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1|撰文者:邱家琳
智慧型手機發明後,人們只要利用Facebook、Instagram,就能輕鬆記錄日常生活,並隨時分享給朋友。但半世紀之前,人們幾乎只能以日記描述生活瑣事。
不過,日本藝術家河原溫(On Kawara)絲毫不輸給Facebook,他從1966年到2013年,透過剪報、打電報、寄送明信片、繪製日曆等方式,保存每天生活點滴與遊覽各國蹤跡,每日打卡。
而河原溫畢生「所見所聞」,從2月6日開始在美國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以「河原溫—寂靜」(On Kawara—Silence)為題展出,展期至5月3日。
河原溫為人神秘 蹤跡僅在作品顯現
觀念藝術家河原溫(On Kawara)早年以素描作品享譽畫壇,但1965年定居美國紐約後,創作風格由寫實轉變為抽象,以實驗藝術作品為主,表達「存在」與「時間」等概念。
1966年之後,河原溫不再出席公開場合,也不參加自己的畫展,甚至沒有留下任何照片,並拒絕採訪與提供生平資料。目前人們只曉得河原溫生於1932年,於2014年夏天過世,總共活了29771天。
河原溫一生有12個系列創作,以「今日」(Today)、「我起床」(I Got Up)、「我遇見」(I Met)、「我行走」(I Went)、「我還活著」(I’m Still Alive),5個系列最負盛名。
今日 我起床 我遇見 我行走 我還活著
「今日」系列版畫繪製「日曆」,並放置當日新聞頭條剪報,共紀錄近3000天時光。
這些「日曆」構圖看似簡單,像是由機器大量生產,但其實是河原溫親手繪製,筆法細緻且繁瑣,如果當日無法完成日曆,他就會選擇銷毀。版畫大小通常是A4或3.5平方公尺,底色是藍、紅、深灰等單色,塗抹4至5層顏料完成,月份、日期、年代則使用白色壓克力顏料書寫。
當日的新聞剪報另外放在紙盒內,紙盒是河原溫以厚紙板特製。剪報多記錄紐約重要消息,譬如1970年1月1日,紐約天空晴朗,但氣溫寒冷只有華氏32度(攝氏0度);1970年1月20日,美國尼克森總統任命最高法院長官;1970年1月26日,美國職籃紐約尼克隊擊敗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我起床」系列則包含1500張明信片。當河原溫到各國旅行或待在紐約家中,會不定期寄明信片給朋友、藝術家、藝評家或美術館。
明信片寫道:「我早上10點55分起床/1968年9月15日/墨西哥」、「我晚上6點15分起床/1970年1月31日/紐約」。這些內容不僅說明河原溫習慣晚起,攝有古根漢美術館的明信片,則顯示1960年代與1970年代紐約地景差異,紀錄城市發展歷程。
「我遇見」系列,則是河原溫從1968年到1979年間紀錄,每天與自己談話的人名字,除了藝術家之外,還有餐廳服務生、空姐、路人。「我行走」系列則是河原溫複印地圖,同時描繪散步路線,藉此追蹤自己在紐約、墨西哥、柏林、東京等地的足跡。這兩個系列就像用Facebook打卡,能標記朋友與地點。
河原溫因作風神秘,或許為避免親友擔心,因此創作「我還活著」系列,從1970年至2000年間不定期向人發送電報,累積將近900封,但內容只簡單寫著「我還活著」。
為何河源溫著迷紀錄日復一日的生活?他從未公開說明創作理念,並拒絕相關採訪。或許他透過史詩般的日常紀錄,呈現「存在」與「時間」的意義,並重新感知生命的喜悅,表達每一天都值得留念。
REFERENCE
【Artnet】What On Kawara's Analog Wisdom at the Guggenheim Has to Offer a Digital World
【The Guardian】On Kawara: Silence review – bringing cosmic time to a human scale
【Huffington Post】Could Your Fitbit Steps Be Art?
【The New York Times】A Life Captivated by the Wonder of Time
【Guggenheim Foundation】On Kawara—Silence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6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