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專題企畫

藝術產業

認識張大千:張大千為何要遠赴黃沙漫漫的敦煌?

張大千近現代書畫水墨中國美術史

2018-02-14|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前一集提到這位曾經以假亂真的大師如何蛻變成五百年來一大千,本集接著談張大千為何要遠赴黃沙漫漫的敦煌?
亂世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
然而1941年四十多歲的張大千為何要遠赴黃沙漫漫的敦煌呢? 我們不要忘了目前提到的張大千生平之背景並非一個太平之世,1937年開始了中日八年抗戰,而中國境內藝術界對於繪畫改革乃至新舊思維的爭論也不斷漫延,追求西方技法的革新派例如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相比於齊白石等傳統畫派就形成了兩相對立的氛圍。(有關當時的時空背景請參考:石浩吉、劉家蓉撰《近現代經典大師的繪畫改革與中西合璧》
林風眠|水果靜物50x50cm齊白石|蝦67x33cm
張大千身處這場漩渦的中心以及兵荒馬亂的環境,不發表任何評論或立場,卻選擇了一條不但可以更提升自己繪畫格局又足以影響整個畫壇的路—遠赴敦煌。如今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或許我們能輕易了解中國各時期的繪畫風格,然而在張大千那個年代,想目睹宋元的繪畫已極為困難,隋唐的人物畫以及繪畫色彩、線條更少有畫家真正看過,張大千在敦煌就有如發現了藝術寶庫般地興奮至極。因此,張大千耗費將近三年,冒著生命危險並忍受惡劣的沙漠環境,幾乎用盡所有家產甚至債台高築到差點拖垮了成都一家銀行,卻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最有規模、最有計畫、花費人力/時間/財力最多的敦煌壁畫臨摹
圖/ 台北故宮藏張大千番僧昂吉摹敦煌第二一七窟比丘立像、敦煌莫高窟第十四窟晚唐十一面觀音像
張大千耗時將近三年的這批敦煌壁畫臨摹畫作,造成極大的轟動,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次中國繪畫的「文藝復興」,不但真正奠定了張大千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也使得張大千往後的繪畫技法得以隨心所欲地上溯至宋元乃至於隋唐的色彩與線條。張大千在敦煌臨摹的超過兩百多幅壁畫有六十多幅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剩餘上百幅也捐給了四川博物館,如此本應為國家預算級的繪畫工程最後卻由張大千一個人總結欠下的上萬兩黃金的債務,張大千事後也堅持不讓政府協助償還而靠自己用了將近二十年來還清。可以說,張大千的敦煌臨摹所投入的鉅資並未直接帶來多少金錢上的回報,然而卻幫他打下了未來發展乃至國際地位的重要根基。
下集預告: 張大千如何與畢卡索會面? 又如何建立起國際地位?

REFERENCE

【認識張大千】系列專題

張大千近現代書畫水墨中國美術史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1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