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藝術家走趟天堂地獄 探索人性善惡
2016-06-04|撰文者:邱家琳
天堂與地獄不只是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也是善與惡的象徵,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中,描述自己走過地獄與天堂,見證眾多人性善惡,藉此探索生命意義。藝術家董振平也根據《神曲》的概念,透過一系列繪畫作品,勾勒天界、地界與人界的樣貌,揭露人們內在複雜的思緒與社會百態。
在《神曲》中,但丁進入真正的地獄之前,先抵達了「鄰薄獄」(limbo),他在那裡遇見古羅馬詩人維吉爾,隨後維吉爾更陪伴他遊覽地獄與煉獄。董振平就像維吉爾般,帶領人們欣賞他畫筆下的天堂、地獄與人間,一起思索是非善惡的標準。
董振平從2008年起開始創作一系列「顏面」繪畫,以流動急促、狂亂的線條,描繪神明、聖徒、動物、惡魔、小丑、政治家等人物面相,試圖從他們的表情捕捉內在善惡與複雜的性格。今年5月,他便以「懸念‧鄰薄獄」為題,在關渡美術館展示超過100幅「顏面」繪畫,回顧他看見的生命百態,展覽展至7月10日。
天地人三界作品 排成十字架、骷髏頭、倒金字塔
這次展出的「顏面」繪畫便依據董振平的感受與善惡判斷,被分類為天界、地界、人界等三個系列。在佈展時,他也將三個系列作品拼組成十字架、骷髏頭、倒金字塔等圖形,希望營造天堂神聖純潔、地獄陰森恐怖、人間生機蓬勃的氛圍。
在天界裡,可以看見獨角獸與龍等純潔的聖獸,以及聖母、耶穌、佛祖、基督門徒等人物面相,他們都流露慈悲、溫柔的表情。人界則以動物面相為主,分別刻劃了十二生肖,像龍兇猛威武、狗溫馴可愛、馬陰沉憂鬱等不同的面相,暗示人們常用生肖來解析性格。
相較於天界與人界的祥和,地界充滿骷髏頭與牛魔王等各種魔怪,在急促狂亂的線條下,他們扭曲、憤怒的表情與不懷好意的笑容,更給人邪惡與驚悚的感受。除了這些魔怪之外,董振平也將他心目中的惡人,像中國政治人物毛澤東「打入地獄」。
不過,董振平描繪毛澤東的臉部,不是直接拿著照片直接臨摹,而是將他對日常物品的感受畫成某個人物或表情。藝術家看到一張被揉過的廢紙時,順手畫下他對這張紙的感受,毛澤東的形象便逐漸浮現在腦海裡,完成後才發現這張紙的臉孔神似毛澤東。
針對藝術家描繪「顏面」的手法,策展人王德瑜表示,單純一張照片沒有辦法捕捉人們的性格,但他試圖透過描繪顏面表情,去勾引出內心情感,揭開人們的面具,讓外在表象能直接跟內在產生連結。
特別的是,董振平還在地界系列繪畫前方特別擺放一件裝置作品,用書與隔板排成中文字體「愛」,中間刻意用了一本封面是聖母的書籍,訴說地獄的靈魂也有得到救贖的機會。對藝術家來說,地獄是最需要愛的地方,菩薩與聖者也會自願進入地獄,用愛感化那些受到苦難折磨的惡人。
【補充知識】
「鄰薄獄」是希臘羅馬時代聖人與賢者死後靈魂的歸處,雖然這些賢者對人類有貢獻,但因為生前沒有受洗為基督徒,所以無法上天堂或下地獄,只能游移在鄰薄獄裡。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一生書寫臺灣山川靈韻:臺灣藝術巨擘林惺嶽辭世
臺博館「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發表偶戲叢書揭偶戲文化面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總獎金兩百萬!全臺唯一「當代繪畫」獎項 6月1日開放徵件
2023-03-09|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48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邁入15週年盛大開幕!4大展區66組藝術作品,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5|撰文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12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2025-0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147
2024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以國境之南的環境與生活為靈感,交織成從沙灘到老屋的藝術路徑
2025-01-15|撰文者:原物創意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0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2025-0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玉善編輯整理1561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2025-01-14|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