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撰文者:邱家琳
今年7月,德國一位退休牙醫漢內洛蕾(Hannelore K.)到紐倫堡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Nürnberg)參觀時,誤以為德國藝術家克普克(Arthur Koepcke)的作品,是開放給人們填字謎的互動藝術,就直接用筆在畫布寫下答案。直到警方找上門問話,她才知道自己意外毀損價值8萬歐元(約277.8萬台幣)的藝術品。
克普克是激浪藝術運動(Fluxus)的成員之一,主張過去的藝術太專業化與拘束,藝術應該變得更簡單、人人可為、貼近日常生活。1960年代起,他藉由剪報、雜誌圖片、原子筆等物品,創作一系列「閱讀習作」(Reading-work-piece)作品,試圖消弭藝術與生活的界線。
「閱讀習作」也常融合心理測驗、填字遊戲、詩歌、哲學思考等題材,看起來就像報章雜誌常見的圖文創作。對藝術家來說,這個系列創作透過模擬日常物品的外型,提醒人們無時無刻都受到社會制度、宗教儀式影響,只是毫不自知。
而這次意外毀損的藝術品「閱讀習作NO.40:填入」,約創作於1965年,繪有若干個黑白方格,某些格子寫著英文字母,上方還寫著「找適合的字」,與報章雜誌裡的填字遊戲幾乎一模一樣。
高齡91歲的漢內洛蕾告訴警方,她只是按照說明進行操作,完成填字遊戲,如果博物館不希望人們按照藝術家的指示去做,就應該放一個標誌說明清楚。
「這不是永久性的傷害,作品很快就能修復回原貌。」紐倫堡新博物館館長克勞斯(Eva Kraus)說明,館方瞭解這位老太太不是故意去破壞作品,但這件作品是向私人藏家借來參展,必須按照程序報警,也便於日後申請保險金。
針對「閱讀習作NO.40:填入」的修復費,克勞斯表示,館方會自行吸收約數百歐元(約台幣幾千元)的費用,絕不會向漢內洛蕾索賠,之後也會放置告示牌,說明作品不能填寫文字。
但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紐倫堡新博物館設立告示牌的作法,認為這違背激浪藝術運動的理念。美國科技網Ars Technica的藝評家格林·穆迪(Glyn Moody)指出,激浪藝術運動的藝術家不會同意博物館來衡量藝術品的價值,館方也無權教育人們如何欣賞與了解一件藝術品。
REFERENCE
【Wikipedia】Arthur Køpcke
【Abc News】 Print Email Facebook Twitter More 91-year-old woman fills out crossword that turns out to be $116k artwork in German museum
【Ars Technica】Pensioner fills in crossword puzzle art exhibit, claims copyright of “new” work
【The Telegraph】91-year-old woman fills in crossword at museum - only to discover it was a £60,000 artwork
【Deutsche Welle】Nuremberg museum horrified after woman fills in artwork resembling crossword puzzle
【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Arthur Køpck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