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在寶藏巖環境藝術燈節 邂逅那道光

寶藏巖牛俊強鄭先喻

2016-02-19|撰文者:王士源

正月十五,鬧元宵。今年元宵燈節期間,隱身在台北公館旁的寶藏巖藝術村,將點起一場有別其他燈會的燈節,以「邂逅那道光」為題,邀請人們來寶藏巖走燈節、欣賞環境藝術燈會,找到心裡的那道光。燈節從2月21日展至3月20日。

寶藏巖環境藝術燈節舉辦至今第五年,每年主軸都不盡相同。去年「燈著你回來」便邀請視覺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家互相搭配,將寶藏巖的歷史建物當成創作舞台,在展區裡激盪出創作火花。

針對今年寶藏巖的燈節主軸,藝術總監吳達坤則說明,「邂逅那道光」則回歸到較為靜態的展示方式,希望讓觀眾朋友到了寶藏巖,藉著燈的帶領,能細細體會寶藏巖美麗的山城景致、欣賞她的一磚一草一木一瓦。

2016年的寶藏巖藝術燈節藝術展區共劃有9展區,邀請藝術家李明道、牛俊強、陳怡潔、鄭先喻、林書瑜、葉育君、瓦豆‧江佶洋、王佩瑄、丹羽陽太郎參與創作。

鄭先喻:人是否花太多力氣 讓燈能在夜間發亮?

燈發光,需要供電。近代文明的發展,沒有發明電,也不會有燈光。藝術家鄭先喻的作品《光<>光》運用微小生態系統的氧化作用產生電力;蒐集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微生物生長過程中,在環境裡產生的電能,經過人造電路,啟動LED燈。替燈節點起「不需要供電」的燈節作品。

要維持一個生態系統能夠穩定地產生電力,讓LED燈發光,其實耗費了鄭先喻許多力氣。鄭先喻說明,他這樣費盡苦心,只是為了把光變成光,而人在過去夜晚活動需要燈光,都跟他一樣在花費心思來轉換能源,產生電力,讓燈光在夜晚裡點亮。《光<>光》探究著能量消耗與能量產生間的循環,以及能源發展史中,人類所面臨的諸多狀態。

牛俊強:我們是否能區別人造光與自然光?

19世紀,電燈發明,點亮了夜生活。兩百年間人對於燈光的依賴有增無減,白日開燈、晚上開燈,自然光的重要性,漸漸為生活裡的燈光所取代。生活好像可以沒有太陽,但絕不能沒有燈光。

藝術家牛俊強過去的創作多以影像為主,螢幕的燈光,常伴他左右。牛俊強說,過去他曾在自己其中一件影像作品裡,看見一句字幕,字幕寫著「這裏的陽光很不一樣」。在畫面上看見這句字幕,忽然引起他許多聯想,「這個陽光指的是什麼?是螢幕的光?還是自然的陽光?」。

也因此,牛俊強的燈節作品,便以這句台詞為主題,在寶藏巖屋宇上用用霓虹燈管寫著「這裡的陽光很不一樣」。入夜的寶藏巖裡,走逛藝術燈節時,這9個字在寶藏巖上矗立著,要叫人們看著燈光思索光與現代人的生活關係。

寶藏巖牛俊強鄭先喻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藝文跨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以光為媒介,探尋夢境般的未知世界

2024-03-25|撰文者: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