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意在藝術

【默然處-卜玆的太龢之道】

  • 展期

    日期:2024-12-13 ~ 2025-01-18

  • 地點

    新北市中和區橋和路25號5樓 ⟨台灣科技廣場5樓,意在藝術⟩

  • 相關連結

    意在藝術

  • 參展藝術家

    卜玆

  • 「默然處-卜玆的太龢之道」

    文 / 卜茲夫人 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中心主任 李麗芳

    卜玆常強調書法與道之間的關係,曾言:「書法之道的歸宿是心靈,只有在技巧無礙、心靈會歸之際,書法才能趨近圓熟。當生命的智慧點燃書寫的技巧,書法才能自由奔放,變化萬端,隨性前行,無罣無礙」,因而提筆寫下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開創禪宗的「默然處」三字作為禪定心法。南懷謹曾言:儒家修心養性、佛家明心見性,道家則是修心煉性,其實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即是「心能轉物」、「則同如來」,也就是達摩祖師所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入道,便能開發自己的「知性」。

    卜玆喜歡以劍論書,並以「坐十年冷,寫一句空」形容其在老芒樹屋所下的清淨功夫。從卜玆所書:「「凝神鑄豐」、「「志氣如鐵、其道自真」、「「寫來斬釘截鐵颶風力,腕中轉折如有神也」,以及「作千古式,成一家書」等日課文字中,足以印證他將劍道視作書道的實踐心法。卜玆曾說: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深沉而看不透的因子,他只是不簡單地把這些因子引進作品裡;有如古典書法世界裡所強調的,當你想要越狂放時越需要內斂的修養;縱使狂放地表現時所書寫的空間結體,它所形成之細部其實是最精微的。卜玆認為在創作的過程中,逆境反而會讓他自己的心靈不斷地成長,在逆境中會讓其技術不斷地躍進,並思索自己跟古典世界應合了多少,在這些不斷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慢慢地蛻變;當其內在的精神力跟宇宙大地能量連結時,便能全然進入創作的最佳狀態,此刻便能感受到超然及無限自由的神境,猶如在天際無限地飛翔般,完成生命中的願望而無所不能。這些正是卜玆從老子思想中所獲得的啟發,不只看到事物的表相與正向,而能從內在及逆向作思考,讓其藝術得以增加了廣度、深度以及多元性。

    這次展覽不乏呈現卜玆生活與創作思想所在之作品,除了具有大智慧的老子《道德經句》之外,還有卜玆特別鍾愛的王維《輞川詩》,詩中的田園山水畫境蘊藏處處禪機,王維營造出有如佛陀鹿野苑的「輞川別業」,正如卜玆打造老芒樹屋以建設心中那方淨土的嚮往。而從卜玆書寫有日本懷素之稱的禪僧書家詩句,則可以體會到他欣賞良寬在「無一物」簡樸生活中,詠歌作書,創造出自由奔放的傳世書藝,卜玆曾和良寬和尚寫老芒樹屋自運五言詩:「「自來老芒屋,已過幾冬春,門前有老嫗,不真識二人,偶來樹下坐,閒卻出城遊,山林自逍遙,吾得真清貧。」此外,卜玆「不居盛名居雲水」的性格,也讓他喜書歷代禪師的詩詞及語錄,包括寒山、憨山、石屋、皎然及一愚禪師等,卜玆曾
    言:「余深愛寒山詩,其修行之生活,洞悉人心,徹見人性,唯寒山能超世累,輕坐白雲中,心似秋月,潭清皎潔。」從這些書寫,可以看到卜玆不追求物欲,講求精神生活;反對人為,講求體法自然的創作觀。東方文化的養分讓卜玆創作的靈感得以如湧泉般,也是讓觀者沉浸於其「乞水靈書」內心世界的源頭。

    卜玆認為藝術無法被定義,他用生命體會每個當下的宇宙萬象,以書法作為橋樑,時時與古人對話,更與當代的生活與思維接軌,意圖讓創作蘊藏深厚的文化底蘊並與宇宙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扣合。他深知藝術家唯有以嶄新視野回望書法藝術在每個時代的不同光譜,才能從中找到自我藝術所具備走向世界的未來性。

    交通方式:
    開車|台灣科技廣場B1附設收費停車場(中山路二段482巷大樓後方入口)
    公車|51 / 201 / 897 / 262 / 982(於捷運橋和站下車,步行3分鐘)
    橘3 / 藍18(於板南路口站下車)
    捷運|環狀線橋和站下車,步行3分鐘
    開放時間:
    平日 / 週二至週五 13:00-19:00
    假日 / 週六 10:00-18:00
    休館 / 週一、日(含國定假日公休)

  • REFERENCE

    意在藝術

意在藝術卜玆

推薦展覽

view all

意在藝術

【山.光.海.石.林——筆墨裡的山水詩】

日期:2024-09-21 ~ 2024-10-26|台灣,新北市

誠品畫廊

【當巨浪襲來-卜玆、李茂成、於同生、和田浩志】

日期:2024-09-28 ~ 2024-11-02|台灣,台北市

意在藝術

【陶意・線象 】當代書藝陶藝七人展

日期:2023-05-18 ~ 2024-06-22|台灣,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