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7|撰文者:林鈺芸
藝術家汪柏成個展《華非華》於田奈藝術舉行。汪柏成身為書道家、建築師、雕塑家,長年學習中華文化,以古典白描中的轉筆技法繪出花形體的粗細深淺,建構空間的遠近感,一筆一劃透出精遠的佛道思維。系列取名《華非華》,意不在具象描繪,也非純然臨摹,而是在去除掉根、菁、葉之後,呈現邏輯上純粹之華。
汪柏成〈相應〉。圖/田奈藝術提供。
汪柏成〈開到荼蘼又見芬芳 〉。圖/田奈藝術提供。
作品〈開到荼蘼又見芬芳 〉主題是重生。荼蘼,意味著走到盡頭,看似已經枯萎,其實還有新生的花朵等待綻放。汪柏成將輪迴、再生裡頭「活在三世」,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放入創作當中,重新詮釋自然界不可逆的衰敗過程。汪柏成說,「你們看到作品中的花形是被我再發酵過,已經不是原來花朵的樣貌。你仍然可以看到我很精準地在重現花朵構造,但花的姿態是由我來掌控。」
作品〈緣起〉描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曖昧」。汪柏成:「曖昧指的不只是感情中的曖昧,有的時候話不說白、不說全,也是一種曖昧的表現。觀者需要去放大到裡面感受局部之後,才能領受到這兩朵花的關係。」
汪柏成〈坐看雲起時〉。圖/田奈藝術提供。
汪柏成〈累世〉。圖/田奈藝術提供。
談到創作主題,汪柏成對風格、情感,個人喜怒哀樂不關心,而以更大個格局觀看藝術,他說:「我只探討人性」。《華非華》系列每件作品都延續上一個《間》系列作品其中的〈初〉,談的是「間」,也就是關係,人跟人之間的關係。
〈初〉呈現的是生命開端與與結束,即生與死過程中的不可控制性,筆筆互相牽連,時序互為關係,線條間互為因果,最後收成一個圓。繪畫過程無法用尺規去量度,只能緩緩以直觀調整。汪柏成描述這個過程就好像經歷一次完整人生階段,也是間系列的精神所在。
汪柏成〈學學半〉。圖/田奈藝術提供。
書道、佛道博大精深的古老哲學思想,屢屢在汪柏成筆下以歷久彌新的姿態再現。汪柏成認為,當代與古典幾乎沒有區別:「當代過了幾百年變成古代,而我們所認知的古代在那時候叫當代。當代即古典,在我看來無庸置疑。我們所定義的當代是美國人所定義的當代藝術,不是我們自己定義的,我們自己要去訂義。當代藝術的養分應該來自於古典。當你知道古典藝術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可以被放在創作中,就不會是一個很古老的東西,它可以自己形成一個氣候氛圍。」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8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