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撰文者:孫維情
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出生於富裕家庭,25歲時首次在沙龍展出作品《Jehosheba saving Joash》,獲得大眾迴響,從此聲名大噪。不少人慕名而來學畫,知名畫家米勒也是他的學生。
他的繪畫主題以歷史事件為主,畫面色彩瑰麗,筆觸豪放,構圖則注重統一與均衡,強調人物神情,讓畫作彷彿重現歷史的瞬間。
代表作《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描繪英國九日皇后事件,年僅十七歲的珍•葛雷(Jane Gery)因愛德華六世駕崩被推上王位,但隨即遭到表姊瑪莉一世策劃殺害,在位為期短短九天。德拉羅什強調人物情感,以戲劇化的手法,生動描繪珍•葛雷即將被處決那般無助模樣。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描繪拿破崙率領軍隊穿越阿爾卑斯山。過去以拿破崙為題材的畫作相當多,但大多呈現拿破崙英勇的模樣,德拉羅什則描繪拿破崙腸胃不好,騎馬途中用手撫摸肚子的狀況。
1837年,保羅‧德拉羅什接受委託,替巴黎美術學院圓形講堂上裝飾,其著名作品《Hémicycle》(1837-1841)因此誕生,靈感來自拉斐爾名作《The School of Athens》。《Hémicycle》是一幅巨型之半圓弧形肖像畫,全長27公尺,呈現藝術家們集會的宏偉場面。坐在寶座上的三位半裸男子分別為建築師菲迪亞斯(Phidias)、雕刻家伊克提諾斯(Ictinus)、畫家阿佩萊斯(Apelles),而石階前裸女則拿取桂冠準備為藝術家加冕。
Paul Delaroche, (b)1797.07.17 ~ (d)1856.11.4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Self-Portrait)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Hémicycle)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The Sick Joan of Arc is Interrogated in Prison by the Cardinal of Winchester)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Assassination of the Duke of Guise in the Château de Blois in 1588)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Death of Elizabeth I, Queen of England)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