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解構電子遊戲!歡迎來挑戰
2023-11-03|撰文者:臺北市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解構電子遊戲 11月3日至11月26日科教館、數位藝術中心歡迎來挑戰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數位藝術年度盛事「2023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自11月3日至11月26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同步登場。今年臺北數位藝術節以「A-Real Engine」為主題,邀請來自臺灣、希臘、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泰國、丹麥、中國,共計23組藝術家28件作品。科教館展區包含主題邀請展、Swiss Films瑞士實驗短片放映、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區則為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期間將舉辦迷因、音MAD演出「You know I MEME it.」,研究小組論壇及策展人與藝術家講座等,展覽及活動皆免費入場。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覽現場。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主題邀請展:電腦遊戲吃掉我們的硬幣,擄獲我們的心
電子遊戲如同一部充滿動能的引擎,不斷驅動數位文化的發展,包括當代藝術常見的形式,如動力裝置、網路藝術、數位藝術、科技藝術、加密藝術等不同面向的創作,都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技術驅動力。臺北數位藝術節今年由策展人李佳霖策劃主題邀請展,以「A-Real Engine」為題邀請來自多國藝術家與遊戲設計師一同展出,希望透過他們的作品來探討創作者們如何透過電腦遊戲的概念與元素,打造新的敘事方式;或如拆開引擎般地解構遊戲機制,帶領觀眾更加理解自身處境,甚至尋找逃出系統控制的路徑,成為一個潛在的破壞者;又或者藉由修復遊戲機台,保存並重現遊戲曾經帶給人們的純粹快樂,即使花光口袋硬幣也甘之如飴,這些面向都將在展覽中呈現。美國藝術家Brent Watanabe《著魔》©Brent Watanabe。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本次藝術節全新委託製作《世界1-1》,作品名取自任天堂遊戲《超級瑪利歐兄弟》剛上市推出時的首個關卡,這個關卡聚集所有在遊戲中的重要元素;創作團隊是由跨軟體工程、室內設計、藝術家等多個領域的劉家銘、郭哲希、許哲維三人組成,他們將打造一個讓觀眾宛如置身大型遊戲中的空間,觀眾既是玩家,也是遊戲角色。活躍於國際各大展覽的希臘藝術家Theo Triantafyllidis作品《獸人之家》,則會於現場呈現出遊戲主角—怪獸的家,民眾可以坐在客廳,看著螢幕上各種趣味故事場景。冷氣行老闆彭義萍在工作之餘化身為自造者,除了收藏自己少年時期玩過的大型遊戲機台外,也親自動手修復。《請投幣:彭義萍的電動間》重現懷舊復古的電動間,復刻青春回憶,遊戲包括快打旋風2、格鬥天王97、忍者龜、灌籃高手等。
而韓國藝術家Jisun Kim《悲傷之屋》則以佛陀悟道時的偈頌「悲傷之屋的建造者阿,你不可再造屋椽...」為靈感,透過電玩遊戲為敘述媒介, Jisun建立一個遊戲地圖,成為紀錄思想的空間,因應而生的獨特故事感,引領觀眾體驗,並重新思考遊戲機制本身若為現實的一部分,所內含的獨特感官及理性邏輯。其他精采展出作品包括:美國藝術家Brent Watanabe《著魔》、英國藝術家Larry Achiampong & David Blandy《權力輓歌》、日本藝術家Nao Usami《模糊的露西》、《重複上演》等。韓國藝術家Jisun KIM《悲傷之屋》 ©Jisun KIM。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日本藝術家Nao Usami《模糊的露西》。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國際徵件_藝術家Invitro media (胡曦月, 肖幸)作品《臨時魂魄》。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國際徵件獲得熱烈迴響
為鼓勵臺灣年輕數位藝術創作者與潛在跨領域新媒體創作提案,本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採國際徵件,分為視覺藝術類、藝術遊戲類、錄像放映類,徵件獲得熱烈迴響,收到130件作品,選出9件作品。視覺藝術類、藝術遊戲類作品在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期待觀眾一一破關開箱;錄像放映類作品則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併同「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出。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覽現場-韓國策展人Haena NOH策畫「Action」。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
