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3|撰文者:李昀、邱家琳
「繪畫是社會的反映,應該和大眾生活結合才有意義。」-李石樵
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認為,藝術若離開生活與感情,畫家的作品便不能讓看的人感動。他的創作題材多為台灣的風景與人物肖像,反映台灣的社會現況,繪畫風格以寫實手法描繪,筆觸厚重,在戶外寫生時特別注重光線變化。
李石樵首次入選台展的作品《台北橋》,筆調溫暖,描繪台北橋沿岸風光,船隻入港、靠岸停泊的情景,呈現當時淡水河航運暢通與貿易興盛。台北橋連通大稻埕與三重,自清朝以來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日治時代則改用金屬建造,外型是台灣當時最具現代感的橋樑,被譽為台北八景之一。
《台北橋》對李石樵的藝術生涯意義重大,這幅畫入選台展後,讓李石樵信心倍增,有意朝藝術之路邁進。1929年,李石樵遠赴東京,在學長及好友陳澄波、陳植琪的提攜下,進入專為考生設置的繪畫研究所。但李石樵連兩年報考東京美術學校都落榜,直到第三年應試,才順利考上。
二次大戰結束後,李石樵仍以寫實題材為主。1945至1949年間,李石樵完成多幅大型的人物群像畫,其中又以《田家樂》最為人稱道。《田家樂》描繪李石樵泰山老家收割曬穀的情景,李石樵的家人在農田前坐著休息、準備用餐,工人則在傾倒稻穀,背景則是一片金黃的稻田,呈現稻穀豐收的狀況。
但李石樵一家沒有因為豐收而感到欣喜,卻各個面色凝重。國民政府遷台後,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卻以低價徵收稻米,造成農民沉重的負擔。李石樵透過畫筆呈現農業政策下,農民無奈、有苦難言的心情。
李石樵,(b) 1908.07.13 ~ (d) 1995.07.07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6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6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