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8|撰文者:陳乃慈
北師美術館自2015年發起「作夢計畫17'」,鼓勵藝術創作者投遞計畫,進行具實驗性、跨領域的創作,入選作品在今年展出,目前館內進行的「嗨歌三百首masingkiay 」是「作夢計畫」的第二檔展覽,由戲劇創作者陳彥斌策劃,模擬部落裡的聚會所,邀請觀眾來美術館做客,與原住民身分的主人互動、交流文化。
「嗨歌三百首masingkiay 」展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進入二樓展間以前,觀眾會拿到一張紙條,寫上自我介紹,以及對原住民的印象。將寫好的紙條傳給工作人員後,將被帶到二樓的座席裡,加入原住民的社交現場,可能是對談、取用食物,也可能加入偶發的演出。
「嗨歌三百首masingkiay 」展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嗨歌三百首masingkiay 」展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陳彥斌( Fangas Nayaw)是台東馬蘭阿美族人,畢業於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曾擔任擔任原舞者《Maataw浮島》導演,並跨界至舞蹈、影像圈發展。他表示,主流媒體經常形塑單一的原住民樣貌,貼上喜愛唱歌、跳舞與舉辦儀式的標籤,這種觀念也會侵入原住民社會,讓他們的想法改觀,轉而用嚴厲的方式看待、要求自己,他找來不同民族、職業的原住民朋友,透過交流讓觀眾認識原住民的多元面向。
「我們去除標語和說明牌,希望觀眾不是看完說明、認為自己已經了解原住民文化就回家了。假如觀眾問到文化的細節,我也會希望演出者以故事做說明,一個行為或是祭儀的背後都有演變和脈絡。」
「嗨歌三百首masingkiay 」展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參與演出的林源祥(Ansiyang‧Markakazuwan)是卑南族人,同時也是劇場工作者。他會詢問觀眾對原住民的印象、來到美術館的目的,並邀請觀眾探詢關於原住民的問題。許多人問他,原住民為什麼經常喝酒,他的回答是:「酒以前是祭祀時使用的,一年才釀造一次,是很神聖的物品。但是現在酒很容易取得,開始出現一些狀況,加上媒體大肆報導,讓一般人產生『原住民愛喝酒』的印象。酒對我們而言是和神靈、和人溝通的媒介,並不等同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桃美館首任館長劉俊蘭借調期滿,8/1歸建臺藝大 關鍵四年擘劃桃美館館群發展架構 奠定城市美術館「桃園─國際」地基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2022「金車繪畫獎」徵件開跑,於8月1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2世安美學獎徵件9月1日起跑,總獎金新台幣74萬元!
水上的藝術展場:月之美術館「2023 月津港燈節」公18-2展區徵選計畫開跑!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盧昉《異教徒的詩歌》個展:探詢人文精神在當代的多元性,入古出今系列最終章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