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撰文者:林侑澂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自今(2018)年4月起,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視盟)承接營運,6月16日對外開館。新團隊期許接下來的數位藝術中心能開創新意,帶給社會耳目一新的觀感,並且提供可供思索及共鳴的多元展演活動給參觀群眾。首檔展覽貫徹「再、更、新」的營運理念,以《終身保固 家電羅曼史》揭開新階段的序幕。
本次展出由八件常態靜態作品及7月6日的三場表演藝術組成,以家電為主題,經由大眾熟悉的家用電器,定調數位藝術中心本次「重新入厝」的意象。
陶亞倫的《幻滅No.5》、《幻滅No.6》作者認為人們對世界的理解,來自於腦內神經訊號的轉譯與重組。但卻依然質疑我們認知的世界是否「真實而常在」。藉由AR實境的切換,提出了生本無生,滅亦無滅的探討。陶亞倫的《幻滅No.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漢聲的《走著瞧WALK AND LOOK》投射了作者從小對於家電的擬人化的想像,運用在空間裡穿梭的打掃機器人,透過其移動的視角,設想「他們」獨自在家時的生活。陳漢聲《走著瞧WALK AND LOOK》。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朱駿騰的《疲倦的沸騰之後》是前作展出時一部分耗材。卻也是全新的一個概念呈現。透過燒壞的數個轉接頭之一,揭示著自我汰換的必須性,試圖省思科技意義的開端。 朱駿騰的《疲倦的沸騰之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蔡玉庭的《扮家家》則是向科工館商借80年代古董家電,和白膠拓印後形變的錄像結合。探討古董家電和玩具兩者的關聯/可能性。詮釋作者眼中,模擬與真實之間的狀態。同時探討家庭與家電之間的關係。蔡玉庭的《扮家家》。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余政達的《Ours Karaoke》之中,邀請朋友們盡力演唱,並同時觀看自己演唱的過程。藉由探索及觀看不同的自我,將這個即興的過程記錄下來。忠實呈現了人們「表演」及「看表演」的慾望。余政達的《Ours Karaoke》。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郭奕臣的《Full HD TV-Buddha》挪用1974年白南準(Nam June Paik)的經典作品《TV-Buddha》,運用故障的CRT電視及Full HD螢幕持續對望,設想著兩者皆無法顯影的那一刻,並將其視作永恆。郭奕臣的《Full HD TV-Buddha》。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吳尚洋的《Inbetweening:No.4》藉由類比和數位兩種光學螢幕的接換,運用兩者不同頻率的落差,呈現出兩種型態的投影。以此探討光與空間的關係和作用的過程。吳尚洋的《Inbetweening:No.4》。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彭奕軒的《死亡之光The Death of Light》將捕蚊燈大量的呈現在藝術場域中,造成違和感。偶爾滅殺飛蟲時的聲響,更突顯其肅殺性。當觀者在凝視著這件作品時,不禁會游移在實用家電與藝術品之間。思考自身究竟在等待蚊子,還是等待藝術?彭奕軒的《死亡之光The Death of Light》。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於7月6日下午,由表演藝術家張可楊、劉芳一和謝奉珍三位表演藝術家,於中心進行現場的舞蹈及聲音演出。以更加直觀而稍縱即逝的藝術形式,來討論感官及空間的關係。
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入了家電製造,也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式,而保固的概念更不再局限於故障與否,而開始有了追求更好,甚至情感上的考量。可否終身保固及保固的定義,連帶成為一個有趣的命題。本次的展出不但探討了這個現象,也為重新開張的數位藝術中心,帶出了適切的時間感。
[展演資訊]
展期:6/16(六)~ 8/4(六) 11:00-19:00 (週日/週一休館)
表演藝術:7/6(五)14:00-15:05 聲音及舞蹈聯合創作展演
聯合座談:7/6(五)15:05-17:00「跨域?不專業?–策展與創作的邊界與底線」
工作坊: 7/21(六)14:00-17:00「終身保固不求人」家電維修工作坊(採線上報名)
展演場地:臺北數位藝術中心(11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時事觀點「2025視盟會員大會暨第十五屆理監事改選」落幕 由沈伯丞擔任第十五屆理事長,盼持續健全視覺藝術生態環境
2025-03-14|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2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