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撰文者:歐洛
首屆 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於 2019 年 1 月 19 日在西華飯店隆重舉辦,為期四天,由亞太連線藝術有限公司辦理(成員為也趣藝廊負責人-王瑞棋、朝代畫廊負責人-劉忠河、德鴻畫廊負責人-陳世彬),展會現場由來自國內外69間畫廊,近500位藝術家的作品所組成。
ONE ART Taipe在展場規劃上區分為三個區塊,以清楚的展區定位梳理亞太區畫廊所帶來的藝術作品:「藝術無限 Unlimited」、「發現藝術 Discovery」以及「媒體藝術 Media Art」,三個展區共計逾2千件作品,媒材類型多元而全面,從戰後藝術以至潮流文化,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體驗。
「藝術無限Unlimited」
「藝術無限Unlimited」邀請各界畫廊展出現當代藝術精選作品。也趣藝廊榮獲展會評審及入場觀眾票選的「最佳空間呈現獎」第一名,以大量植栽打造叢林秘境,場內蜷川實花(Mika Ninagawa)執導電影《惡女花魁》的相關作品《MN-Sakuran-06-22》視覺效果搶眼,與其他作品錯落安置在一片綠意之中,別有一番趣味。Lucie Chang Fine Arts帶來日本街頭藝術的靈魂人物-Diego (ディエゴ)的2018新作,將街頭塗鴉挪移至架上繪畫,以層次豐富的表面堆疊和熟捻的塗鴉技巧保留街頭精神,並為塗鴉藝術詮釋出新的展演可能,展期第三天便已全數售鑿,足見台灣部分收藏群的品味隨時代潮流跟進轉移。晴山藝術的台灣藝術家邱奕寧獲得ONE ART Taipei焦點之一的「新賞獎」優選,以工筆線條和墨暈組構作品畫面,跳脫傳統水墨的框架,展現當代思維。
也趣藝廊展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Lucie Chang Fine Arts帶來Diego的作品。圖/Lucie Chang Fine Arts提供
晴山藝術帶來台灣藝術家邱奕寧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發現藝術Discovery」
「發現藝術Discovery」是為35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家所特別規劃的專屬舞台。伊日藝術帶來邱懷萱的動力裝置,將生活物件等比縮小的微型木作放置在飯店展間原有的傢俱上展出,以動能趨動原本靜置的作品使其產生動態,接近現實的題材卻帶來超脫現實經驗的觀賞感受。CC藝文空間展出童趣小品創作,郭舒凡的陶瓷作品以療育造型擄獲人心,銷售成績亮眼。青雲畫廊將詹喻帆的絹印版畫一字排開,「融古入今」系列翻玩古典繪畫大師的作品,卡拉瓦喬的大衛化為毛絨兔子,手中提的巨人歌利亞頭顱替換成無生命的兔玩偶頭部,以詼諧幽默的手法削弱不少經典原作的灰暗氣息,可愛動物的形象吸引不少藏家購藏。
伊日藝術帶來邱懷萱的動力裝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CC藝文空間展出郭舒凡的陶瓷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青雲藝術帶來詹喻帆的版畫《融古入今》系列。右下為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的經典作品《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圖/(上)非池中藝術網攝、(左下)青雲畫廊提供、(右下)wikipedia
「媒體藝術Media Art」
「媒體藝術Media Art」為展會的亮點展區,反映新時代的藝術表現形式,企圖讓媒體藝術更為系統化的在藝博會上被觀眾看見,同時以飯店展間中特有的空間限制激化出媒體藝術展演上的無限可能性。沂藝術帶來旅美藝術家李小鏡的作品,雕塑輔以錄像呈現返回海洋系列,討論環境汙染對地球造成的可能影響,未來人類將「易地而處」,進入海洋生存,以人魚奇想反映對生態議題的關懷。飛皇畫廊呈現小山俊孝的多幅攝影作品,買氣熱絡,有別以往著重在展現繪畫性的形式表現,本次藝術家以人為本出發,強調人類在所處環境中留下的刻痕,企圖超越歷史長流,使作品如同時光寶盒般、成為不同時空的觀眾的連結點。而柯良志的錄像作品以書寫者角度展開觀看,表現在書寫的過程中面對自身與他者、環境所產生的意識與反思,以生活日常與教學過程為基礎進行自我揭露。
沂藝術帶來旅美藝術家李小鏡的作品。圖/(上)沂藝術提供、(下)非池中藝術網攝
飛皇畫廊呈現小山俊孝的攝影藝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飛皇畫廊呈現柯良志的錄像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9年1月份的台北化身為藝術重鎮,4場藝博會同時舉辦,萬卉爭輝,ONE ART Taipei於此焦點時刻亦扮演重要角色,相較於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國際展會的強盛氣勢,ONE ART Taipei以明確的地域性招商策略和相對親切的展費為亞太區的畫廊提供另一個舞台,而展會現場多為小巧精美的作品,將飯店型博覽會的場地特質徹底發揮,為藏家展現藝術品在收藏考量上的可能性與便利性,創造銷售佳績,首屆的ONE ART Taipei舉辦成功,往後的發展亦令人關注。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