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西洋藝術史

奧菲主義Orphism

  • 【關鍵字】
    奧菲主義、羅伯˙德洛內、同時性色彩

    【代表藝術家】
    羅伯.德洛內(Robert Delaunay, 1885~1941):《Champ de Mars, la Tour Rouge》《Rhythm》
    索妮亞.德洛內(Sonia Delaunay, 1885~1979): 《Bal Bullier》
    弗朗齊歇克.庫普卡(František Kupka, 1871~1957): 《Fugue in Two Colors》《The Cathedral》

    【起源】
    奧菲主義是立體派的分支,受到野獸派、新印象派及米歇爾(Michel-Eugène Chevreul)色彩理論的影響發展而來。

    1912年時,法國詩人及藝評家紀堯姆˙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在看過羅伯˙德洛內(Robert Delaunay)的作品後,認為他的作品富含了音樂性。因此以希臘神話裡,具有極高音樂天分的奧費斯(Orpheus)為基礎,提出「奧菲主義」一詞來形容他的作品風格。

    【風格】
    奧菲主義畫家以羅伯˙德洛內為首,以光學的方式來分析色彩。其中色彩的對比及和諧感,同時對人眼所接收到的訊息產生自動調和。因此,羅伯˙德洛內及其妻子索妮亞˙德洛內提出「同時性色彩」的觀點。

    除此之外,奧菲主義包含了新印象派的科學表現方法,也蘊含了立體派多面向的幾何分割概念。有別於立體派,奧菲主義無意去分析形體本身,而是著重在光和色彩。運用鮮豔的顏色幾何塊狀來表現主體,賦予了畫面主體動態感。

    【後續】
    奧菲主義運動是短暫的藝術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結束。奧菲主義藝術家也認為這一個詞無法表達自己的意念,像是德洛內認為奧菲主義太過詩意,寧願以純粹繪畫來稱自己的風格。

    但是奧菲主義的出現,卻影響了後來的巴黎抽象藝術運動,例如達達主義、未來主義等。因此,奧菲主義可說是立體主義轉為抽象藝術的重要轉折。

    【延伸閱讀】
    書:
    陳英德、張彌彌(2003)。德洛涅:奧菲主義繪畫大師。台北:藝術家。

    網路:
    《奧菲主義繪畫大師-德洛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9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