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黃本蕊 - 心絃上的共鳴

黃本蕊

2009-08-13|撰文者:誠品畫廊

長久以來大家所熟悉的黃本蕊是一名旅居紐約的傑出繪本藝術家、兒童圖書插畫家,此次跨界至繪畫創作不足為奇,嚴格來說不能稱「跨界」,因為二十多年的插畫工作,黃本蕊手中從未放下畫筆,純粹的藝術創作只是她對藝術家身份的重新驗証。黃本蕊說:「兒童書尤其是美國的兒童書內容十分保守,使我常常感到一絲的遺憾與不足,心裡的黑灰地帶無法伸張,只好往工作之外的作品中去發洩。」繪畫是純粹的藝術活動,畫家面對的是自己,「last night butterfly brought me dreams」展覽中所展出的繪畫,即展現出插畫家身分的黃本蕊之外另一個較完整的她。

黃本蕊的繪畫創作是透過畫中的色彩、造型等等元素,以及兔子尼尼(Nini)自由地詮釋藝術家內心的一種人文影像,同時嘗試著製造一個好像簡單明白,卻又存在無限發想的空間給觀眾。尼尼外型溫和脆弱,面部鮮有表情,在畫面上既是主角又是配角,牠所身處的畫面譬如天空、大地、暗夜或海底等等,代表主動進行中的敘述性故事,兔子在裡面有時只是扮演被動的旁觀者,此時牠的身分就如同看畫的人一般,所以容易博得別人的角色認同感;有時兔子毫不感覺的安適態度,又偶而予人一種「有何不可?」的理所當然之感而讓人自然地接受,或者迫使我們非要從平日理所當然的思想體系做出一番變革,否則難以與牠理喻。

透過尼尼,黃本蕊的繪畫透露出藝術家所關心的議題,這些議題大多是她的環境中接觸到的或直接或間接、或大或小的事件。她的繪畫可能有關死去的寵物,也偶而是為了地鐵裡賣唱的西裔所燃起的婦人之仁,或者有感環境遭到破壞而發出的感觸,這些在在顯示出藝術家對人性真偽善惡的矜持,以及對人際關係以及週遭環境敏銳而細微的關注。舉例來說,《花粉季節》(allergy season)的創作靈感出自黃本蕊在紐約搭地鐵的一次經驗。當時她和兒子搭乘六號地鐵,趕去看一場皮影戲。車廂中傳來輕快的拉丁音樂,原來是四名拉丁裔樂手手執吉他和提琴,邊彈邊互相唱和著令人愉快的歌,不久其中一名女子手持帽子,沿著車廂挨了過來。黃本蕊自口袋中掏出一張紙鈔,放入她的帽子裡。「你看她帽子裡已經有很多錢了,還用給嗎?」黃本蕊的兒子問道。黃本蕊僅是微笑了一下,沒說什麼,因為她知道兒子不是故意小氣。但那天晚上回到家,黃本蕊便畫了《花粉季節》。她說,這就像「聽到身邊一聲噴嚏,不知道那噴嚏聲從哪裡來,你只是直覺地掏了手帕遞出去。你不知道在幫助誰,也不用管在幫助誰;有可能,你幫了自己的影子。」

黃本蕊的創作世界,便是這樣的一個渺小人生與浩瀚宇宙的互動與共存,甚至抗衡的世界。人生結束,宇宙繼存,人的存在和所有努力只是一種必然現象,在自然的導演之中完全改變不了它的運行、繼續和終了,好與壞都不是我們充滿弱點的小小生命能改變或掌握的,但是努力終歸要努力,雖然明知一切終歸烏有。所以黃本蕊的畫面有許多天人相容的溫暖片刻,但也時常充滿著一些無力感,不過人們面對著宇宙,還是無畏地努力著,時常還帶著幽默。許多觀者在欣賞黃本蕊的畫之時,有的人會莞爾一笑,有的人會觸景情傷。這正是黃本蕊繪畫的玩味之處,幽默與憂愁、悲觀與樂觀兼容,而在作品的意義上,非得由觀者自己決定傾向哪一方或選擇游移在兩者之間之後方能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觀者發自內心的自我投射和詮釋,是黃本蕊所追求的「與觀者之間的對話和共鳴」。黃本蕊說:「我不做能力達不到的作品,說超越我經驗所及的話。這種量身訂製的創作方式,給我滿足的感覺,像餓了吃,睏了睡,像呼吸一樣自然。人們微笑的反應,就是我繼續創作的力量。」就是這樣誠懇而且充滿感情、包容力量的藝術家,繪出了人性中的共同情感,縮短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觸動了我們的心弦。

黃本蕊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