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撰文者:王士源
在雅昌藝術網台灣站開站後,7月1日於北京正式簽約,並舉辦「斷裂&彌合:藝術傳媒平台與兩岸的收藏對話」交流沙龍,討論兩岸收藏、傳媒趨勢與現況。在沙龍中,台灣帝圖集團董事長劉熙海於沙龍中分析台灣的收藏脈絡,討論臺灣藏家的種種面向。
劉熙海表示,台灣各個地區的收藏脈絡不同,收藏的藏品也各有歧異,光就台中、高雄兩者就有很大的差別。他說明,台中有幾家資深的畫廊,像是「現代畫廊」與「新時代畫廊」,在20年前藉著留法的藝術家牽線,收藏了許多像朱德群、趙無極等藝術家的作品。
當時台中的藏家,買一張朱德群或趙無極的作品,只要十萬元台幣,但現在如果要賣,價格已經攀升到約兩億了。劉熙海說明,如果當時台中藏家買的朱德群或趙無極,沒有出手賣掉,現在應該都成為大藏家。
與台中相比,高雄的收藏脈絡又有所不同。劉熙海解釋道,高雄市台灣的第二大都市,曾經擁有許多實力雄厚的藏家,經濟實力以「醫生」、「律師」最為雄厚。他補充道,在高雄的這兩種行業,大部份比較「本土」、「愛台灣」,所收藏的藝術品多為台灣早期的本土藝術家,像是廖繼春、陳澄波、楊三郎、李石樵等為主。
當時買一張楊三郎的畫作,約台幣291萬元,但現在剩下約145萬台幣。劉熙海表示,高雄的藏家當時如果買台灣本土藝術家,現在多都感到洩氣,不再收藏了,所以高雄現在收藏家比較少,收藏的大部分是現在比較不是市場焦點的藝術品。
台灣藏家 約分三種類
此外,劉熙海表示,台灣的收藏群體大約分三個種類。他說明,第一種就像清翫雅集的成員一樣,因為喜好藝術品,所以到畫廊收藏藏品、前往佳士得與蘇富比參加拍賣。這些藏家經歷過藝術市場的大起大伏,最後組成一個團體,彼此切磋琢磨。
第二種藏家,劉熙海表示,則是在做收藏品與古董文物的買賣。他們從全世界的拍賣場上,收集稀有的中國文物,然後轉手到中國拍賣。
第三種藏家,劉熙海分析道,是20年前涉足藝術收藏,但現在不太活躍於拍賣市場的藏家。他說,當時藏家如果有收購大件宋瓷、高古銅器等拍價較低的藏品,現在都價格大漲,難以割愛送上拍場拍賣。劉熙海也說明道,在第三種類的藏家,也有些人邁入老年,擔心子女賤賣藏品,而趕緊釋出藏品,進入拍賣市場。
REFERENCE
朱文軼:藝術網 讓藏家少走冤枉路
謝金木:中台收藏有別 歷史是關鍵
劉熙海:聯合雅昌 開啟收藏尋城記
劉熙海:台灣收藏 種類地區多樣化
【官網】雅昌藝術網台灣站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桃美館啟動「多方對接」年度書藝策展工作坊 打造跨域講師群陣容 培育未來書藝策展人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深化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多元實驗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2022-05-25|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