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汐—吳少英個展】
-
展期
日期:2018-03-10 ~ 2018-04-15
-
地點
采泥藝術
-
參展藝術家
-
展覽名稱: 春汐—吳少英個展
Spring Tide — Solo Exhibition of Cindy NG
策展人:謝慧青
日期:2018.3.10—2018.4.15
Opening:2018.3.10 14:00 (藝術家 吳少英、策展人 謝慧青、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彭佳慧將親自出席)
地點: 采泥藝術(台北市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
中國千年來的水墨繪畫傳統,在當代西方以觀念藝術、新媒體藝術為主流表現藝術形式的潮流中,藝術家如何融合東西方特色,創造出當代水墨新面貌呢?采泥藝術在三月份開始舉辦的「春汐—吳少英個展」中,當代藝術家吳少英將中國數千年來的水墨繪畫傳統的審美觀念與哲學思想,以「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的方式,引導墨色流動、渲染,生成自然、偶發(spontaneous)的構圖與造型,雖為抽象,卻有中國山水的審美意境,蘊含著藝術家對家鄉風景的緬懷與思念,並為中國水墨畫傳統賦予全新的詮釋與再現。
藝術家吳少英1966年出於澳門一個姐妹眾多的大家庭,在澳門與香港兩地成長學習,1990年曾於崗頂視覺藝術學校接受過版畫訓練;1993至1994年間,她前往英國遊學,在大英博物館中國書畫藏品研究室內研究館藏水墨,也影響啟發了她的創作之路。1996年,她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冥游」,這也是她的作品首度在台灣展出。1997年移居台灣,雖曾遇到創作瓶頸,但仍持續進行創作;2005創作的第一個 錄像作品《混沌》入選葡萄牙第二屆黑白影音藝術節最佳實驗錄像; 2006年在草山行館駐館藝術家半年之後移居北京。2007年起有幾年的時間,她與劇場表演者合作巡迴演出舞劇「玩.風景」,她身為演員的同時亦現場即興創作,讓水墨影像與當代舞者共舞對話。在北京定居之後,創作類型除抽象水墨、攝影輸出、錄像等創作形式,近年來也開始嘗試,包括:玻璃微噴、AR、光影空間裝置等等。
「春汐—吳少英個展」,是她自台灣移居北京十年後,首度回台舉辦的個展,展出她近十年所創作的抽象水墨畫作,抽象彩色玻璃微噴、錄像作品共二十餘件。本文主要以她展出的這三種類型作品進行分析討論。以下並將以西方的「行動繪畫」來分析吳少英創作的類型,以及中國的「氣韻生動」的觀點來分析吳少英作品的內涵。
行動水墨
二十世紀中期,蘇俄畫家格蘭漢(John Graham)主張「吸引人的藝術是下意識的力量接觸的方法與結果」,他認為藝術應該要放棄有意識的控制而讓下意識的心靈引導畫筆,在紐約引起了「自發主義」(automatism)的創作思潮,也影響了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克森.帕洛克(Jackson Pollock)行動繪畫的創作。帕洛克捨棄在畫架上用筆描繪的作畫方式,而是將畫布鋪在地板上,提著一桶顏料與刷子,繞著畫布,或內或外,將液狀的顏料滴灑(dripping)在畫布上,創作出具有喧騰氣勢的傑出作品,他這種直覺式、自發式的創作方式,被稱之為「行動繪畫」。而吳少英的創作方式,也具有「行動繪畫」的模式。
在吳少英的錄像水墨作品中,不同色彩的水墨交融流動,就像是一幅幅不斷變化的水墨風景,呈現出獨特的美感與意境。水墨隨著音樂畫面的流動變化,令人期待著作品下一秒鐘的微妙變化,就像是一首動人的詩篇。而這樣的水墨交流變幻,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這全都源自於一個透明的長方型的玻璃平面,吳少英將各種不同的顏料,以滴灑、彈落、沖刷或微壓、搖晃、旋轉等等方式,在這個方盤中,引導著各種墨色變幻,形成一幕幕的水墨演出。除了墨黑之外,她創作的各色顏料多半來自可食用的液態食材,如:牛奶、醬油、咖啡、綠茶、白酒、紅酒、啤酒、營養液等等,藝術家如治大菜或烹小鮮,以精細的手法控制顏料的流動與混合,形成抽象的水墨舞蹈。
