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誰說攝影沒搞頭? 專訪亞洲資深藝術顧問暨攝影收藏專家林順傑Johnny Lin

攝影林順傑Johnny Lin

2017-11-01|撰文者:訪談人 詔藝

林順傑Johnny Lin小檔案
林順傑為資深藝術顧問暨攝影藝術專家,曾任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處執行秘書、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諮詢委員、八樓當代藝術空間之策畫與統籌執行。專長領域為攝影藝術,熟捻華人與日、韓現當代藝術市場,並與日本、韓國的代表性畫廊、策展人、收藏家、藝術家及其家屬有深厚情誼。
身為資深藝術顧問,林順傑在畫廊與收藏圈中有其意見高度與寬廣的人脈,亞洲華人、日、韓的大部分攝影相關展覽與活動,或多或少都會諮詢他的意見,或協助操刀調度評估;不少專業攝影畫廊或出版社,往往先徵詢林氏的意見後,始評估是否舉辦展覽;畫廊或同業之市場銷售,對於攝影藝術作品在跨國市場間應該如何定位與訂價等,亦時常藉助林氏專業。(以下訪談經受訪者同意原文刊登)
非池中:Hi Johnny,請問你是怎麼開始進入攝影收藏這個領域呢?
林:我是一個很喜歡閱讀的人,也很喜歡攝影,九O年代晚期服役於海軍單位。期間,因為船離碼頭後可能長達一個月都沒有電視等其他視聽娛樂,因此就養成攜帶攝影畫冊在身邊的習慣。
空閒的時間,藉由閱讀相關書籍的過程中,透過觀看那些既存的影像來確知世界的存在,這些,是我開始進入藝術領域的初衷。剛好不少國內的攝影畫廊都離住家不遠,從看展、聽講座,更深入接觸攝影這個領域。
約十年前,我加入攝影博物館籌備處活動的義工,更加密集接觸到許多國內外不同區塊的創作,特別是國外引進展覽的前衛作品,例如後來參與過的幾個在台灣攝影史上意義非凡的展覽,包括: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以及喬彼得.威金(Joel Peter Witkin)、格雷戈里.克魯森(Gregory Crewdson)等。
那時剛好經歷到國內攝影領域上,從傳統到數位的演變,導致整個沖印產業的陣痛期,以及幾間攝影藝廊和海內外攝影雜誌的興衰。而那時剛好是日本《Photo Graphica》、韓國社《IANN》這些海外攝影雜誌的全盛期,再加上大陸的顧錚和林路幾本關於國際攝影家們的著作,讓我瞭解到國際攝影主流趨勢的演變。
非池中:工作方面,有沒有哪些曾經參與過的展覽或是活動經驗,讓你印象特別深刻呢?
Tokyo Photo 停辦後在代宮山蔦屋書店(TSUTAYA)旁舉辦的Hillside Terrace Photo Fair是偏向當代攝影作品的攝影博覽會。圖/林順傑提供。
曾廣智的作品。圖/林順傑提供。

林:接前述,後來因緣際會,進入了當時位於忠泰城中街區攝影博物館預備館擔任執行祕書的工作(註:該館召集人為知名資深攝影藝術家莊靈),當時的鄰居為當代藝術中心(TCAC),同年剛好遇上了世界知名攝影藝術家日本的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和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來台展出,以及日本舉辦Tokyo Photo台灣舉辦Photo Taipei等攝影博覽會的機緣,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過去十多年都未曾有過的資訊。
森山大道在1839個展。圖/林順傑提供。
1839畫廊主邱奕堅(前排左三)和森山大道(前排左四)。圖/林順傑提供。
杉本博司在Art Taipei 2012。圖/林順傑提供。

在Photo Taipei時見到了全亞洲第一家攝影藝廊ZEIT-FOTO,他們是最早收藏森山大道和荒木經惟的日本藝廊。
後來在八樓當代藝術空間服務時,也以攝影為主軸的前提下安排了許多展覽。在第一屆Taiwan Photo,向曾在PGI工作,為台灣幾位留日學習攝影的學長的山崎信(Shin Yamazaki)先生收藏了生平第一件自己覺得非買不可的久保田博二(Hiroji Kubota)的作品。他是第一位全球攝影天團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的亞洲攝影藝術家成員!此後,也因緣際會的和日、韓的攝影相關領域人士陸續建立起人脈網路。

攝影林順傑Johnny Lin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