖/王襦萱攝影
這兩件作品在同一空間中彼此相對,而它們所在展場正是位於「美援大樓」,這棟舊空總的建築是1960年代美援時期在美國政府資助下興建(當時美軍顧問團隊的辦公室也進駐在其中)。當我們意識到作品所處的空間並不是一個真空、抽離的純粹場域,我們很快就會清楚感受到,作品與空間脈絡之間深刻的對應關係。當我們漫步在展場中,時不時聽見外頭傳來轟隆的施工聲,離開展場時又見那傾倒成堆的建築殘骸,不禁令人開始去想像這些建築在成為廢墟之前的模樣,想像曾經作為一個軍事、政治要點的場域所經歷的歷史事件。dj sniff《顛倒聆聽:敵機爆音集》。圖/王襦萱攝影
這是一趟回顧歷史記憶的過程,與各種文化經驗密切相關,同時也包含了多種自我的詮釋。對於這檔展覽,始終有什麼令人感覺有那麼一點不同,而每一個提問,都落在記憶如何被安排,錯綜的文本如何被展開。或許這次我們仍然會發現,自己在某時間切片下的社會景觀中依舊缺席了,或是變得模糊不清了,但透過持續與歷史記憶的對話、探索和重塑,我們的身體與意識將足以在此這記憶宮殿裡遊走,找回一些東西。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報導

C-LAB推出 2023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註1:Walter Benjamin,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llumination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nnah Arendtc, transtor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9, p.261

註2:「仼腎齋」為匿名網路媒體創作者,創作為翻唱、改編歌曲,其概念則是創造一個看起來與歌手「任賢齊」極為相似,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全然錯誤的角色名稱。

註3:參考游崴,〈破身影〉(展覽論述),《破身影》,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7,頁18-22。轉引自「帕夫洛夫之犬」部落格:http://neogenova.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html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崩塌記憶之宮游崴破身影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特展策展

C-LAB 2023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 探索時空錯置下的歷史記憶

2023-06-1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