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傳統書畫美術館

桃美館的典藏之鏡與徑:「桃藝論III──桃園藝術研究暨桃美館典藏專刊發表會」側記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美館桃藝論典藏

2024-07-31|撰文者:游雅珊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24桃園市立美術館「桃藝論III──桃園藝術研究暨桃美館典藏專刊發表會」首日與會講者。(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桃美館)於7月13至14日舉辦「桃藝論III──桃園藝術研究暨桃美館典藏專刊發表會」。本次主題聚焦於「桃園藝術研究暨桃美館典藏」進行三場成果發表並首次公開播映桃美館典藏品修復紀錄片,講題跨及藝術與書法範疇,共邀請17位專家、學者、修復師、導演與編輯進行分享與談。

桃美館成立後,不久便開始持續推動研究計畫,爬梳桃園當代藝術板塊研究、書藝研究與現有典藏資源,將例次研究成果與大眾分享。做為第三次論壇發表的「桃藝論III」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性,持續推進桃美館典藏研究之進程。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任秘書暨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主秘。(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論壇首日,由桃園文化局暨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主秘開場致詞。提及從桃美館館舍結構的組成可見桃園的在地書學人口眾多且積極參與,以及對兒童發展的重視與用心。館舍選址結合桃園的埤塘地景,以及兼具國門之都的迎賓意涵,說明桃美館之於桃園藝術發展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首日論壇上半場由《2021-2022年典藏研究專刊》中的專文作者分別發表各自的研究。桃美館以國際、在地和書藝為典藏子計劃,此次所發表典藏專刊中的專文,亦可見學者們為三項子計劃的收藏成果提出的分析思考,回望自2021年到2022年的新進典藏作品與桃美館作為地方美術館的任務相互映照與反思。兩日的桃藝論,對桃園書法與藝術生態及桃美館典藏描繪了未來前行的路徑與指引。

《2021-2022年典藏研究專刊》

專文發表I:在桃園過去/現在/未來之間─思考典藏品、典藏方向與可能的推展

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的黃海鳴教授,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於藝術策展與學界耕耘多年,為資深的藝術領域觀察及研究者。提及自身多次來訪桃園,近幾年的觀察印象,他認為:「桃園是個變化大、快速上升的一個城市。城市的快速發展跟它的位置、產業有密切關係。」其中也包含許多的產業以及社會議題的浮現。藝術家如何理解因城市的發展加速,為社會帶來的正、反面影響?如何面對適應不良的社會現況提出自我的回應?

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的黃海鳴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研究綜整桃園發展軌跡為十二個理解面向,包括地形概況、閩客移墾歷史、軍眷文化、產業發展階段及重點發展項目、產學合作、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吸引外來進駐的各種條件、大量的外籍產業移工和其聚集地以及家庭代工的需求與轉型等。以桃園產業發展的階段面向探討,他舉黃博志《藍色大象》系列為例。《藍色大象》系列,為黃博志透過訪問母親於成衣加工廠的經歷,探討台灣早期加工製造出口的蓬勃背景,隨著全球化趨勢的轉折,工廠外移、產業衰退後逐漸消逝。成衣女工反覆加工流程而帶來的職業傷害和生活軌跡改變,成為製造產業興衰的歷史見證。藝術家透過此系列作品,回應桃園產業發展快速變化的議題。

黃海鳴教授介紹桃美館典藏黃博志《藍色大象》系列作品。(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美館典藏中,同樣在理解桃園的城市發展衍生議題中,提供多元觀看角度的作品還有張乾琦《JET LAG系列》和黃翰柏《碎裂的藍圖》,試圖透過對桃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城市觀察,喚起人們對居住城市的關注與省思。最後以李毓琪的《幼小者》引出城市快速發展為人們帶來的「副作用」,在城市逐漸擴張、已漸脫離人們可掌控範圍後,巨大的城市轉變,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任誰都成了無力自處的「幼小者」。

本場次發表最後,黃海鳴表示策展人與藝術家的特質是具備發現問題的敏感度,面對桃園城市的快速發展,策展人與藝術家擅於將這些議題展開討論與批判,有助於讓真實的社會樣貌呈現,鼓勵桃美館未來多透過策展與藝術家合作,讓這些議題發酵,並與大眾產生連結與對話。

專文發表II:土地認識論的深化與擴延─談桃園市立美術館2021-2022年的典藏策略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王聖閎,為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關注環境、數位等相關創作。談及桃美館的典藏任務從「屬地主義」出發,而不被地方色彩所捆綁,以最大深度及廣度的方式去包含想談的議題、廣納當代多元媒材的類項,建立美術館自身定位,是其針對桃美館典藏品進行研究時發現的潛在發展量能。

然而,桃美館典藏品的核心任務與擴充性任務如何取得平衡?

