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藝術:「皮層」—水墨中的裡應外合
2017-07-25|撰文者:譚竣鴻
位於師大商圈的看到藝術在今年盛夏之際,展開備受矚目年度第三檔展覽《皮層—上海水墨藝術四人展》,特別邀請到王劼音、孫源、劉永濤、王伊楚四位在中國當代水墨界具有豐富展覽經歷以及創作歷程的藝術家共同展出。
展覽策劃人吳佳靜認為,「皮層」的概念源自於兩部分:建築表面的皮層(skin)和生物學的大腦皮層(cortex)。建築所稱的皮層是一種中介概念,具有抵擋外在環境壓力進而保護內在空間的功能性;而人類的大腦皮層,則可連結不同部位或功能區的系統,並藉此接受不同的資訊來源,產生多種獨立的意識。對其而言:水墨藝術中「介質」的選擇對藝術家來說是思考創作表現時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兩種概念的「皮層」來指稱「紙」這種藝術家的操作介面,欲突顯紙材得以偵測、接收、承載、調控藝術家的創作意識與表達形式,且幽微細緻的反映出當代水墨藝術家的操作與思考。
透過兩種概念下的「皮層」所引發的思考以及四位藝術家的精彩作品,相信能讓觀者重新思考水墨的形成與漫長的歷程、期待當代水墨的各種可能與面貌,並透過這些作品,感受藝術家置身於當代中的創作思索。
看到藝術See ART space展場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劼音,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進修於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與美術學院。本次的【皮層】展覽,展出王劼音一系列以「點」為畫面基調的水墨作品,這些作品選材上使用廢棄宣紙,再利用這些紙上的原有的墨痕彩痕「生長」出整個畫面的面貌。此種呈現方式不同於一般常見的傳統水墨創作模式,由於藝術家同時擅長於版畫與油畫,從其作品中似乎也能看見不同創作領域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點與美柔丁版畫之間的關聯。王劼音的作品,除了能從其中感受到當代與傳統水墨的平衡,其畫面也表現出藝術家個人獨具新意的藝術語彙。
王劼音〈原點圖像系列,2009〉。圖/非池中藝術網攝。Courtesy of See ART space and Wang Jieyin
自魯迅美術學院中國人物畫科碩士畢業的孫源,她的作品除了使用最基本的筆墨之外,其同時探索多種的紙材的表現可能,並利用機械化時代產生的格網拓印方式,表現她所觀察與感受到的當下社會現象。這些作品皆包含有許多群體—方向不一的人群在畫面中行走著,對藝術家而言,這些人群代表著人與人之間集體無意識之感受,如同一群人漫無目的、盲從的跟隨前人的腳步,以藝術家之眼反思了社會經濟發展下現代人的狀態。使用水墨這種含有水分、軟筆的柔性媒材來探看嚴肅的社會意象,在矛盾之中同時清晰展現尖銳的批判力道,留給觀者更多的反思與關注。
孫源〈群體的寓言no.29,201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Courtesy of See ART space and Sun Yuan
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的劉永濤,城市與風景是他所長期關注的議題。這些作品帶有強烈的抽象因子,可以從中觀察到藝術家細膩的筆墨處理,以及具有規律性與節奏感用筆技法。在《野草》系列作品裡,我們可見藝術家使用輕重強烈、大範圍揮灑的筆墨線條勾勒出野草群的意象,淡墨暈染層次的視覺效果精采呈現出野草被風吹動的瞬間,也讓我們彷彿置身於藝術家創造的野草情境之中。《忘城》則可看見城市的隱約面貌,透過畫面解構抽象的過程,城市的時間和速度感被保留在每一件作品之中,比起照片留存出的城市樣貌,劉永濤的作品更像召喚了我們對城市的記憶,其熟練的筆墨使用所創造出的景象也使觀者有了看待城市與風景的新角度。
劉永濤〈野草-130705,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Courtesy of See ART space and Liu Yong-tao
熟宣一般運用於水墨工筆作品中,其上過礬的特性使得墨汁不易滲透,也因此宣紙能作出細緻的形體描繪,並可在反覆上色之間呈現出飽滿的色彩,也因此,熟宣通常被使用來描繪細膩形象的作品。對於使用熟宣作為基底材的王伊楚來說,其更看重熟宣特有的表現可能。透過選用覆蓋能力相異的水彩顏料、丹青顏料、布類染料,紙材得以呈現出不同種類的顏料下交疊的不同厚度和亮度,這些特性都使藝術家更能精準表現畫作主題意象。在《帆》、《鳶》等作品中,看似西方幾何的線條搭配厚實色彩層次,畫面與空間的配置具有引人猜想的神祕感,宇宙、星空等遼闊空間的主題因此和諧的進入了水墨領域之中,也帶觀者進入藝術家富有故事性及其空間深度的想像空間。
王伊楚〈風景,201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Courtesy of See ART space and Wang Yichu
看到藝術|【皮層-上海水墨藝術家四人聯展】
藝術家|王劼音、孫源、劉永濤、王伊楚
展期|2017-07-12 ~ 2017-08-26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60巷22號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飆速失控邊緣 蔡年玨帶繪畫跳向極限
2016-12-11|撰文者:林鈺芸6464
3812畫廊呈現王劼音個展《大山水》
2019-05-31|撰文者:3812畫廊/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90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4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84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34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