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5|撰文者:邱家琳
當藝術家受精神疾病所苦,作品會呈現何種模樣?印象派大師梵谷筆觸自由奔放,畫風強烈。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美國藝術家艾格尼絲.馬丁(Agnes Martin),畫作井然有序,多以線條、幾何圖形排列組成,顯得既孤獨又寧靜。
艾格尼絲.馬丁的作品受到中國道教與東方哲學影響,在作品裡常見的「網格」,則代表道教的靜心思考。因此,她經常將不安的情緒繪製成整齊的「網格」,呈現一種完美、平靜與滿足的心理狀態。
今年,艾格尼絲.馬丁逝世超過10年。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以「艾格尼絲.馬丁」為題策畫展覽,回顧她從1950年代至2004年過世前的作品。這次回顧展橫跨艾格尼絲.馬丁50年的創作生涯,同時也是她近20年來在英國規模最大的展覽。展期從6月3日至10月11日。
艾格尼絲.馬丁:拼貼網格 讓心靈純粹
「我認為藝術的本質是美,美則是生命的奧秘,無法用眼睛觀看,必須用心靈感受。」─艾格尼絲.馬丁
生於加拿大的艾格尼絲.馬丁,30歲時前往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手工藝家塔瓦尼(Lenore Tawney)陷入熱戀,她也開始學習作畫。雖然艾格尼絲•馬丁的藝術生涯起步較晚,但她認為藝術家並不是依靠才華,而是仰賴人們的內在情感。她曾說,人若不能察覺美、純潔、幸福的存在,就無法創作藝術品。
艾格尼絲.馬丁早期多受保羅.克利(Paul Klee)與米羅(Joan Miró)的繪畫風格影響,以抽象手法表現故鄉的山坡、田地、樹木等風景,畫面呈現流動的線條與不規則的圖案,充滿實驗性質。直到1960年代,艾格尼絲.馬丁畫風轉趨成熟,開始以大量直線與幾何色塊描繪或拼貼畫作。
艾格尼絲.馬丁的代表作《友誼》(Friendship)是用金箔拼貼完成,這些金箔網格像教堂內的彩繪玻璃,裝飾華麗且璀璨動人。她曾說,自己描繪或拼貼網格時,思緒變得清晰,心靈則更加純粹,讓她感到心滿意足。
除了網格外,艾格尼絲.馬丁也經常繪製五線譜,她認為音樂是藝術最棒的形式,是最抽象的呈現方式。這些五線譜以精細的黑色直線構成,長度延伸到畫布邊界,更佈滿整張畫作,讓畫作像是一本樂譜。本次展覽也展出12幅以五線譜為創作題材的作品,線條都超過30英尺。
由於艾格尼絲.馬丁畫作簡單、純粹,多以網格與五線譜為元素,因此她常被視為「極簡藝術家」。但艾格尼絲.馬丁不這麼想,她認為自己關注人們內在情感,是一位「抽象表現藝術家」。
艾格尼絲•馬丁雖患有精神分裂症,她卻追求完美與均衡,面對自身創作的態度嚴厲,曾銷毀自己不夠滿意的早期作品。她高齡90歲臥病在床時,還請朋友前往她的工作室丟掉兩幅她正在繪製的作品。
雖然她的早期作品曾被銷毀,但此次展覽呈現她早期的雕塑《燃燒的樹》(Burning Tree)。這棵樹底座是一個圓柱,枝幹則用長方體構成,上頭則有三角體,散發金屬銳利的光芒,而彎曲的角度讓枝幹看起來像是獸爪。
REFERENCE
【Wikipedia】Agnes Martin
【The Guardian】Off the grid: the quiet, controlled paintings of Agnes Martin
【The Guardian】Agnes Martin review – beauty and steeliness
【The Telegraph】Agnes Martin, Tate Modern, review: 'immaculate'
【Huffington Post】Review: Agnes Martin, Tate Modern 'Serene and Surprising'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