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神似 發現高更在大溪地的照片?
2017-02-17|撰文者:陳乃慈
藝術家高更(Paul Gauguin)在晚年到南太平洋大溪地(Tahiti)群島生活,留下了大量描繪當地景觀、人物的畫作,但是人們從未看過他在那裡生活的照片。本月初,據稱他在大溪地留下的照片曝光,大膽擁吻當地的年輕女子。
根據《超敏感》(Hyperallergic)報導,來自慕尼黑的畫商布勞(Daniel Blau )和藝術史學透納( Caroline Boyle-Turner)合寫了一本關於高更的書,他們認為一批照片是高更生前在大溪地的留影,目前也在布勞經營的藝廊展出。
2004年時,一位照片交易商為布勞帶來老舊的相簿,紀錄 19世紀歐洲人在大溪地出沒的身影。其中一張是歐洲男子擁著兩位大溪地女性的照片。布勞的太太發現,他和高更生前留下的肖像照非常相似。男子頭戴花圈,側身親吻右方的女子;他把左手放在另一個女子的胸口,她露出不開心的神情。
直到2015年時,布勞才有機會追查照片來源。7月時高更的朋友阿戈斯蒂尼(Jules Agostini)有兩輯相簿在法國諾曼第遭拍賣,布勞買走了其中一本。阿戈斯蒂尼是在1895年認識高更的,兩人一同遊歷法屬玻里尼西亞(Polynesia)群島。照片上有標註日期和敘述,是1896年7月19日在維納斯景點(Point Venus)拍攝的,但沒有註明高更的名字。此外還有另一張照片,被認為是高更的男子直視鏡頭,靠在一男一女身上。
布勞說:「我看過大量白人男子和太平洋地區年輕女孩的擺拍。」、「他表現得非常不一樣。他很直接,並且和觀者保持緊密關係。這就是一位想要展現自己的藝術家。」
透納表示:「高更欣賞並追求年輕的玻里尼西亞女性,在他的畫作和著述裡都非常清楚。」她補充:「這些照片顯示出他崇高的精神,以及人性化的一面。」
《藝術報》(The Art Newspaper)指出,在同一本相簿中出現了高更的醫生好友古澤(Dr Gouzer),和一名當地的女子站在一起,相簿上標示著「醫生G」(Dr G)。透過他的後代指認,確定就是醫生本人的照片。高澤是一位船醫,曾在1986年6至14日為高更治療腿傷。他也向高更買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三個大溪地婦女》(Three Tahitian Women)一開始也是古澤購買的藏品。經過這項證實,提升了這批相片的可信度。
REFERENCE
【The New York Times】Photos, Perhaps, Show a Rare Glimpse of Gauguin in Tahiti
【Hyperallergic】Recently Discovered Photographs May Be the Only Ones of Paul Gauguin in Tahiti
【The Art Newspaper】Images of Gauguin in Tahiti discovered in photo album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拼湊梵谷的容貌:那些藝術家眼中的梵谷和他的自畫像
2022-03-03|撰文者:張家馨19090
06月07日 Paul Gauguin 生日快樂!
2017-06-07|撰文者:蔡念栩16440
梵谷與高更友誼之作 20億拍出
2015-05-08|撰文者:邱家琳28626
鈴木貴彥於嘉美館呈現最新個展:以15年創作軌跡,折射對地域及全球關係之思辯
2024-05-06|撰文者:李竺恩3167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典藏精選 一覽臺灣百餘年攝影史
2021-02-18|撰文者: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99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