這是一種看似簡單,而實際上卻是需要複雜與累積經驗控制過程。顏色與顏色的對比、各種色彩交融與流動的效果,都在藝術家的設計之中,這並非完全的天然,而是需要高度控制所產生的自然,型成豐富的造型變幻與多變化的質感。「很多是畫面當下的變化,我再加以變化,我跟畫面之間是一起工作的。」吳少英說,「我也不想多作控制,我要的就是這種自然與意外的效果。而當下行成的畫面,如果再讓我作一次,也很難再作出來。溫度、濕度、速度、創作的心情,很多因素都有關聯的。」
水墨之舞
吳少英的錄像創作,均是一氣呵成的水墨舞劇,在約二十分鐘的時間內,吳少英進行著她的行動表演,中間並沒有剪接或數位處理。為了創作一件錄像,吳少英經常重複二十餘次的創作過程,選擇出最滿意的一件,最後再改變影像速度,加速成為約長七至十分鐘的錄像作品,並配上音樂。吳少英注意畫面的細節,並不是無控制的任意與隨機;水墨如同潮汐,或輕柔,或洶湧,整個畫面有在動態中具有平衡的和諧。而錄像的進行,也如詩篇般具有起承轉合,每件錄像作品也各自具有獨特的氛圍與意境。《瀧》(2016) 靜謐沉靜,如冥想禪定,《繁花》(2017)清麗淡雅,如春花盛開。
錄像作品《春分》(2017)中,影片一開始,在全白的畫面中,有大小不同的墨色圓點滴落在畫面中,漸漸布滿了整個畫面,同時畫面也開始緩慢的流動起舞。有時墨點再度滴落,有時水流輕柔的湧入畫面,形成抽象的水墨之舞。隨之,墨點暈染開來形成羽毛狀的造型,又像是天空的烏雲。藝術家在第四分鐘將畫面停駐靜止,讓觀眾好好停駐欣賞這片風景。之後,但有微藍的墨色與白色水流,將這一片推向左邊,畫面轉變速度開始變快,墨色形狀轉變為水流線條,也開始出現大片留白;4K的高解析度畫質讓畫面產生立體感,形成具有層次的起伏的肌理,像是一個深邃的白色洞穴。在六分鐘之後,畫面逐漸形成強烈的黑白對比,又像是大理石的紋理,之後,藍色加入起舞,藍色先取代了白色,而後又被白色沖刷,在白色、黑色與藍色的迴旋流動中,結束了這曲美麗的墨舞。
錄像作品是吳少英「行動繪畫」表演的過程,而攝影輸出以及玻璃微噴,則是將「行動繪畫」中的變幻瞬間凝固。藝術家選擇了她認為最美的瞬間,以相機拍攝下來,再以相紙或玻璃微噴等媒材輸出,記錄下水墨渲染、流動、融的瞬間變化。圓形的玻璃微噴作品《瀅》(2016),像是宇宙中一顆美麗的星球,散發出獨特的色彩與光芒;藍色、淺紅與粉紫色互相交融,作品下方以藍色為主,像是大海的潮汐,深深淺淺營造出豐富的層次,並與右方的紫色交疊暈染。左上方則是輕柔的粉紅色與淡藍色,像是天邊奪目的晚霞。長方形的《洄》(2016),是淡藍色與酒紅色強烈的對比,藍色潮汐沖刷拍打著橫穿畫面上方酒紅色的河流,又像是由空中俯視一條的酒紅色河流,流經兩岸的藍色山脈,洶湧澎湃,充滿力量。
以玻璃微噴的方式所製作的彩色作品,是吳少英在2014年所創作的新嘗試。在此之前,吳少英的作品色彩多以黑白為主,偶爾出現藍色、咖啡色。但在她2014年受邀在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的進行公共藝術創作,嘗試以彩色為主的創作,同時也研發了將作品輸出到玻璃的新媒材。吳少英說,「這一系列作品也是我與台灣的重要聯繫。」。過去吳少英的攝影作品大多輸出在紙面或相紙上,而玻璃微噴的新嘗試,也讓作品添加了透光性以及立體的層次感。「生命詩篇」是一系列系列以藍色與棕色的作品,作品中的微光,是藝術家對生命的尊敬,以及象徵著患者的求生希望。《生命之光》是垂直播放的錄像作品,色彩以棕色、紫色、藍色為主,緩慢的流動節奏,配上反覆變奏的鋼琴樂聲,帶給觀者寧靜安詳。
山水心境
南朝齊謝赫的《古畫品錄》中提及的「六法」,影響了中國水墨創作風格以及理論甚巨,這六法包括: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美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氣韻生動是為第一,因此,不論是在宋朝達到巔峰的山水畫,或是到元朝之後成熟的文人畫傳統,氣韻與意境一直是中國傳統水墨畫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畫家追求的不是西方繪畫中的對特定風景的實地寫實,或是眼見的光影變換,而是在觀察了千山萬水之後,心中留下的印象與景物的精華。
