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新聞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

「香港藝術月的重點項目之一」:2019 Art Central 主體呈現亞洲新銳藝術家之作

Art Central 2019香港藝術月亞洲新銳2019 Art Basel HK

2019-03-29|撰文者:王玉善

伴隨著三月底的到來,亞洲地區的香港邁入了年度藝術密度高峰,其中Art Central藝術博覽會,便是這個期程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並於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屆,展期由2019年3月27(星期三)至3月31日(星期日),它的特殊性在於相較於同一時間展出的Art Basel Hong Kong而言,作品內容呈現較多青年藝術家的佳作,同時價格也比較親近,更有許多具有實驗性、藝術性的內容。因此,許多人也會趁著這個機會,入手後勢可期的作品,或者找尋與自身品味符合的創作。不過,也不代表這個展會沒有呈現經典大師的作品,現場我們仍可以看到許多在亞洲藝術發展歷程上有名的創作者。

2019 ART CENTRAL入口。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9 ART CENTRAL進場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今年總共107間參展的畫廊,其中有75%主要來自亞太區,因此在整個展場的主題氛圍上,仍然可以感受到較為濃厚的東方思維以及概念之創作,抑或融合東西方的形式。而其中25%來自世界各地的展商,也分別提出了結合自身國家的文化特色之作品,為此次展會增添許多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現場裝置藝術類型多樣,除了大會規劃的「裝置匯萃」項目以外,參展畫廊也提出自身合作的藝術家之創作,來與展覽脈絡相呼應。

智利藝術家IvánNavarro的裝置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現場設有多種體驗式的藝術互動裝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整體而言,類別上主要是展出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動態雕塑風格裝置,以及多媒體類型的複合創作,如一進入展場,隨即看到智利藝術家IvánNavarro創作的作品,該藝術家主要使用燈光,鏡子和霓虹燈來製作與社會和政治相關的雕塑和裝置。此外,大會也安排行為藝術展演,讓展會內容更為多元,帶來藝術與教育並行的場域氛圍。

展出許多動態裝置藝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裝置中,有一件創作為女性藝術家的觀點呈現,說明了當下全球特定地區的文化概況,如Sundaram Tagore Gallery(香港、新加坡、紐約)展出巴基斯坦的女性藝術家Anila Quayyum Agha之裝置作品。其主要是在幾何設計過後的木質立方體中,呈現具有對稱性的投影效果,而這些被投影出來的圖像,靈感源自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交界處-阿爾罕布拉宮,目的是藉由作者的女性身分,從來不被允許訪問清真寺的過程人生中,卻仍然可建構出這些視覺內容的方式,用以討論世界不應該分種族、性別等相關問題。

Anila Quayyum Agha畢業於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纖維藝術碩士,2014年曾獲得ArtPrize公共投票大獎。她擅長以混合多媒體的跨界創作模式,用以探討當前全球情勢中的政治、文化、性別等多樣問題。

Anila Quayyum Agha,"Simmering Mirage",Sundaram Tagore Gallery,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現場安排行為藝術展演。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獨具特色的年輕新銳創作

來自台灣的琢璞藝術中心(J.P. ART CENTER)展出張騰遠的裝置類作品以及新作《手機成癮的聖子》。在其創作脈絡當中,我們常見一位身穿白袍的藍色鸚鵡人,進行著各類對太空事物的探索,主要是藉由鸚鵡常誤解現實生活人們話語的特性(如鸚鵡具有聲音模仿的能力,但卻不知道它的意義),提出對於現實的反思。而在此件每件外框都是被客製化描繪的裝置中,則在螢幕裡呈現了鸚鵡人100種的實驗方法與內容,呼應著藝術家所欲提倡的理念。新作《手機成癮的聖子》則是透過母題中類似米其林與老鼠划手機的角色,來隱喻現今的社會情況。

台灣的琢璞藝術中心(J.P. ART CENTER)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張騰遠裝置系列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張騰遠作品《手機成癮的聖子》,壓克力,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的大象藝術空間館(Da Xiang Art Space),展出耿傑生的雕塑新作,其主要透過科技裝置與傳統媒材之間的創新與搭配,如主要是以穿著西裝的人物雕塑搭配圓形球體的內部機械運轉,進行搖擺的動作,目的是藉由這個不停搖擺的拉距過程,來討論個體與人群之間的關係,並藉由精細西裝的樣貌,來暗喻著我們是否為了適應社會,而扮演著符合既定價值的角色,才能符合社會的期待?值得一提的是,該次展出的作品相較於第一版的內容,新增了手機Line的通知聲音於裝置中,藉此似乎是用以表達現今社會人們被科技的長期牽絆問題。

耿傑生的動力雕塑新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象藝術空間館(Da Xiang Art Space)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北京玉蘭堂(Line gallery)帶來狄青的作品,其就讀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主要是以絹本設色、搭配金箔進行創作。媒材看似傳統,但卻在主題的人物、動物之形象設定上,是以無情緒臉孔,但卻仍有文人雅士氣質般的漫畫人物、以及活潑靈巧的動物來呈現,藉此延展傳統工筆畫在主題運用上的可能性。此外,狄青的作品風格形象鮮明,結合西方舞台式構圖與東方留白的墨性呼吸感,讓他作品的市場辨認度極高,也成為她現今持續受到關注的原因。

