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西洋藝術史

象徵主義(1885~1895)Symbolism

  • 【代表藝術家】
    波克林(Arnold Böcklin, 1827~1901): 《死之島》系列, 《黑死病魔》
    夏凡納(Puvis de Chavannes, 1824~1898):《貧窮的漁夫》
    摩洛(Gustave Moreau,1826~1898):《顯靈》
    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 1833~1898):《梅林的誘惑》《國王與乞食少女》《斯朵尼亞》
    魯東(Odilon Redon, 1840~1916):《独眼巨人》

    【起源】
    十九世紀末,受到尼采的唯心主義哲學、柏格森反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影響,一種悲觀的世紀末情緒色彩在法國的藝術思潮中慢慢擴大開展,象徵主義(Symbolism)因而產生。首先反映在文學與詩歌創作中,刊載在雜誌上的文學詩篇,配合大量的插圖,造成文學和繪畫的相互影響,也促進象徵主義的文藝思潮發展。
    而藝術中的象徵主義理論,則是由藝評家奧赫耶(Albert Aurier)於1890年針對高更的作品所撰寫的評論〈繪畫中的象徵主義〉一文奠下基礎,他認為藝術創作必須同時是意念的、象徵的、綜合的、主觀的及裝飾的。藝術應該以形式表現觀念,藉著一種普遍認同的模式與符號來表達這些形式,以傳達主觀而複雜的認知,而為達此目的,只有裝飾性的作品能夠完整呈現這樣的美學觀。

    【風格】
    象徵主義是對印象主義和寫實主義注重客觀對象的描寫的反動,不同於印象派記錄自然物像與光影的瞬間變化,或寫實主義者所追求的事物真實面貌,而是強調藝術應該傳達主觀的意念、情感和詩境般的想像。
    由於他們反對工業社會對物質及理性的過度強調,主張創作應該要表現內在的抽象情感,因此象徵主義有時也被認為是浪漫主義的一種復甦。象徵主義主要強調感覺,反對理性與客觀。在創作中融入夢境的表現手法,追求怪誕的境界,甚至歌頌死亡,主要受叔本華美學的啟發,並兼採波特萊爾的「萬物感應」理論和馬拉美所主張的「暗示」手法,作品經常以文學性的主題詮釋出想像般的夢境和詩意感情。
    此外,象徵主義的畫家們放棄了文藝復興以來所發展出的自然主義式的描繪技法,廣為參考文藝復興之前、東方及非西方原始的藝術創作傳統。平面型態、色彩單純、具有符號意義的構圖方式,成為象徵主義畫家靈感的重要來源。

    【後續】
    象徵主義的畫家主張以主觀解釋自然,意圖達到自由自在的表現,主張不必去描寫視覺世界的外觀,而注重對現象的象徵性之追求。此派為現代美術的發展打開了門戶。
    象徵主義自十九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其影響力遍及歐洲各國,並波及各類藝術部門。

    【延伸閱讀】

    網路:
    象徵主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1%A1%E5%BE%81%E4%B8%BB%E4%B9%89
    Symbolism (ar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bolism_(arts)

    圖說:
    《死之島》, Arnold Böcklin, Image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AF%BA%E5%BE%B7%C2%B7%E5%8B%83%E5%85%8B%E6%9E%97
    《顯靈》, Gustave Moreau, Image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85%E6%96%AF%E5%A1%94%E5%A4%AB%C2%B7%E8%8E%AB%E7%BD%97#/media/File:Gustavemorea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