「吳少英的畫像是一面鏡子,除了是創作者內在精神的直接反應,也往往能映照出觀者與之對應的心理狀態。」倪再沁曾評:「在這些有關於山、水的題材表現上,吳少英拋去了具象的形貌,任憑水與墨在偌大紙幅上,自由的暈渲、流動,彷彿是所有的山巖巨壑、狂濤奔浪都在創作者的意志下紛紛溶解,幻化成一幅幅極具詩情的胸中景致。」而這些所有的作品,卻也都反映了吳少英的思鄉心境;她長年在外漂流,旅居外地,沒想到最思念的卻是她家鄉的風景,是澳門家門外的天空與水景,轉化為墨水,呈現在作品之上。
吳少英一系列2011至2015在畫布以及宣紙上的水墨作品,亦為以引水墨流動,形成自然渲染的效果。吳少英將畫布垂直懸掛於牆面,再行落墨,引導水墨形成自然的渲染。「春汐—吳少英個展」中所展出作品外均為圓形或橢圓形,更加呼應了水墨流動之感。橢圓形的《Ink65》(2011),藝術家落墨於畫面中央,並引導墨水向一方流淌暈染,墨水如一條游魚,游向畫面左方的留白。《Ink18》(2011),兩條較深的墨痕在圓形畫面中央,帶動了兩旁墨色流動渲染的效果,形成了一方山水與倒影。
水墨在宣紙上暈染容易,然而將水墨的渲染技術用在畫布上,卻是吳少英多方嘗試後的突破。2004年,她為了追求突破,在坊間找了一百多種不同質量的畫布一一嘗試,後來終於找到合適的畫布來表現水墨,當年也因此類型作品獲得香港第十八屆夏利豪基金會藝術比賽繪畫季軍。「墨色在畫布上具有特殊的光澤,這是在宣紙上沒有的,是一種新的墨色。」吳少英說。她不斷追求墨色的新表現,2017年她完成光影裝置作品《流光》,嘗試將光透過轉動玻璃瓶的反射,映照到牆面或是垂墜的白布上,以流動的光影變幻,來呈現她心中的山水。
現代轉向當代的水墨潮流
在《在藝術終結之後》一書中,亞瑟.丹托(Arthur Danto)指出,西方現代藝術於十九世紀末開始,由過去重視模擬再現的繪畫傳統,轉為「反省再現的手段和方法」,重視的是風格與表現形式突破。而在七O和八O年代後,現代和當代藝術的區分才逐漸明朗化,他並將當代藝術稱為「後歷史藝術」,在此時期過去所有的一切藝術創作,都可以挪用為創作素材,沒有一種可以辨識的統一風格。丹托所謂的「藝術終結」,係指現代藝術的終結,當代藝術「提升到哲學的自我反思」,由感官經驗轉向哲學思想。
由以上觀點來反思灣水墨現代水墨以及當代水墨的發展:五O、六O年代,五月畫會藝術家劉國松等人的倡導「現代水墨」,重點是針對傳統的水墨傳統,在形式上追求創新,以及抽象水墨的開展。而近年來在兩岸甚至海外華人藝術家中,逐漸形成了一股當代墨新潮流,此一潮流已經超越過去現代水墨停留於寫實抽象的辯證,或是形式上的追求,而是將中國傳統水墨蘊含的哲學觀念以及人文意境,藉由當代媒材轉化與再現,亦正如同丹托對當代藝術的定義。此潮流係為可挪用平面、立體、錄像、科技媒材等所有的素材,或是東方與西方的視覺元素,轉化中國傳統繪畫中如:「氣韻生動」、「傳移模寫」、「畫中有詩」等哲學觀念與美學思考,完成現代水墨終結之後,水墨「當代化」的進程。
吳少英將中國傳統水墨蘊含的哲學觀念以及人文意境,以「行動繪畫」的當代藝術創作方式,轉化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意境,將東方的審美哲學與西方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結合交會,碰撞誕生了全新的美感與意境。
【藝術家介紹】
吳少英出生於澳門,從小在香港和澳門兩地長大,90年代初曾遊學倫敦,並且得到倫敦大學理斯藝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勃度羅教授的推薦,於倫敦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書畫藏品館硏究室修讀館內的中國藏畫,這段時間對個人的思維得到很深刻的啟發及影響。其後,1996年移居臺灣繼續研究當代水墨,同年在臺灣的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個人畫展。2008年至今創作和生活於北京。
