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攝影

在無限、無盡的符碼晃影下隱藏的影像視野:周有煦如何重塑數位雜訊的視覺語彙?

周有煦後觀看乙皮畫廊雜訊Signals

2024-07-19|撰文者:張家馨

攝影家周有煦(1969-),大學主修電子計算機科學,並非美術科班出生的他,一畢業後進入職場,僅僅把攝影當作工作閒暇時的興趣,直至2012年,一位朋友分享了Sony世界攝影大賽的得獎作品,成為他重新拾起相機的契機,並且毅然決然地,在人生的不惑之年逐漸將重心從原本的工作轉移至攝影創作,並決定孤注一擲成為職業攝影家,期間更屢獲各獎項殊榮,如甫於去年獲得第14屆佛羅倫斯雙年展攝影類主席特別提及獎,在全球84個國家共600位參展藝術家中脫穎而出。而他的創作脈絡也隨著未來志向的確定,周有煦開始從街拍、風景等的靜態式攝影,轉向更深層次的創作。

本次在乙皮畫廊個展「後·觀看」,是周有煦首次於商業畫廊的個展,呈現他自2016年開始發展的系列創作《Signals》,其探討了數位訊號的視覺化表現,擷取數位電子介面上電流干擾、網路中斷等狀況出現的樣貌。在當今數位化的時代,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螢幕上度過,無論是工作、娛樂還是學習,它都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載體,然而,我們卻未曾深入思考過電子介面中的影像,除了是數據的視覺化表現,它還有可能是什麼?

「後・觀看」周有煦攝影個展展場一景。圖/周有煦提供。

「後・觀看」周有煦攝影個展展場一景。圖/周有煦提供。
攝影家周有煦。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後・觀看」周有煦攝影個展展場一景。圖/周有煦提供。

偶然與巧合

某日,周有煦在便利商店經過時,注意到外牆電視螢幕因受干擾而出現雜訊,這一現象喚起了他對電子影像本質的再思考。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螢幕畫面大多是被動接收訊號的結果,畫面會因為電流或電壓不穩而出現雜訊。然而,那天的雜訊畫面卻異常地工整有序,彷彿是物理端的電子雜訊主動且有意識的生成。這使他重新思索,或許我們所見的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般簡單。

經此一事,周有煦開始關注生活周遭的電視及電腦螢幕。有著理工背景的他,非但沒有透過程式編碼生成雜訊,而是等待偶然與巧合的機遇。也因為如此,整個系列發展自2016年至今維持了九年之久。對此,他也進一步分享了〈Whirlwind〉、〈霍爾的移動城堡〉、〈Tetsujin 28〉等作,是他在義大利搭郵輪時,房間電視出現的雜訊,而他在這期間不斷按下快門鍵,捕捉難得偶遇的瞬間,一直到電視螢幕恢復正常才停止攝影。這種等待的過程本身充滿了對時間、機遇與存在的思考,從大量難以系統化歸類的資訊流背後,其充滿未知、深不可測,實則蘊蓄攝影家在期待與失落之間不斷徘徊的感性韻事。因此或許也可以說《Signals》系列可以被看作是攝影家與雜訊不期而遇的線性紀錄。 

周有煦作品-〈Whirlwind〉。圖/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作品-〈霍爾的移動城堡〉。圖/周有煦提供。

然而,這段線性的紀錄,從等待、捕捉、拼接、後期電腦的再製等,亦可以看作是周有煦嘗試將雜訊符號化的過程。例如,從《Signals》系列的誕生,命題的直指先是為雜訊規範出屬於它們的群體,電子雜訊在他的作品中成為一種意符(signifier),經由特定的圖像形式來傳達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此,這些雜訊不單單是技術故障的產物,更為攝影家另闢的新視覺語言,一來代表著數位時代的混亂與秩序,二則為在瞬間捕捉與創造之間的無形紐帶,締造時間的痕跡;三則為因著攝影家的紀錄與製作,接應了人類內在世界的臆想。

