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繪畫

油彩Oil painting

  • 別稱:油畫

    油畫的發展是經過長時間演變,經過許多畫家技術改良,而呈現目前的風貌。考據油彩發展的歷史,可追朔到14世紀尼德蘭地區的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兄弟,在這之前,幾世紀前已經有使用油做為保護畫面隔絕空氣保護劑的做法,當時歐洲最常使用調合的水、蛋清、膠來作畫(蛋彩Tempera)。
    油畫的發展將近600年的時間,其中經過古典、近代與當代時期,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潮流展現出相異面貌。文藝復興時期畫面著重在明暗的表現,同一時期的尼德蘭地區的繪畫特性則著重在景物中的每個細節,而義大利則強調色彩的運用。藝術層面的探討上,繪畫在早期服務於宗教,文藝復興時期因人文主義興起,作畫的題材開始從宗教題材轉以生活中的人物風景為主,探索生活中的真實,為力求寫實,對於對象會精準描繪。而油畫的特性正克服了早期的蛋彩快乾而無法做精細描繪的缺點,寫實程度更加提高。有「繪畫之父」之稱的喬托(Giotto di Bondone),正是蛋彩與油畫時期過渡的藝術家,他用縮小深度畫法(Foreshortening)描繪出畫面中的立體空間,他所描繪的宗教畫中表現出特有的人性人情。
    范‧艾克兄弟對於油畫發展的最大貢獻則是依據推理,有效地使用已知的材料,他們將乾性油加入樹脂之中,在畫面上使用,這種脫離水溶性的蛋彩畫作畫方式,可做罩染的效果,延緩畫作的乾燥速度。此技法至今仍為最堅固的繪畫技術。
    在范‧艾克兄弟之後,17世紀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採用的濕畫法(Alla Prima)的作畫方式,在畫面的暗處採多層次畫法,而明處的部份則用加白的透明畫法,所以在作畫時先描繪畫面的暗處,再於明處慢慢加白,這種做法也稱為直接畫法或濕中濕畫法,充分發揮了油畫的特性。
    18世紀的油畫發展,大多在麻布上作畫,畫家們為了展現優秀的技術,都希望在極短的時間完成畫作,因此以油質材料來打底,大量使用揮發性油及催乾劑,這樣的做法造成畫面的龜裂,更甚者影響到畫作的保存。
    19世紀的前半,延續了18世紀的技術缺點,使用過多的油及催乾劑,在油畫未乾前不斷地加筆,以及錯誤使用凡尼斯,讓今日我們所看到的作品在畫面及色彩上受到很大的損害。而19世紀的後半,印象派的興起,雖然在繪畫史上起了重大變革,對於光影的詮釋改變了色彩的運用及作畫的觀念,但是在技法上,還是有許多缺陷,畫家為了追求光影瞬間的變化,顏料直接由錫管中擠出,未經過任何媒介劑的調合,直接塗覆在畫布上,造成日後顏料從畫面上剝離碎裂。印象派畫家在作畫結束也未上凡尼斯保護畫面,也使得這些有凹凸筆觸的畫作積蓄灰塵,失去原本的光彩。
    20世紀的油畫發展,在藝術觀念上有突破性的變革,但是觀念上的轉變也影響到油畫的使用方式,塞尚(Paul Cezanne)在作畫的過程中,常常修改自己的畫作,在不斷的反覆修塗之下,畫面變的灰暗,也產生嚴重龜裂。不同於塞尚,梵谷(Van Gogh)的畫作就相對的保存完整,他運用較厚的顏料堆疊于畫布上,再使用樹脂作畫,這種做法對畫面有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
    20世紀的藝術家在油畫材料的運用觀念更加開放。畢卡索(Pablo Picasso)以紙拼貼,在顏料中加上細砂,營造出壁畫的效果;杜菲(Raoul Dufy)在油畫顏料中加上蠟和蛋白,展現色彩鮮豔的效果。
    油畫真正成立之後,時至今日,發展出了許多新的合成材料,比起前人,油畫材料的取得更為便利,但也相較忽略了油畫材料跟技法的基本重視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