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撰文者:邱家琳
11月12日,法國藝術家羅丹(Auguste Rodin)將歡度185歲冥誕。休館三年的巴黎羅丹美術館(Musée Rodin),預計在這天重新開幕,展示羅丹《沉思者》(The Thinker)、《吻》(The Kiss )等代表作,也首度呈現羅丹早期風景畫、個人收藏,以及學生兼情人卡蜜兒(Camille Claudel)的雕塑。
羅丹美術館前身是一棟位在巴黎的豪宅「畢洪宅邸」(Hotel Biron),約興建於1730年代。從19世紀起,政府出租給藝文人士作為工作室,法國野獸派畫家馬諦斯(Henri Matisse)、美國現代舞家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法國詩人尚•考克多(Jean Cocteau)都曾是房客,羅丹則於1908年搬入,直到去世前都居住此地。
但羅丹搬入畢洪宅邸不到三年,政府就以建築老舊、年久失修為由,決定全面拆遷工作室。羅丹為了保留工作室,把他的作品、收藏等資料捐贈給法國政府,提議將這棟建築轉型為美術館。
不過,羅丹美術館自1919年創立以來,都沒有進行大規模整修,而近10年來,每年約吸引70萬名遊客參觀,導致建築物結構日漸脆弱,出現屋頂漏水、牆壁斑駁、地面凹凸不平等問題。
2012年,羅丹美術館決定先關閉一半的空間整修,到2015年1月更全面休館,三年下來總共斥資1600萬歐元(約5.61423億台幣)。針對美術館首度大規模翻修,法國文化部長芙樂‧裴瑞琳(Fleur Pellerin)表示:「修復不只是工程需要,這也是道德責任。」
羅丹創作風格多變 早年鍾情繪畫
「相較於過去,我們現在揭露更加完整的羅丹。」羅丹美術館館長凱瑟琳•舍維約(Catherine Chevillot)表示,他們嘗試從倉庫中拿出更多藏品,展示羅丹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羅丹成為知名雕塑家前,早年對繪畫充滿興趣。普法戰爭於1870年爆發後,羅丹決定到比利時工作,擔任法國雕塑家貝勒斯(Carrier Belleuse)的助手,而他待在比利時六年期間,不只學習創作雕塑,也深受大自然風光吸引,總共繪製約30幅風景畫。羅丹曾說,他參訪比利時的城市與博物館,卻帶回對大自然的熱愛。
從比利時回到法國後,羅丹的雕塑作品開始受到肯定,曾多次接受他人委託,創作大型紀念碑與公共雕塑,像知名的《地獄門》(The Gates of Hell)、《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他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
但羅丹沒有滿足現狀,開始嘗試新風格。1891年,法國作家協會(Society of Men of Letters)委託羅丹創作小說家巴爾札克(Monument Balzac)的紀念雕像,羅丹選擇突破傳統刻劃方式,沒有讓這位大文豪握著紙筆或撰寫書信,反而讓巴爾札克穿著寬大長袍,描繪他在深夜埋頭創作,披上外衣避免著涼的情景。
沒想到,羅丹展示巴爾札克的石膏模型後,法國作家協會認為羅丹把巴爾札克塑造為一個穿睡衣的老人,拒絕展示這件作品,同時受到藝評家抨擊與嘲笑,而羅丹只好將這件石膏模型搬回家鄉,在過世前從未用青銅鑄造。
或許與羅丹積極嘗試新風格有關,他曾在1890年代購入多幅印象派畫作,包含梵谷(Vincent Van Gogh)《湯吉老先生》(Portrait of Pere Tanguy)、雷諾瓦(Auguste Renoir)《Nude in the Sunlight》、莫內(Claude Monet)《Belle-Ile》等作品,其中他又特別鍾情雷諾瓦對裸體的表現方式。
REFERENCE
【Artnet】Rodin Museum in Paris Reopens After $17.4 Million Renovation
【Mashable】Paris' Rodin Museum to reopen after complete makeover
【Musée Rodin】Dirt Track to Watermael through the Forest of Soignes
【The Guardian】The magnificent Musée Rodin reopens in Paris – with a chocolate surprise
【The Telegraph】Rodin Museum reopening: The beauty of the bronze age
【The Independent】Rodin Museum in Paris reopens after €16m renovation and will display previously unseen examples of sculptor's work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從「We are Family」到《共生之所》首屆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得獎公佈
迎向2020 當代館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 災難後,看見藝術的力量 動盪不安的年代,以藝術刻劃災難的毀滅與救贖
《取墨來:于右任先生140歲誕辰紀念書法大展》 梳理近代書法巨匠的藝術旅程
「中信新銳美術獎」 90後藝術家頭角崢嶸,逾400件創作參賽 跨媒材演繹「共生之所」
我的藝術行旅/石壁魅影
第21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名單出爐!莊普、王墨林各獲藝術類、戲劇類首獎;首見女性建築師王秋華榮獲建築類首獎
故宮聯手羅浮宮、泰特現代美術館等國際四大館,推出21世紀博物館特展
2019新加坡雙年展 臺灣3藝術家參展|全新藝術委託製作主打「亞洲」與「選擇的重要性」命題
詮釋在地人文景緻-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呈現「島嶼對話-馬祖寫生交流作品展」
C-LAB聲響藝術節今開幕─臺灣聲響實驗室落成,臺與龐畢度IRCAM簽署8年合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布2020年精彩公眾藝術計劃 「藝術」與「新觀點」突破場地框架,延伸至台北各地
2019-12-05|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3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術跨界現代藝術第21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名單出爐!莊普、王墨林各獲藝術類、戲劇類首獎;首見女性建築師王秋華榮獲建築類首獎
2019-12-03|撰文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 陳晞 整理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