王聖閎以兩種類別說明,其中一類典藏品屬於「傳統媒材語彙」,如葉仁焜《最深的記憶III》的膠彩作品,雖然此類作品並非與社會議題直接有連結,給予即時回應,但在傳統媒材的探索突破與美學意義的表現內涵,緊扣美術史的發展,可謂本次典藏品中的佳作。王聖閎進一步說明之,「膠彩為傳統東方媒材,因其礦物性材料特性,常以斑駁、絢麗的特性呈現,或常見作品中溫潤、細膩的色階變化,也可以裝飾性的方式展現,而葉仁焜則反其道而行。」呈現有別於大眾的對傳統媒材既定印象的獨到見解。從中亦可深入了解,為何身處當代藝術發展脈絡的年輕藝術家,會試圖以此種媒材處理方式呈現畫面,是值得後續多加深入探討的議題。同樣以傳統媒材展開創作內在對話的作品還有此次蘇煌盛的《萬物生長之十二》,透過金箔、水墨線條與複合媒材之間的試驗與畫面安排,呈現傳統媒材表現的新語彙,亦屬於此類典藏。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王聖閎介紹桃美館典藏蔡孟閶《都會沒有鐵路-16中壢》作品。(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種典藏類別為「從城市變遷和慾望結構之批判」的角度創作的作品,創作者身分不一定為桃園在地藝術家,而是在議題發展上與桃園有緊密的扣合。例如:姚瑞中《巨神連線》,提供規模美學式的觀看角度,強調在集體欲力投射背後「連線」的意涵,期望觀眾從宏觀式的角度觀看及思考其錯綜複雜的連結關係。而另一件作品為林安琪的《水池中的土地》,從都市原住民的角度自我剖析,思考它作為性別少數與族群少數在社會中的定位。透過身體表演介入空間,創造安那其式(Anarchy)的行動力量,與社群建立對話平台。王聖閎表示這類型透過議題式創作的作品,在桃美館未來進行策展時,會成為有發展潛力的藝術典藏。

最後,王聖閎提供桃美館典藏策略建議,包含由美術館主動出擊,與藝術家建立合作;跳脫原本的「屬地主義」典藏選取原則,並改以關注創作和研究的「議題內容」為核心思考;透過「藝術生態系」的網絡連結建立,漸進式引導創作者在未來有相關議題的作品產生等。

2021-2022年典藏研究專刊專文發表與談,由左至右為王聖閎教授、蔡耀慶副研究員、黃海鳴教授、蕭瓊瑞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專文發表III:書法進行式─談桃園市立美術館書法典藏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蔡耀慶副研究員專文發表。(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蔡耀慶副研究員論及桃美館的書法典藏品創作年代跨距長,因此將豐富的作品面向劃分為五類進行闡述,分別為:傳統裝潢式、傳統內容現代形式、強化墨色表現、觀念構成樣式以及裝置和行為藝術為傳播媒介的書法樣式。

「傳統裝潢式」以徐永進《豈有只磨聯》、孫在馨《興酣師成聯》為例,為傳統形式傳統內容的表現;而「傳統內容現代形式」則以卜茲《龍蛇迸裂空壁飛》為例,內容為傳統道德經,但非傳統草書,以自己風格的草書形式為表現;近幾年廣受討論的還有董陽孜,其《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不遵循傳統的書寫規範,書寫筆墨從濃至枯,再到律動性表現,結合水墨的墨分五色,為「強化墨色表現」的代表作品;更接近當代書藝展現的「觀念構成樣式」,以魏林楓《精心設計》為例,作品屏除文字的「識別性」,模糊了書法與水墨的邊界,僅剩「觀念」。蔡耀慶表示:「這或許就是書法要走到現代視覺舞台,必定要的經歷的過程。」最後一類為「裝置和行為藝術為傳播媒介的書法樣式」透過作品與觀者產生互動,跨越傳統書藝表現形式,走向更多元的書藝發展。

蔡耀慶副研究員介紹桃美館典藏柯良志《今不同璧》作品。(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時代環境的轉變,「書法」對大眾的意義已不是為書寫而書寫,那「書法」要如何走下去?蔡耀慶拋出此問,也提供了他自己的一番見解。

研究成果和典藏品修復紀錄片發表,請見下頁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美館桃藝論典藏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15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

桃藝論—2021桃園當代藝術生態暨典藏研究專刊發表會

2021-05-0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