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Lee Krasner 生日快樂!
2017-10-27|撰文者:陳乃慈
「我的創作就像鐘擺般持續運行;有時它似乎會回溯到我描繪過的事物,在水平、垂直、圓環的造型,或者在以上元素的構成之間擺盪。對我而言,只有這樣的改變才是永恆的。」--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
克拉斯納是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藝術家,起初她以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伴侶的身分為人所知,兩人在創作上相輔相成。她藉由獨特的創作,在男性主導的藝術世界中闖出一片天。
克拉斯納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父母是來自俄羅斯的猶太裔移民。她在青少年時期就確定了藝術上的志向,高中畢業後,曾先後於科柏聯盟女性藝術學院(Women's Art School of Cooper Union)和國立設計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就讀。
克拉斯納早期的創作較為具象,至1937年修習抽象表現主義先驅霍夫曼(Hans Hofmann)的課程,受到立體主義的概念啟發,逐漸往抽象繪畫的風格發展,這部分能在1940年的代表作《坐姿裸女》(Seated Nude)看到,但其線條、主題,仍和純粹的抽象繪畫有一段距離。霍夫曼曾如此評價她的作品:「這些創作是如此傑出,你甚至不會發現它是女人所畫出來的作品。」她的才華雖然已被看見,卻仍受到性別的框架限制。
1940年代,克拉斯納的畫風持續轉變,並揚棄了過去的立體主義風格。1945年她和波洛克結婚,在波洛克的鼓勵下,她致力於發展直覺性的繪畫方式,藉由有機的塊面和線條,來遵從內在的直覺感知,發展出抽象表現主義的創作語彙;克拉斯納也為波洛克引介了許多人脈,如藝術家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藝評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和收藏家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等人。直至1956年波洛克因為車禍意外過世,兩人一直是在創作上互相支持的伴侶。
克拉斯納對自己的創作要求嚴格,期望在繪畫上有新的突破。她從1950年代開始,回收過去不甚滿意的作品,將其重新製作為拼貼畫,她早期的作品也因此很少被保留下來。1955年的作品《馬利筋》(Milkweeds)是以舊作的紙材拼貼,再用油畫顏料覆蓋而成。作品融合了常見植物「馬利筋」葉片的形狀,橘白相間的色彩,則可能源自經常在葉片上產卵的帝王斑蝶。
克拉斯納以抽象表現主義的創作形式,結合她對大自然的興趣。晚年的作品更趨成熟,單色的色塊被簡化,在畫面上交織、流動。
許多藝評的文章,都曾提及克拉斯納與波洛克之間的關係。她努力扭轉性別的桎梏,像是在作品上簽署不帶有性別特徵的代號「L.K.」,或者乾脆將簽名融入作品裡,擺脫「女性」或是「妻子」這些帶有性別標籤的身分。她曾說:「我剛好是波洛克太太,這稱呼真繞口…我是個女人、猶太人、一位寡婦、一位超優秀的畫家,感謝你,而且也有點太獨立了。」這段話也許就是她一生際遇最好的註解。
克拉斯納在上世紀七〇年代受到女性主義藝術家的重視,重新肯定了她的藝術史地位。1984年6月,克拉斯納因病去世,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隨即在年底推出其回顧展,是少數曾在該館展出回顧展的女性藝術家之一,足見其在美國現代藝壇上的重要性。
Lee Krasner, (b)1908.10.27~ (d)1984.6.19
REFERENCE
【theartstory】Lee Krasner
【Wikipedia】Lee Krasner
【Lee Krasner Quotes】AZ Quotes
【圖源】Wikipedia(Pollock-Krasner house in Springs)
【圖源】Wikiart(Still Life,Seated Nude, Nomber 3, Gaea, Gold Stone, Mysteries )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一生書寫臺灣山川靈韻:臺灣藝術巨擘林惺嶽辭世
臺博館「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發表偶戲叢書揭偶戲文化面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邁入15週年盛大開幕!4大展區66組藝術作品,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5|撰文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132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2025-0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84
2024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以國境之南的環境與生活為靈感,交織成從沙灘到老屋的藝術路徑
2025-01-15|撰文者:原物創意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9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2025-0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玉善編輯整理1520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2025-01-14|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31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2025-01-13|撰文者:新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