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命經驗轉為創作能量 用愛來包容所有的不完美 專訪「單耳兔」的創始者-Hoper Hsu
2018-02-22|撰文者:王玉善
「就算不完美、心裡有傷,你還是可以活在愛裡。」
--- Hoper Hsu---
這句話為藝術家徐芳薇(Hoper Hsu)的創作理念,看似簡單,實則意義深遠,因為這代表著寫出這句話的人,需要接受所處環境的現況與條件後,以更愛自己的能量下,進而影響更多的人。藝術家以獨特且溫暖人心的藝術語彙,向大眾說明她的生命經歷與堅持,並將這份美好的心情渲染給每一個觀者,同時她的筆總是充滿能量與生命的律動。
徐芳薇,眺望生命的長河,布面壓克力顏料,54x46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療癒觀者的創作風格
如作品《眺望生命的長河》中,藝術家以繽紛的顏色與每一個流動性的筆觸相互搭配,將作品的立體感與豐厚的顏色變化描繪而出,帶給我們溫暖的視覺感觸。而在前景中的作品母題-單耳兔與熊之間愉快共同眺望遠景的狀態,也為畫面溫馨的背景中,增添更多的互動性與想像空間。
「單耳兔」是藝術家徐芳薇所創造的角色,其原因是來自於創作者本身從小與罕病相處,因此積累了她自我對於生命的特殊看法與理念,並藉由藝術創作中所表達的愛,帶給大眾不一樣的生命視野,延伸更多不同的意義與希望,正如同她的英文名字Hoper。
藝術家徐芳薇(Hoper Hsu)。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靈魂的滋養》表達了藝術家的創作生命過程與心境,其是以黑色基底作為背景,而在黑暗當中有一個心形的圖像,上面承載了繽紛繁盛的花卉與單耳兔,帶給觀者療育與未來充滿更多希望的感受。如同作品卡上的自述:「在黑暗之中,我專注著身邊擁有的小小美好,一個又一個的,就像在荒野中種下一朵朵小花,還用幽默和光芒灌溉,讓繁花盛開。」
徐芳薇,靈魂的滋養,布面壓克力顏料,54x46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藝術家的作品於松蔭藝術現正熱映中,展期至2018年3月3日,為藝文界重要的公益慈善活動。松蔭藝術長期致力推廣人文藝術的發展,並將此次展覽所得款項,一半用以繼續支持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另一半將全數捐贈給「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幫助更多需要圖書資源的中小學,為社會責任盡一份心力。
松蔭藝術外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松蔭藝術展覽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由心出發的純粹藝術風格系列
本次展覽《我 Me as I am》,主要展出藝術家三個系列的作品,(一)宇宙系列;(二)極簡系列;(三)單耳兔系列。同時這三個系列的作品,也與展覽主體相呼應(我本如是),用意在於表達藝術家長期以來的心情轉折與起伏,讓觀者可以透過這些系列的作品,更深刻地了解創作者的心境,如同徐芳薇所述:「我的生命中有低潮也有高潮,因此也表達於作品當中,不管是開心還是灰暗,我都要樂於去面對與接受。」
宇宙系列(海洋1),代表的是每個人心性最根本的底蘊,表達的是純然的狀態,如每個人的心本來就可能是一個廣闊的海洋、宇宙。該系列的描繪手法是以純藝術的概念進行創作,比較不會去預測作品完成後的結果,如藝術家在描繪的過程中,是依照直覺,並且專注地進行創作。
徐芳薇,海洋1,布面壓克力顏料,60.5x50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極簡系列,為藝術家在生命中經歷一些起伏時,進行精細的描繪與創作的,而當作品完成時,卻在單純底色搭配辮子狀的母題之間,產生出了特殊平靜視覺效果,同時也達到了心境上的安寧。
《平靜》系列作品,布面壓克力顏料,201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單耳兔系列描繪的是藝術家對於人生轉折後的接受與擁抱,她發現了生活中仍充斥著許多的愛與陪伴。如當我們靜下來,用心體會時,你我會發現很多人是支持你與關心你的,甚至是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其實也充滿著許多的善意,並能促使著社會發展出更多的溫暖。因此,畫面中描繪的是單耳兔身處在繽紛的花叢中,或者是有其他動物相互關照的樣貌。
左:徐芳薇,深夜的相遇,布面壓克力顏料,54x46cm,2017年;右:徐芳薇,生之歡慶,布面壓克力顏料,38x45.5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徐芳薇,找一個秘密基地,布面壓克力顏料,54x46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不完美中,其實也包含著完美,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生活中仍有許多美好的一面。徐芳薇的藝術創作將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忽略的哲學,轉而以觸及人心的藝術創作推廣給大眾,讓觀者更容易去體會。
松蔭藝術首屆公益慈善活動,徐芳薇個展《我 Me as I am》
展覽地點|松蔭藝術(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102巷15號)
展覽日期|2018.02.03-2018.03.03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中央政府預算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
2024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以國境之南的環境與生活為靈感,交織成從沙灘到老屋的藝術路徑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國美館公布2025年度展覽規劃:睽違27年,再次與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合作
2025-01-23|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9
嘉義市立美術館「ICI 饒加恩個展」透過塗料色票命名系統,探討知識與想像的建構議題
2025-01-21|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3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參展內容公開亮相
2025-01-21|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6
中央政府預算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
2025-01-21|撰文者: 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57
跨世代的交流與分享,宜蘭美術館展出「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2025-01-21|撰文者:宜蘭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27
香港展巴塞爾藝術展公佈2025年更多精選亮點!「策展角落」單元將展出36個項目,創下歷屆之最
2025-01-21|撰文者:Art Basel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