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格—數位環境的永續及想像】2024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
展期
日期:2024-10-17 ~ 2024-11-26
-
地點
王道銀行藝廊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策展人|陳薈茗、范章晟、謝佩庭、江育任、謝竺勳
-
賦格(Fugue)是一種以主題及其變奏交織而成的複調音樂形式,其豐富的層次感為我們理解當代數位文明提供了啟發性的隱喻。本展覽以「科技賦格」為題,旨在探討科技、藝術和人文在數位時代如何相互交織、影響,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複調。這種「科技賦格」貫穿整個展覽,體現在作品的創作、展示方式,以及觀眾與作品的互動中,呈現出數位時代的多元聲部和豐富層次。
隨著人類文明從口語、文字到數位的演化,每個階段都與其時代思潮緊密相連。當前,科技與人類生活的深度交織產生了新的文化賦格,將科技、物質與人文想像融為一體。本展覽探索「物質轉向(Material Turn)」如何重新定義了數位藝術創作,同時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的視角,展示科技、藝術、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如何在複雜網絡中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我們的數位文明。
「物質轉向」強調物質文化對理解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數位時代,我們將此概念延伸至虛擬領域,探討數位技術、虛擬空間和數據流如何以新的方式展現「物質性」,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思維方式和文化認同。這種擴展的物質性概念使我們能夠重新審視數位技術作為跨文化交流和全球連結新型載體的角色,從而重新定義我們對「物質」和「文化」的理解。在數位藝術中,「物質轉向」體現為藝術家如何利用數位媒介的特性創造新的物質性體驗,挑戰傳統藝術中物質與非物質的界限。
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學者布魯諾·拉圖提出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NT)為本展覽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理論視角。該理論探討了科技物的主體性,將物件視為與人類共同構成社會網絡的行動者。在此框架下,展覽中的每個元素——作品、技術、觀眾,甚至展覽空間本身——都是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共同構建我們對數位時代的理解和體驗,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科技介面的關係。
本展覽希望呼應全球非營利組織「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執行董事艾米·路爾斯(Amy Luers)提出的觀點——數位科技應服務於人類與地球的福祉,並呼籲將數位公平作為對現有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補充。我們探討如何透過「物質轉向」理解科技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如何引導這種影響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數位公平」道路,同時從ANT角度看待永續發展為一個包含人類、技術系統和自然環境的複雜網絡。
展出作品探索數位環境下的個體記憶、身體意識與自我重塑,並將這些議題與未來的想像交織在一起。范章晟的作品《禪意再造計畫》以自動化的枯山水庭院為表現形式,透過機械取代傳統的勞動過程,探討科技在減少勞動負擔的同時,能否保留禪宗日常修行中的精神體驗,這樣的觀念使其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個微觀的行動者網絡,其中機械裝置、禪宗理念、觀眾的感知和互動共同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系統,挑戰了我們對技術和傳統的二元理解。作品《道》則以茶道與花道為媒介,將自然元素、科技和文化傳統編織成一個新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中,凋零之物獲得了第二生命,體現了物質與非物質、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新關係。這些作品不僅挑戰了我們對技術和傳統的二元理解,也探討了如何在數位時代實現文化傳統的公平傳播和保護。
江育任的雙面鏡裝置作品《The Mirror》探討現代社會中監視與被監視的權力關係,反思隱私在科技時代的脆弱性,以及個體行為被數據化後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件作品將監視技術物質化為藝術裝置,創造了一個包含觀眾、鏡像、數據和隱私概念的複雜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每個元素都是一個行動者,共同構建了關於數位時代隱私和權力關係的討論。透過這種方式,作品直接呼應了數位公平中關於隱私權和數據保護的核心議題。