少英的主要創作理念來自宋代美學,以創新不離傳統為原則,保有傳統水墨深遂的根源,以當代的思維和現代媒材去闡釋水墨之境。多年來她試圖把水墨從畫筆的附屬地位以及長期表達文字與圖像中解脫,也消弭了水墨與畫筆由來已久、密不可分割的組合及依賴性,擅長以錄像, 攝影、宣紙與油畫布作媒材,也嘗試當下最新的媒介如互動科技技術,用跨領域、跨媒介的水墨表現方式,以證明水墨有其自身的獨特本質。
在她20多年來對水墨的不斷探索過程中,發現在不同的媒材上,水墨會產生其獨有的表現含義。2015年底完成臺灣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的公共藝術創作的委託,用水墨意境的形式表達生命的真諦。這些在玻璃上色彩斑斕的創作,產生出山水意蘊的影像,以錄像方式被拍攝下來,經過藝術微噴的手法再次回到玻璃上,永恆地保存那瞬間之美。
【策展人介紹】
謝慧青,1968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目前為獨立策展人、藝評人,以及世新大學、中原大學與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講師。1990於中山大學物理系畢業之後,赴美進入波士頓Northeastern University物理博士學程,後獲得物理碩士學位之後,轉而進入Simmons College人文研究所,主修美術史;1995年碩士年畢業之後,再前往紐約於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美術史研究所繼續進修。1999年返台後,曾任《自由時報》藝文版記者、《典藏今藝術》雜誌主編、《建築Dialogue》雜誌主編、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組研究人員等等。
1997年起,文章開始陸續發表於各大報章雜誌,包括:《藝術家》、《藝術新聞》、《典藏今藝術》、《美育》等等。2004年進入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所獲博士候選人。文章風格也轉為學術研究與評論。論文曾獲2009年世安美學論文獎,第三屆數位藝術論文獎。著有專書《現代美術大系—現代造型陶藝》、《台灣畫廊口述歷史計畫》。研究專長為: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科技文化研究、視覺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等。
在策展方面,謝慧青1998年在紐約策畫了第一檔展覽「意在形外—中國文字的解構與重現」,於林肯中心考克畫廊展出。2000年返台後,策畫了「五個女人的床事—台港中女性藝術家聯展」,於悠閒藝術中心、新竹竹師藝文空間展出。2010年再度投入策展工作,陸續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駁二藝術特區等地策劃展覽,包括:朱銘美術館:「她們—凝視與對話」、高雄市2013好漢玩字節「好字動-字體繁殖」、國美館「人工智能改AI Plus」、「機動.森林」、駁二藝術特區「女人們的白色房間」、金典綠園道「遇見綠光新媒體藝術展」、駁二藝術特區「ACA交流電: 動漫與當代藝術相遇」、國美館「成為賽柏格Becoming Cyborg」、台北數位藝術中心「i-City:存在.不存在的城市」、新畫廊「新山水.動水墨」等等。
推薦藝術家
view all推薦展覽
view all【地衣 - 黃碧惠當代水墨創作展】Lichen - Pi-Hui Huang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日期:2024-11-10 ~ 2024-12-31|台灣,台北市
45 days left【心韻 】林錦濤水墨畫展
日期:2024-11-01 ~ 2024-11-1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