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秋色正濃─記孫文斌四十醇釀的赤藏色
2024-12-19|撰文者:莊秀玲
約莫於2002年前後,做陶近二十年歲將耳順之際,孫文斌移居南投縣仁愛鄉春陽部落,展開二十載獨居山林的創作歲月,是全然地將身心靈放逐於大自然,亦是全心全意地追求創新銅紅釉彩的變色計畫。
眷戀•藏拙之色
深愛古物老件的孫文斌,在他眼裡,只要夠老,帶點古樣、拙氣,有些醇厚感,便是他眼中的美;面對總是鮮麗亮眼的高溫銅紅釉系,如何淬鍊成符合他心目中美的老件模樣,是孫文斌入山獨居給自己立下的挑戰與目標。
經過無數的試驗,他選擇以雙掛釉、多次覆燒的方式來「做舊」銅紅釉彩。雙掛釉是指,在銅紅釉上疊加另一無發色劑的釉系,或以局部噴灑的方式,讓上下兩釉系在窯爐裡熔融交疊,產生上下層或上下流動的釉彩變化;或適時地調節窯爐內氧化燒或還原燒的氣氛,讓銅紅釉產生黃色、橘色、紅色、綠色、藍色等窯變。在進行覆燒時,視造形需求,會再淋或噴上銅紅釉或無發色劑的釉系,再進窯燒製,少則3次、常是4、5次入窯覆燒,也曾多達8、9次。每次燒窯都將溫度設定在1240度,以排窯規劃達成微溫差的變化效果,或調節窯內氧化或還原燒的氣氛,讓再次進窯覆燒的作品有不一樣的釉面變化;過程中,能逐次地消弭銅紅釉的亮光感,讓釉面時而溫潤柔和、時而有緻密乾澀的顆粒感,疊層的質地與交融的色彩變化,有著老練低調、古韻醇厚的量體感,而那姿態豐富的紅彩,也正散發著讓人依戀的濃濃秋意。
孫文斌,花器,28x22x32 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孫文斌,蓋罐,40x24x50 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淬鍊•富饒之姿
深黯古物老件的孫文斌,情有獨鍾於傳統的瑞獸造形。在創作上,他的瑞獸並沒有特定動物的具體形象,也沒有特定的造形或樣貌,而是隨著當下的心情,將想強調的獸的主要特徵表現出來後,再進行整體潤飾修整,或附加如罐、壺等實用功能,全憑當下塑形的需求,因此沒有為作品命名,賦予自由的想像空間。
孫文斌,蓋罐,33x22x50 cm ,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孫文斌,花器,14x7x27 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在他的作品中,高溫銅紅釉是必要元素,但要讓土坯多次進窯高溫燒製,得要克服土坯耐高溫的強韌度。他發現徒手塑形是不足夠的,幾經實驗測試,最後選擇在保麗龍上刻繪所需造形與肌理,再以陶土包覆,用海綿順著凹凸肌理不斷擦拭、推平推實,確保土坯的堅實度,減少燒窯的失敗率,如此技法更添造形創造上的多元與豐富度。
此富饒來自作者對古老物件的執著,來自在造形上的多元製作技巧,也來自以銅紅釉為主的雙掛釉彩、多次覆燒後所淬煉的,流動的、濃郁的、無光的、拙雅的質地與豐富多變的赤藏色彩,猶如罩上時光的薄紗,讓時光凝結,讓人們看見永恆的印記,遙想著、珍貴著曾經走過的路、曾有的記憶。
孫文斌,花器,64x16x28 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赤藏美色,超乎自然
在他不惑之年,被陶瓷媒材所召喚的身心靈的覺醒;在他耳順之際,獨居山林間,被大自然所涵養的生命情調;在他不斷地思考反芻、不斷地用雙手感受的當下,銅紅釉一次次在窯火中脫胎換骨地淬煉著,為那不具象、不寫實也不抽象的形體,開展出一看似無形卻有形的寬廣的意象世界。
孫文斌,茶碗,12x12x9 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孫文斌,小缽,11x10x8.5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那美,不絢麗,卻一點一滴地引著人們的目光去探索、去追尋;那美,不是無物的、不是殘缺的、也不是被風化的,而是,純粹、完整、豐富,在自然裡,也超乎自然,也超越人類自己的力量。
孫文斌,大瑞獸,60x40x58cm,2024,陶瓷。圖/富貴陶園美術館提供
富貴陶園美術館將於12月28日展出「縱手放意8O展」孫文斌 陶藝個展,展期至114年02月16日止,孫文斌用四十年的專注與創新,探索銅紅釉的無限可能,賦予傳統工藝嶄新生命,他獨特的創作風格與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展覽彷彿與展品一同穿梭古今歲月停留空間和觀者對話。我們誠摯邀請您蒞臨「縱手放意8O展」一同欣賞他跨越四十載歲月的創作旅程,見證一位陶藝大師如何將時間的痕跡融入火與土的藝術。同時也歡迎賓客預約於12月28日週六下午14:00蒞臨展場參與開幕茶會,由孫文斌老師與您一同分享與細品精彩的展品!
展覽資訊
2024【縱手放意8O展】—孫文斌 陶藝個展
展出時間:113年12月28日(六) 至 114年02月16日(日)
茶 會:113年12月28日(六) 下午14:00(名額有限/電話預約)
展 場:「富貴陶園-鶯歌富貴館」
聯絡電話:02-2670-3999 (周二館休)
展場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重慶街98號
網 址:http://fuguei.com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一生書寫臺灣山川靈韻:臺灣藝術巨擘林惺嶽辭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立法院裁減文化經費:文化部預算削減衝擊視覺藝術,畫廊協會、視盟呼籲應審慎處理
2025-01-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90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70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82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2025-01-17|撰文者: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9
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1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邁入15週年盛大開幕!4大展區66組藝術作品,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5|撰文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