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3|撰文者:李昀、邱家琳
「繪畫是社會的反映,應該和大眾生活結合才有意義。」-李石樵
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認為,藝術若離開生活與感情,畫家的作品便不能讓看的人感動。他的創作題材多為台灣的風景與人物肖像,反映台灣的社會現況,繪畫風格以寫實手法描繪,筆觸厚重,在戶外寫生時特別注重光線變化。
李石樵首次入選台展的作品《台北橋》,筆調溫暖,描繪台北橋沿岸風光,船隻入港、靠岸停泊的情景,呈現當時淡水河航運暢通與貿易興盛。台北橋連通大稻埕與三重,自清朝以來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日治時代則改用金屬建造,外型是台灣當時最具現代感的橋樑,被譽為台北八景之一。
《台北橋》對李石樵的藝術生涯意義重大,這幅畫入選台展後,讓李石樵信心倍增,有意朝藝術之路邁進。1929年,李石樵遠赴東京,在學長及好友陳澄波、陳植琪的提攜下,進入專為考生設置的繪畫研究所。但李石樵連兩年報考東京美術學校都落榜,直到第三年應試,才順利考上。
二次大戰結束後,李石樵仍以寫實題材為主。1945至1949年間,李石樵完成多幅大型的人物群像畫,其中又以《田家樂》最為人稱道。《田家樂》描繪李石樵泰山老家收割曬穀的情景,李石樵的家人在農田前坐著休息、準備用餐,工人則在傾倒稻穀,背景則是一片金黃的稻田,呈現稻穀豐收的狀況。
但李石樵一家沒有因為豐收而感到欣喜,卻各個面色凝重。國民政府遷台後,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卻以低價徵收稻米,造成農民沉重的負擔。李石樵透過畫筆呈現農業政策下,農民無奈、有苦難言的心情。
李石樵,(b) 1908.07.13 ~ (d) 1995.07.07
REFERENCE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