除了臺灣科學教育館的「主題邀請展」外,今年是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第2年與韓國ARKO藝術中心合作,共同策劃辦理「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由韓國策展人Haena NOH策畫「Action」及臺灣策展人陳湘汶策畫「智能廢軀」,分別回應今年藝術節主題「A-Real Engine」。參展藝術家包括:Hyojae KIM、Gayoung AN、Eunsol LEE、TZUSOO、陳姿尹、林瑜亮 、陳琛,及國際徵件作品。其中林瑜亮作品《我手上握的是最厲害的劍》,由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委託製作,將遊戲機制與角色特性結合,回應科技工具與生活的關係。DAFT x ARKO錄像放映計畫展覽現場-臺灣策展人陳湘汶策畫「智能廢軀」。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林瑜亮作品《我手上握的是最厲害的劍》,2023臺北數位藝術節委託製作。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Swiss Films實驗短片放映、北藝大跨域實驗成果「人造星系」
本屆藝術節特別邀請致力於瑞士電影海外推廣的國際單位 Swiss Films參與,該機構為瑞士文化基金會旗下組織。由節目部負責人 Marcel Müller攜手短片顧問及策展人 Sylvain Vaucher,策劃特別放映單元,集結8部實驗短片,將於11月4、5、11、12日在臺灣科學教育館「小黑盒 (L Space)」進行放映。這也是Swiss Films首次與臺北數位藝術節合作策劃實驗短片單元。此外,還與北藝大(TNUA)新媒體藝術學系、音樂學系師生合作,邀請由二系所組成之創作團隊「後花園實驗場」,展出跨域展演實驗成果「人造星系」,將於11月5日演出2場。在演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自製與實體樂器的結合,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星球。DAFT x TNUA跨域實驗學生展區「人造星系」自製樂器。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從學術研究到迷因音MAD演出
曾參與2022年數位藝術節展出的藝術家暨研究者施懿珊(化名賴火旺)、本屆藝術節主題展策展人李佳霖和資深遊戲玩家陳小虎,應臺北數位藝術節之邀組成研究小組並策劃論壇。三人分別就其迥異的創作、策展和電玩/生存遊戲玩家等經驗,以「遊戲性」為關鍵字,提出觀察心得,將於11月11日於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研究小組論壇,探討AI、戰爭、當代藝術與遊戲之間日趨模糊的邊界。
「You know I MEME it.」是一場以迷因和音MAD為主題的派對,取自「You know I mean it」諧音,譯為「你知道我是認真的」。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內容創作者,共同認真探討迷因與音MAD文化,11月18日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由KIVΛMKII、3R2、三重電音宮、OneThreeFive135……等演出者帶來音像演出。以上活動皆為免費、免票入場,歡迎民眾蒞臨觀賞。更多藝術節資訊請見藝術節官網(https://festival.dac.taipei/)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igitalArtFestivalTaipei),更多本市文化活動請鎖定本局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
活動資訊
展覽名稱|2023第十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A-Real Engine」
展出日期|112年11月3日(五)至11月26日(日)
參觀資訊|免費
地點&時間|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09:00-17: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11:00-18:30 (每週一休館)
官網︱http://festival.dac.taipei/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igitalArtFestivalTaipei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3年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年度展演計畫 跨機構、跨國合作 持續關注網路和遊戲文化
2023-02-02|撰文者:臺北數位藝術中心7259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2022年度重點計畫 : 與美國紐約新美術館Rhizome合作 並推出多位藝術家個展及策劃型聯展
2022-01-25|撰文者:臺北數位藝術中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47
終身保固 家電羅曼史 數位藝術中心的里程碑與起點
2018-06-22|撰文者:林侑澂14754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19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70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