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綠舟 Eco Art & Eco Ark】2024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
策展人 / 王品驊
協同策展人/ 張皓甯
「極地綠舟」(Eco Art & Eco Ark)透過當代生態藝術回應今日全球暖化造成的溫室效應危機,而Eco Art與Eco Ark語詞的近似性,暗示著「生態藝術」與「生態方舟」兩者間有著根本的連結。出現於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典故,即是為了拯救將被大洪水所覆滅的生命。當代的生態藝術是否也就是為了回應人類世以來對於地球過度消耗所導致的瀕危處境?
「極地」在過去意指南北極大部分由冰洋層所包圍的區域,但是當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之熱浪、林火、乾旱、暴雨、洪水、霸王級寒流可能隨時降臨的今日,任何地方都可能成為「極地」。
人類創造的工業化起點,讓人類在過度保護的現代文明中生活了三百多年,人類不僅耗盡了地球的資源,也最終成為在大自然中最脆弱的生物。荷蘭科學家於2000年提出「人類世」的新地質紀元,提醒我們回顧近代工業革命,對於人類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宏觀全球古文化的初期,世界各地有超過十個種族的溯源都有大洪水的神話敘事或傳說,大洪水毀滅了一整個星球的世代,大洪水也成為新世代重新開始的生命源頭。展覽將藉由對於人類文明的考現學[1] 觀察、生態調查和生態反思,講述一則一則的「極地綠舟」的創作敘事。
這個展覽策劃源於雙重的「策展療癒性」(Curating Curative)意涵,此語義相對於西方的策展概念,是強調透過在地實踐,衍生出生態藝術策展的療癒性(curative)、療癒(cure)行動。在實踐層面,則是透過對於人類世影響的反思,進行的「極地綠舟」的生態創作敘事。「生態」,必然是回到在地的重新出發。「生態」概念的希臘文字根「oikos」,意思有著「家」、「居所」的含義。而「art」這個概念,來自古梵文「rta」,形容整個宇宙以符合道德原則的方式,持續創造、生成的動態過程,也意味著「演化的最佳方式」。「生態藝術」,因此就成了回歸在地,關切人與生物、人與環境之間最佳的演化關係。[2] 「生態藝術」亦是回到存在的「此時此地」,強調不以人類為中心,重視人與萬物之間共生共存、達至動態平衡的和諧關係,回到我們與地球母親共同的「家」。
彰化熱島效應調查與集體創作
以「集體創作」的方式,透過生態調查與各創作團體的討論思辯,建構創作者間合作的模式,企圖在跨學院的生態田野間,開啟一條關懷所屬生態環境的創作路線。
2023-24年「生態家園.城鄉永續:彰化生態藝術計劃」展開了美術系跟地理系合作的「街區綠調查」跨域計畫,於兩階段的課程執行調查,透過熱像儀、黑球溫度計進行彰化街區溫度探測,藉由實際的田野觀察方式,探究城市熱島效應所產生的氣候影響,並將這個調查所揭示的圖景及資訊,轉化於集體創作《街區綠調查》及參與式教育活動[3] 的推廣之中。
展覽呈現由策展人張皓甯統籌《街區綠調查》計畫,整合了城市熱島效應觀察的紀錄片、影像文件與五件作品,作為開啟現況生態環境危機的切入點。五件中的兩件是藝術家林睿謙《滯花》、洪帷欣《境遷》,分別以土塑的陶作營造植物的仿生意象、或是以陶塑的時間感表達植物榮枯的參照關係,讓觀者體會到在人造城市中物質的各種變異樣貌。
另外則是《人造熱島系列》運用感溫油墨為主要媒材串連的三件作品,根據感溫油墨會因為溫度增減而使圖像體現或消失的材質屬性所創作。藝術家吳宏德《人造熱島-避暑》,藝術家設計的自動控制裝置,讓溫度隨著光照而提升,因此顯影出騎士在街頭避暑的街景。蔡璧合《人造熱島(Ctrl+Z)x植被》,藝術家先與Chat GPT討論「人類世」與氣候變遷造成的生態浩劫,之後共創出生成式Ai恢復植被後的健康森林,這個有如伊甸園般的景象,提供觀眾參與拼圖,觀眾手溫幫圖像加溫後,復甦的生態會一點一滴地被顯影出來;此作喻意著人類追求自然卻不斷改變自然,最後雖以Ai重繪森林圖像,也必須有觀眾參與以凸顯此刻對於自然復育的渴望。陳致維《人造熱島-加工製燥》,透過熱像儀捕捉城市街區風貌,觀眾以橡皮擦擦拭影像,溫度能將熱島效應視覺化、可視化出來。以上三件作品不僅呼應「街區綠調查」的結果,同時也提示著當城市已經開發完成,能夠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解方之一,就是綠色植物的覆蓋率,植物的遮蔭和葉片的蒸散效果,都能夠有效降低熱島效應的溫度傷害。
預示著「人類世」生態災害的《草木葬X預言》,共有六位藝術家共同合作。由鄭佳瑩的草木花葬創造場域,那像是為自然舉辦一場主角為「樹木」的葬禮,在「哀悼」的儀式性與草木榮枯中領會「生」與「死」的意義;於此草木葬的場域中,由張家翔、黃柔蓁、張宸菱、曾榆喬、柯陳宇的五件影像作品,結合花牌的形式,如同「預告片」般揭開通往未知的航程,帶入人類世景觀的末世警醒。
蔡承佑《非日常》,運用Arduino動力裝置,驅動植物盆栽在展場中自動偵測、避障行走,創作靈感來自街頭的植物盆栽,不只扮演著綠化城市的角色,也常常為了佔有公領地而被悄悄搬移,畫出新的佔領者的生存邊界。人類是如何在「人類世」短短百年的歷程中,快速消耗了地球演化千萬年的資源,人類又是如何成為宰制自然的征伐者,以及生態崩潰後最終的犧牲者。
