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撰文者:王士源
莫內(Claude Monet)的日出印象與睡蓮、高更(Paul Gauguin)的大溪地風光、竇加(Degas Edgar)筆下的芭蕾舞者、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畫中女性又柔又美……在一百多年前印象畫派諸位巨匠中,畢沙羅是(Camille Pissarro)年紀最長的印象派大師,也是最堅實推動印象畫派發展的重要成員。
1874年,印象畫派因為莫內《日出:印象》而得名,此後至1886年間,印象畫派共舉辦8次印象派畫展,這十年畫展裡,展覽受到藝評家嘲諷、批評,藝術家們因爭吵而漸行漸遠,但只有畢沙羅沒有在畫展裡缺過席。他堅定守護印象畫派,是印象派的大家長。
畢沙羅個性溫暖、仁慈、堅毅、不與人爭,是當時諸多印象畫派畫家的良師益友,塞尚、梵谷、高更,都曾經受到他的提攜與鼓勵,在往後的藝術發展上成就非凡。畢沙羅過世後三年,塞尚更在展覽目錄裡寫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不同於許多印象畫派,畢沙羅的繪畫風格並不搶眼,沒有梵谷那般熱情、不像高更的原始況味、也沒有雷諾瓦溫暖美麗,而是一如他的個性般,厚重、樸實、純潔。他喜歡自然,更熱愛寫生,畫作裡有大量的的風景畫作,村子口的小路、田間的農舍,都是畢沙羅創作的題材。
在他的知名作品《紅屋頂》(red roofs),便用厚重的顏料、堅實的筆觸,畫出乾枯的樹枝、屋舍的紅屋頂與白牆面,以及遠處的小丘與藍天。樹枝、屋舍、藍天,替畫面建立起穩定的畫面,在冷色調與大面積的暖色調相互呼應下,《紅屋頂》裡的冬日法國農村又溫暖又活潑。
對畢沙羅與印象畫派來說,走出門外寫生、觀察自然,是創作的重要過程。畢沙羅熱愛自然,但他的晚年卻因眼部疾病,無法在強烈光源下作畫,只好搬回城市居住。搬回城市居住的畢沙羅,他仍持續透過家裡窗戶,俯視著城市裡的風景「寫生」,畫了一系列的城市風景。
此時畢沙羅的作品,筆法細膩,光影更加活潑,構圖完整,精準不浮誇。現藏於俄羅斯隱士廬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的《午後的蒙馬特大道》(Montmartre, Afternoon Sun)、藏於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的《夜晚蒙馬特大道》(Boulevard Montmartre in der Nacht),都用俯視的角度描繪蒙馬特大道的午後與夜景,兩者俱是他晚年的經典之作。
而畢沙羅的作品直到他的晚年才漸漸受到肯定,創作時的經濟生活總是拮据。他有7個孩子,除了2個孩子早夭外,餘下5子全都成了畫家。雖然生活困苦,他仍在生活裡努力找尋事物的美感,他曾對孩子說「一切事物都有美,問題在於怎樣把它表現出來。」。
Camille Pissarro, (b)1830.7.10~(d)1903.11.13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