謝佩庭的作品《肖像計畫》以AI技術重構個人影像,探討監控資本主義下個人身份、記憶與生命意義的複雜性,以及數據化後的自我在虛實之間的矛盾與不安,在這件作品中,AI不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個具有自主性的行動者,它與藝術家、觀眾和數據共同構建了一個探討身份和記憶的複雜網絡。作品《記憶路徑》透過互動裝置和QR Code遮擋的頭像照片,探討數位化時代中個體記憶的模糊與消逝,呈現科技社會中懷舊與不安並存的氛圍。這件作品透過QR Code和互動裝置,創造了一個連接實體和虛擬、過去和現在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中,記憶成為了一種可以被重新定義和體驗的物質存在。這些作品深入探討了數位時代個人身份和記憶的公平性問題,反思了數位技術對個人主體性的影響。
謝竺勳作品的《沒有顏色的光譜》融合北投硫磺谷景象與抽象空間,透過一鏡到底的拍攝和手工場景,探討生命、記憶和感知。作品模糊現實與虛幻界限,呈現魔幻寫實世界,探索靈魂與空間關係,不僅展現生死感知的非真實化,記憶的流動交錯,反思人類內在本質、心靈溝通,以及未來記憶保存的可能性。而作品《複眼器身》透過一個永轉的影像裝置,探討在監控與網路時代中自我意識的削減與失重感,將身體與肢體以數位方式呈現,反映自我在模糊與清晰的維度中重新審視的過程。這兩件作品創造了一個融合現實與虛幻、物質與非物質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中,影像技術、空間概念、觀眾的感知和藝術家的意圖相互作用,共同探索了數位時代中人類感知和自我認知的新維度,進而思考數位時代如何公平地保存和呈現個人及集體記憶。
這些作品不僅是靜態展品,更是動態的行動者網絡,觀眾與作品的互動成為意義生成的重要部分,體現了網絡的動態性和不確定性。這些作品透過具感性、人性的詩意「人文語言」與藝術手法轉譯的「科技界面」,讓藝術不僅成為個人的聲音,更擴展成時代議題的縮影。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的「行動者網絡」,在其中,藝術品、觀眾、技術和社會議題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我們對數位時代的理解。
透過這場「科技賦格」,我們期待發現新的對話可能性,描繪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人性化的「數位未來」藍圖。在這個未來中,科技不僅服務於效率和便利,更致力於促進社會公平、文化多樣性和環境可持續性。 「物質轉向」使我們重新思考數位世界的物質性,而「行動者網絡」理論則幫助我們理解在這個新的物質環境中,藝術、技術和人類如何相互影響。這種多元的理論視角不僅挑戰了我們對藝術創作和欣賞的傳統觀念,也為思考數位時代的社會關係和文化變遷提供了新的觀點。
我們相信,藝術作為一種強大的溝通媒介和行動者,能夠幫助人類在數位洪流中找到平衡,實現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最終達成一個更具想像力且永續的未來。在這個未來中,人類、技術和環境將不再是分離的實體,而是一個相互依存、共同演化的網絡。正如賦格音樂中不同聲部的交織創造出豐富的和聲,我們期待在這場「科技賦格」中,科技、藝術和人文能夠和諧共鳴,譜寫出一曲屬於數位時代的複調樂章。這種新的文化賦格將引領我們探索數位世界的無限可能,同時保持對人性和永續發展的深刻關懷。
[ 參考資料 ]
1. Riello, G. (2022). The material then in world and glob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Latour, 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賴俊雄. (2022, March 18). 物質轉向?:思索數位時代的「人文演化」[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7V81cL4X2M
4. Luers, A. (2020, July 6). The Missing SDG: Ensure the Digital Age Supports People, Planet, Prosperity & Peace. Inter Press Service. https://www.ipsnews.net/2020/07/missing-sdg-ensure-digital-age-supports-people-planet-prosperity-peace/
5. McLuhan, M. (2015). 認識媒體:人的延伸 (鄭明萱, 譯; 2nd ed.). 貓頭鷹出版社. (原著出版年:1964)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The City & The City 城與城】2023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日期:2023-11-01 ~ 2023-12-26|台灣,台北市
【N家庭的珍奇櫃】2023堤頂之星2.0年度入選展
日期:2023-08-14 ~ 2023-10-06|台灣,台北市
【誰的記憶?誰的認同?】2023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
日期:2023-05-05 ~ 2023-07-14|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