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藝術節 當代館與赤峰街「街大歡囍」
2015-10-01|撰文者:邱家琳
台灣光復早期,承德路二段進駐許多汽車材料行,這些業者不只維修汽車,也會拆解中古的引擎,再販售裡頭可用的零件或重新組裝成新引擎。但承德路二段拓寬後,這些店家逐漸移入赤峰街,經常發出「更更更」如電鑽般的聲響,赤峰街也開始被人們暱稱為打鐵街。
隨著時代演進,赤峰街的汽車材料行逐漸沒落,社區面臨建築物老舊、人口高齡化等問題。五年前,當地社區主動與台北市文化局洽談,希望能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讓藝術注入赤峰街區。
台北當代藝術館也願意打破美術館的藩籬,五年來固定舉辦「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將周圍街區變成展覽空間,讓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更接近,也活化了赤峰街。光能里里長陳靜筠表示,當代藝術館作為社區與藝術之間很棒的橋梁,讓藝術家順利帶領居民共同創作。
今年,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更首次推出《赤峰誌》,內容不只採訪耆老回顧赤峰街的發展、第三代居民回到家鄉創業的心路歷程,也記錄當地東南亞新移民如何適應台灣的語言與文化,讓前來參觀展覽的人們了解當地的歷史與生活。
這本地方誌的呈現形式相當特別,內頁總共有七張,每張內頁正面是照片,背面則是一篇居民的生命故事,這些內頁被分別放在當代藝術館、里長辦公室與附近店家。人們蒐集全部內頁後,才能到當代藝術館索取封面與封底裝訂成冊。
《赤峰誌》總編輯賴英泰表示,人們在蒐集《赤峰誌》的故事過程中,可以遊覽整個赤峰街區,親自走訪第三代居民開設的店鋪,同時也能欣賞其他藝術家的作品。
莊志維《光蟲》 呼應赤峰街的歷史與文化
藝術進駐社區,任何角落都能成為展示作品的空間。天黑之後,人們從建成國中地下停車場走到地面時,在樓梯間抬頭仰望,會發現牆壁懸掛數隻正在蠕動與發光的毛毛蟲,這是藝術家莊志維的作品《光蟲》。
《光蟲》的真面目是一個機械裝置,由馬達與佈滿數個燈泡的LED鋁燈條組成。當馬達拉扯綁在鋁燈條的線,鋁燈條會彎曲與上下起伏,看起來像蠕動的蟲子。但從停車場出入口外面欣賞《光蟲》會有不同的視覺體驗,由於建築外牆是半透明玻璃,LED鋁燈條反而像閃爍的點點星光。
莊志維選擇使用馬達是呼應赤峰街的歷史與文化,當地有許多汽機車零件維修與販售五金材料的店家,但這些店家現在逐漸沒落。他表示,希望藉由《光蟲》喚醒人們對赤峰街的記憶,想起拆解汽車引擎的聲響、周圍經常飄散機械的氣味,同時讓人們發現汽機車機械零件不只是冰冷的工業材料,也可以作為藝術品。
他更進一步說明,他將鋁燈條模擬成毛毛蟲,是配合建成國中停車場附近的草地,不只勾起逗趣的氛圍,也讓大家了解藝術其實很好親近。莊志維過去的作品大多在美術館展出,以銀、黑、白等冰冷色調為主,《光蟲》則利用現成的材料創作,會散發溫暖的黃色燈光。
吳芊頤帶領居民 用紙膠帶重現窗花
赤峰街是一個歷史街區,保留許多台式傳統平房與日式洋房,房屋有著獨特的窗花設計,像酒瓶狀、幾何線條構成的鐵欄杆,這些景像不只令旅客印象深刻,也是當地居民共同的記憶。藝術家吳芊頤舉辦紙膠帶窗花工作坊,帶領居民用紙膠帶重現赤峰街的窗花,不只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也凝聚社區情感。
吳芊頤讓居民先觀察赤峰街區的窗景,或直接拍攝影像作為參考,再開始用紙膠帶拼貼窗花。她表示,雖然大部分的居民沒有接觸過紙膠帶,但紙膠帶不同於油彩與水彩等繪畫媒材,操作手法相對簡單,只要用剪刀裁切,就能依照自己的想法拼貼出作品。
她帶領紙膠帶窗花工作坊課程時,剛開始有些人會擔心貼得不好看,但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居民會分享自己看過哪些窗花設計、對街景的印象,給予彼此構圖與色塊配置的建議,甚至透過討論完成一件作品。
紙膠帶的色彩飽和度高,層層堆疊後會形成複雜多樣的視覺效果,因此人們創作的窗花不像現實生活中的色調簡單、優雅復古,反而營造活潑歡樂的氛圍。吳芊頤說明,赤峰街的窗花經由藝術詮釋,會被賦予新的美感與價值,也提醒人們重視老舊的事物。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每個人都是「關係人」:MoCA當代館新展,反思 #Me Too 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2024-05-31|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69
MoCA Studio「幻殤─提摩特斯.安格萬.庫斯諾個展」 印尼藝術家以傳統入神舞蹈演繹在地歷史
2024-02-2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04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4年創新計畫與展覽-緊扣全球議題,以藝術視角展開創意思維探索
2024-01-05|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012
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9位攝影師帶你發掘赤峰街區白日到夜晚的巷弄風情
2023-09-26|撰文者: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82
2019街大歡囍—呼吸容易換氣難,質感生活多簡單
2019-09-0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72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