再現現實,構建新景觀

周有煦談到,因受到德國攝影師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1958-)的啟發,開始思考攝影不僅僅是捕捉現實,而是創造影像。因此在發展《Signals》時,捕捉影像之餘,超越了對現實的簡單再現,同時注入了自己的想像及理解,透過色彩或構圖的選擇,使影像透露出藝術家參與的痕跡。例如〈輪迴〉抑或是〈Galaxy〉等作品中,這些黑白色的點狀、格狀抑或是線條也好,是數個雜訊當下現身的瞬間、是多個時間片段的累積和重構,藝術家再經由拍攝及後期的拼湊相繼而成,形成更深層次的時間維度以及帶有戲劇張力、反映藝術家內心世界和思考過程的象徵。

周有煦作品-〈輪迴〉。圖/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作品-〈Galaxy〉。圖/周有煦提供。

但是此系列另部分作品,如〈Candy Crush〉、〈演算法〉、〈Matrix〉等富有色彩的影像中,則是周有煦直接性的捕捉,大多並未有過裁切與拼接的過程,而是在顏色上做出調整,試圖與觀者的視覺經驗產生共鳴。舉例而言,〈Matirx〉刻意營造出電影《駭客任務》的程式碼,加深黑色背景並突顯綠色符碼的視覺元素,喚起觀者對數位世界的聯想;〈Candy Crush〉是此系列創作的首件作品,即他在超商的電視機前所看見的景象,一格一格規律工整的塊狀,經由調色後成為沁人心脾、甜香四溢如同糖果般的視覺感受。

儘管如此 ,不論是黑白或彩色的雜訊圖像,它們的成形都是藝術家利用訊號來重構另一個世界。也如同解構主義其強調文本和影像的多重解釋可能性,並質疑固有的意義。周有煦透過對電子雜訊的解構和重組,挑戰了我們對影像的固定認知,激發觀者從多重視角去探索和理解影像,從而在視覺和心理層面上引發更深層次的共鳴和反思。
周有煦作品-〈演算法〉。圖/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作品-〈Candy Crush〉。圖/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作品-〈Matrix〉。圖/周有煦提供。

對應到本展策展人張聰賢為展覽命題「後·觀看」,他強調了周有煦作品中,將數位電子介面其物理性現象的訊號,提供了視覺美學概念的觀看方式,數位訊號不再只是物理學中的信息載體,而是被拓展為一種藝術圖像,帶來了探索物質世界的新方式。同時,也因為捕捉並轉化數位訊號,指其成為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試圖帶領觀者進入富饒想像力和感官衝擊的數位宇宙。

周有煦也進一步說明的他的創作方法,在另一個層面上,並非直接於電腦上擷取畫面,而是藉由「數位載體」來捕獲「電子介面」中的影像,而相機在此成為了關鍵的中介者,使二維的平面雜訊進一步推展出空間感,成為更多元的可能性,最終呈現的影像既保留了電視或電腦原始的畫面,同時也融合了雜訊的效果。這種方法使得相機所捕捉到的照片具備了影像與影像之間的雙重層次關係,正如在〈Ceremony〉以及〈Golden Buzzer〉中依稀可見的英文字符,以及電視機正播放旅遊節目的片段,雜訊遂變成了數個相互疊合的彩色方格,在看似無限、無盡的晃影中,試圖遮蓋住隱藏在符碼風暴底下的另一片視野。如此一來,兩種不同生成方式的相異影像卻因而相融。
周又煦作品-〈Ceremony〉。圖 / 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作品-〈Golden Buzzer〉。圖 / 周有煦提供。

周有煦形容自己的創作過程就像古代的「煉金術」,不斷嘗試和調整「雜訊」在攝影之中迸發的可能性,包括了顏色的變異,以及將拍攝到的雜訊重新拼貼與重組,紀錄眼前所見的現實之餘,再造影像,創造出無可替代、獨具匠心的作品。在這樣的過程中雜訊已經漸漸被符號化,形成新的景觀,與攝影家的內心世界產生連結,同時亦使觀眾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投射和解讀。
「後・觀看」周有煦攝影個展展場一景。圖/周有煦提供。
「後・觀看」周有煦攝影個展展場一景。圖/周有煦提供。

展覽資訊
《後・觀看》周有煦個展
展期:7/5(五)~7/28(日)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2之一號(乙皮畫廊台北展館,國父紀念館對面)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1:30~18:30(週一公休)

周有煦後觀看乙皮畫廊雜訊Signals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0

厲害

3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