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黃圻文於1960年出生在台中霧峰,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碩士,於國內11所大學授課教學,同時長期潛心於藝術創作當中,在世界各地舉辦過許多個展及聯展,如曾代表台灣參加第十三屆德國科隆ART.FAIR 國際藝術博覽會等,累積至今已達270次左右的豐富展經歷,作品受到許多公部門及私人的收藏。
2018年,他決定離開教職,全心投入於創作當中,將其個人對於詩性、墨性、音樂性等各方面的人類知覺感官研究,詮釋於畫面當中,並在苗栗的大河美術舉辦《靈性飛翔——黃圻文創作個展》,展期至2018年7月29日。
圖左至右:大河美術經理洪筱晴、藝術家黃圻文。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開幕人潮眾多。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具有台灣生命力的奔放藝術形式
黃圻文對於台灣文學、詩性、音樂性皆有長期的研究,並展現於自己的作品內容當中。舉例來說,作品《春之頌》的顏料使用了紅、綠、藍、黃等,目的是在表現台灣在地文化的豐富性,並連結到傳統用語當中的紅配綠較為俗豔的概念。不過,如果我們將其呈現在畫面當中時,其實是一幅美麗的創作,正如同藝術家所說的:「紅配綠,真美麗。」
藝術家更進一步的與我們分享,台灣文化其實具有很多真誠與可愛的地方,都是我們自己富有的人本精神,當它們和藝術交織時,展現出來的內容都是可以立足於國際之間的。
圖左至右:藝術家黃圻文及其作品《春之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圻文,飛揚年代,壓克力彩、紙,29x84cm,2014年。圖/大河美術提供
黃圻文,春之頌(局部),壓克力彩、畫布,162x130cm,2015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繪畫空間延伸而出的人類感官美學
繪畫也可以兼具現場性的表達,而這個現場性指涉的是由作品形式與風格建構出來的氛圍感受,並為展示空間延伸出不同感官的體驗。黃圻文的創作擺脫了繪畫的框架,他將生命當中的體驗,以兼具寫意與動感的筆觸及構圖,描繪於承載作品媒介的材質之上,並以此為中心點,觸發每個觀賞者的內心靈動。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感動,主要在於他的作品融合了個人對於文學涵養的詮釋、音樂調性的掌控,以及當代性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連動,並如實的體現於我們的眼前。
展示空間一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河美術 River Art:【靈性飛翔──黃圻文創作個展】Soaring Spirituality-Huang Chyi-Wen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18-06-02 ~ 2018-07-29
地點:苗栗縣三義鄉水美305號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持續深化台灣文化內容國際連結 文策院與法國新影像藝術節簽署合作意向書 共創 XR 產業世界領先群
2021-01-18|撰文者:文化內容策進院/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