在極地探險、遠征和冬季露營等活動中,冰屋是一種常見的生存工具,能夠提供暫時的住宿和保護,幫助人們應對極端寒冷的環境。陳文賢的《冰屋》,回收冰貨販商的保麗龍保冰箱,保麗龍的保溫保冰功能與冰屋使用的冰塊類似,因紐特人從雪地取材蓋冰屋,藝術家就地取材,循環利用廢棄保麗龍箱,建造極地循環的冰屋。如同一則都市中的生態庇護所傳說。
藝術家許紘齊呈現了兩件作品,第一件是《曾經的我哪裡-化生》,他以「失衡」反思地球生態的現況,開啟了模擬考古巡查的這個狀態。他認為化石是一個象徵地球生命的見證者,化石能窺探地球遠古訊息、開啟前世記憶、連接到更高層次、與世界建立連結。因此使用一個博物館的玻璃櫥窗,將原本應該被保存,卻反而被封存(植生亭)的狀態,藉此反思,並從植物的角度轉向人類:他們又是怎麼看人類的?
許紘齊第二件作品《迷航製造所》,是試圖建構一艘一直在運行的飛船,模擬了自然界承載著重大科技的發展,最終卻被遺忘的狀態,也省思著人與自然的關係,期望打破現代社會與自然關注的「失衡狀態」,尋找回歸整個世界的「平衡點」。這艘船是2023年11月《綠陪伴-生態藝術展》的一項「氣候行動」,藝術家號召了三、四十位彰師美術系參與者,徒步將船從彰師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象徵著兩個單位基於在地生態系統的理念結盟。如今這艘船再次藉由2024年的《極地綠舟》航向北部,藉著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生態理念結盟,不僅是「氣候行動」的實踐,也是一種對於未來的期許,企盼滿載綠色植栽的諾亞方舟,能為未來世界保留現下生態珍貴的植物種子庫。
跨域結盟建構在地生態系統
共計十組件創作涵蓋空間裝置、影像裝置、動力裝置、陶藝、雕塑及行動等範疇,這些創作衍生自教育部「生態家園」計畫執行兩年跨院課程的成果,如何透過策展課、媒體藝術課、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生命教育等課程,在學院中採取跨學院的對話,解構跨學科障蔽,透過美學實踐建構文學院、工學院、輔導與諮商教育學院的共創橋樑,進行認知系譜的基礎重整,總體作為跨學科的知識反思與生產。也是此計畫基於在地實踐的座標,回應西方策展概念以「策展療癒性」意涵的重要環節。
「極地綠舟」創作行動,以跨學院方式組成跨世代創作團體,延續彰師大之URS「生態家園.城鄉永續:彰化生態藝術計劃」,以聯合國SDGs「13氣候行動」、「4優質教育」、「11城市永續及社區」、「17多元夥伴關係」等目標為方法,展開對於全球暖化生態危機的倡議,並透過生態調查與集體創作的方式,回應當今所處環境生態瀕臨崩潰的危機。USR「生態家園」計畫,自2023年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綠陪伴—生態藝術展》,2024年與台北內湖王道教育基金會合作《極地綠舟》生態藝術展,不僅是SDGs多項目標的實踐,同時也是透過將彰師大USR「大學社會責任」和彰基、王道銀行的ESG企業回饋社會責任的理念進行結盟與串聯,倡議「生態城市」永續城鄉、共創未來。
------------------------------------------------------------------------------------------------------------
[1] 考現學(the study of modern social phenomena)是對特定地點和時間的現代社會現象的系統調查和研究,目的是分析和解釋世界及其習俗。「考現學」是由「考古學」一詞創造出來的。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0%83%E7%8F%BE%E5%AD%A6。查詢時間:2023.11.19。
[2] 引述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觀點。周靈芝,《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與實踐》,台北:南方家園出版,2012,頁28。
[3] 「理想生態」工作坊,將生態瓶的概念結合極地綠舟理念,透過四種人為的生態災害(空氣污染、生態滅絕、森林衰竭、水資源濫用),還原「自然中的原始生態」,在木造的小船模型上,設計自己的「理想家園」。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The City & The City 城與城】2023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日期:2023-11-01 ~ 2023-12-26|台灣,台北市
【N家庭的珍奇櫃】2023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日期:2023-08-14 ~ 2023-10-06|台灣,台北市
【誰的記憶?誰的認同?】2023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
日期:2023-05-05 ~ 2023-07-14|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