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 【關鍵字】
    年畫、木刻版畫

    【代表性藝術家】
    楊柳青:《蓮年有餘》
    蘇州桃花塢:《上海火車站》

    【起源】
    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因素的增加,使民間繪畫比較活躍。其中,民間版畫藝術最能體現明清時期民間藝術的水平和當時文藝思潮以及人們的審美趣味,其中以版畫與木板年畫為主。

    明代萬歷至清代初期,是中國版畫史上一個光輝時代,作品產量之多,種類之富,藝術性之高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版畫藝術已深入到刻本書籍的各個門類之中,除戲曲小說、話本評傳之外,也包含經、史、子、集、方志、畫譜等等。

    【風格】
    版畫藝術一開始主要以文學作品—戲曲小說為主,明代以安徽新安的版畫冠絕群倫,為當時版畫藝術中成就最高,在版畫史上享有盛名。這派版畫一掃以往粗壯雄健之風,構圖完整、人物清秀文雅、型像準確生動、刀法豐富、刻工精巧、用線細膩優美,在技巧上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如:黃子立雕版陳洪綬的《水滸》、《西廂記》,黃一楷的《北西廂》、《琵琶記》等。

    清代版畫不如明代發達,因統治者以“海謠海盜”名義,禁毀了許多民間流行戲曲、小說等,使版畫插圖呈現萎縮現象。但在風景版畫與畫譜的藝術成就比較突出,著名的有蕭雲從《太平山水圖畫》、上官周《晚笑堂竹莊畫傳》。

    年畫在中國是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民間有深厚的基礎,從宋代的節令畫到元明時,已正式獨立。年畫的大量需求加上木刻技術的進步使得擁有廣泛的發展。清代年畫的題材內容極其廣泛,有:戲文故事、仕女娃娃、風景花果、時事風俗、歲朝吉慶等等。體裁形式有單幅、條屏、燈畫、扇面、壁報等等,表現形式是群眾喜聞樂見,內容喜慶吉祥、情節通俗易懂;構圖飽滿充實,形象生動傳神,具有歡快、熱烈的情調和濃厚的裝飾趣味。

    天津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北方年畫的代表,它創始於明末,清初逐漸發展。繪製風格上,主要受清代畫院的影響,早、中、晚期作品多數是人物,反映人的各種活動,吸取了宋、元、明在繪畫上的工整纖巧、寫意的傳統。

    南方的年畫在鴉片戰爭以前,以蘇州桃花塢為中心,題材除了傳統戲文故事外,城市風光、風俗時事,具有濃厚的現實生活氣息。絕大部分作品採用敷色和彩色套印製成。創作技法有兩大特點:主要是刀法的創造與改進,印後敷色達到效果,二是受歐洲版畫影響,採用“線法畫”、“透畫”和“陰影”來加以表現。

    【後續】
    十九世紀後,由於銅板、石板印刷技術的採用,加上“月份牌”年畫的流行,手工業生產的木板畫競爭不力,日趨衰弱。

    【延伸閱讀】
    網路:
    年畫
    http://www.chiculture.net/0517/html/c15/0517c15.html
    中國版畫藝術
    http://www.chiculture.net/0515/html/a00/0515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