北京玉蘭堂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狄青作品《潺湲圖》,絹本設色&金箔,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首爾的Atelier Aki展出Daehun Kwon的作品,Daehun Kwon於1972年出生於南韓,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萊德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碩士,擅長透過結合雕塑性與繪畫性的雙軸創作,打破作品對於空間上面所能傳達的視覺維度,藉此提供給觀者更直接的感官,傳達作品的概念。Daehun Kwon喜愛描述看似微不足道,或者平常可見的物件、人中,隱藏著一個令人訝異的行為,或者現象,如作品” Chalna-Who am I C2”中,可見一個穿著米老鼠的嬰兒,卻露出社會化後的人們,才會有的深沉憂鬱眼神,同時手裡拿著飛彈。

Atelier Aki展覽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Daehun Kwon作品” Chalna-Who am I C2”,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Daehun Kwon作品” Chalna-Who am I C2”(局部),樹脂、麻布、木頭,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另一方面,Atelier Aki也帶來李承九(Seungkoo Lee)的系列作品,其創作的靈感源於自己用小時候的外號所命名的一隻狗-「DDINGGU」,並將其擬人化,將各種對於生活中的理想與壓抑,解放於創作當中。創作對於藝術家而言,不僅僅只是藝術性的表達,更是將個體心境,在現實中無法達到的夢想,轉移到創作延續下去。

李承九(Seungkoo Lee)的系列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Galerie Andreas Binder(慕尼黑)帶來Luzia Simons的作品,其1953年出生於巴西東北部的Quixada,她透過使用特殊的掃描儀,搭配花粉落在鏡面時所產生的效果,增加了花卉圖像中的空間深度以及神祕感。尤其在深度的表現上令人驚訝,在背景的黑色處近乎啞光的效果,更增加了前景花卉的三維立體感,就算是框架邊緣被切斷處,仍然具有浮動於空間的效果。此外,這些圖像的內容不僅僅只針對於理想美麗的花卉姿態,同時也包含著枯萎、腐敗的樣貌。目的是希望借用這個隱藏於表面之下的視覺符碼,暗喻著美的各種姿態,以及生命期程之短暫。

Luzia Simons的作品”Stockage”,201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Galerie Andreas Binder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

亞洲經典藝術作品

Nukaga Gallery(東京、倫敦、大阪)帶來日本先鋒抽象書法家井上有一(Yuichi INOUE,1916-1985)之作,他的風格特色是先將漢字解構,並將其重新符號化,藉此讓墨性的意念融入於媒材中的韻染以及筆觸間的游移,體現了意境勾勒與視覺張力的延展。井上有一在藝術史上的定位特殊,如其1952年成立「墨人會」,目的是打破傳統書法藝術的表現方式,同年也在瑞士巴塞爾藝術館受到國際認同,作品被世界各大美術館典藏。

Nukaga Gallery展覽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井上有一,寒山,水墨紙本,196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Sundaram Tagore Gallery(新加坡、紐約、香港)展出全光榮(Chun Kwang Young)的作品,其畢業於首爾弘益大學美術學士學位,以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藝術學院美術碩士學位。他從1990年代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紙雕塑創作,最經典的形式是他將小時候看到用以包草藥的桑樹紙,以雕塑且均質排列方式,表述於畫面上,如此這些具有國家傳統文化以及情感的內容,直接地透過西方的形式被詮釋於我們的眼前,個人風格鮮明,極具辨識度。作品被典藏於多個公共收藏機構,包含全世界知名的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紐約聯合國總部等。

Sundaram Tagore Gallery,Aggregation 16 NV092,Mixed media with Korean mulberry paper,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Sundaram Tagore Gallery,Aggregation 16 NV092(局部),Mixed media with Korean mulberry paper,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上述的過程當中,我們基本上可以發現本次展會當中,展商們的選件標準,大多仍是以與亞洲文化脈絡較有連結的作品內容來呈現,抑或者是結合西方形式,但仍具備東方人文底蘊的風格創作。而就算是來自於其它非亞洲地區的國家,其所帶來的作品,主體還是以具有一定裝飾性與學術性的雙軸共構來展現,目的可能是藉此來符合該區藏家們的品味,也可以與同期展出的Art Basel Hong Kong的作品形式進行區隔,讓香港藝術月的豐富性更多提升。不過前文所提的內容僅是展出的一小部分,其中還有許多精彩的作品,等著讓我們一起共同發掘。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至3月31日(星期日)

地點:香港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Art Central 2019香港藝術月亞洲新銳2019 Art Basel HK
REACTIONS
喜愛

4

好美

3

0

2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國際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

ART CENTRAL 因公共衛生考慮 宣布取消2020展會

2020-02-07|撰文者:ART CENTRAL/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7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

【第19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2019行動計劃 | 湯皇珍

2021-04-15|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