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撰文者:黃惠瑄、王士源
「膠彩之美,美在用色,可清雅、可絢麗;美在造型,動靜皆可入畫,可活潑、可沉著;美在材質,膠與水,顏料和畫布,訴說著作者傾注生命力的執著」。─藝術家林之助
日治時期台灣畫家林之助,「台灣膠彩畫之父」,生於台中縣,12歲時便到日本求學,考進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習畫;24歲時即以《朝涼》入選日本最富盛名的「帝展」。
1940年,林之助23歲,剛從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返鄉探親,並與豐原閨秀王彩珠小姐訂完婚後,才完成《朝涼》。在婚前完成的這幅《朝涼》,不僅入選「帝展」,更被林之助視為是送給自己的大禮,可惜這幅畫後來保存不當,畫作褪色,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他曾自述《朝涼》的窗做經歷說,「有一天早晨出去外面走走,看見攀了五、六尺高的牽牛花開了,旁邊有一隻小羊。早上的時候霧氣濛濛的,綠色的葉子看起來像灰色的一整片,薄薄的花、白白的羊,這種感覺很特別。」
1941年,林之助從日本返台定居,在創作裡則注入更多台灣本土的色彩,先後榮獲台灣府第一名,並據此奠定他在台灣畫壇的地位。而在林之助教學生涯中,也啟發了無數的當代的膠彩藝術家。
「做事認真才能獲得尊敬,還要對別人客氣禮貌,才能稱得上藝術家。雖然不一定每幅畫都能畫得好,卻是每一幅畫都認真畫。」這是林之助對於作畫、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
林之助除了作畫外,還擁有另一項特別的才能─ 跳踢踏舞!別懷疑,在他90歲時獲頒第25屆行政院文化獎時,林之助還秀了一段他踢踏舞的功力。林之助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吸收東京的藝術養分外,也學了一身踢踏舞絕技,甚至曾參與職業演出,在他留日期間兼差賺取生活費用。
林之助,(b) 1917.02.02~(d) 2008.02.13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