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3|撰文者:王士源
上一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由雙展辦自行統籌策展,爆出球員兼裁判爭議。今年改為公開徵件,雙展辦主任張芳薇說,其實一開始徵件時很擔心,如果沒有收到半件,怎麼辦「今年收到六件,我很高興」。
這次徵件重點,雙展辦希望投件人,能對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角色,先做過研究。張芳薇說明,策展人都是第一次做台灣館,他們對台灣館的想像,會與執行團隊產生落差。若能先對台灣館做過了解,就可以縮減想像上的差距,達到最大的效力。
此次評選結果備受爭議,評審便成箭靶子。張芳薇表示,雙展辦挑選評審時,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同時,她也期盼評選的過程可以是一種互動、對話的過程,因此希望評審能擁有足夠的國際歷練。
記者會上,世盟會員駱麗真質疑評審挑選的公正性,懷疑評審是在同一個小圈圈裡的人們。張芳薇解釋,評審的栽培是非常困難的,台灣並不大,擁有足夠資格當評審的人,其實並不多。但是,雙展辦仍在努力培養,例如每年送幾位藝術家、媒體到威尼斯參加活動,可是經費真的有限。
記者會上對北美館評審過程並不公開透明,質疑不斷。張芳薇回答道,每個評審共花兩天,針對每個評選案,與投案人超過一個半鐘頭的討論、辯論。至於評審結果,也是評審彼此激辯出來的,更是照著規矩走。
談到台灣館定位的問題時,張芳薇說台灣這19年之間,社會上有過很多次討論。威尼斯台灣館也曾被批評問說:為何只做國家意象?她說明,台灣館的定位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決定,是大眾決定的,要做什麼意象,藝術界是可以回應這件事情的。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全國總獎金最高,徵件數最多!大墩美展邁入第30屆,4/1起開放徵件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