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聯展策展

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策展團隊《何厭之有》聯手9位當代藝術家

東海大學美研所何厭之有東海大學美術系張惠蘭第九屆

2019-05-10|撰文者:東海大學美研所策展團隊/非池中藝術網編輯

認命」的小鎮裡,軟爛世代被強力的無力感襲擊。在社會文化期望與體制之間不協調作用的結果,只以自己的肉身,在其中反抗與妥協。看似漠然的人物表情,淡淡訴說著關於失去、崩壞、絕望的心情。討論本質與表面的時候,不一定哪一個才是真的,真的未必是本質,在角色扮演之下的兩個物,實為一體兩面,內在與外顯彼此互為辨證的關係。這個讓我們痛苦又著迷的「天堂」,也使當下的⾃我身份認同焦慮。遍佈在居家場景裡的裝置與道具,將內在的抑鬱化為具像、能見、可觸的情境場域,成為一座人人參與內心小劇場,面對這些無限延續的日常焦慮,體驗一段微弱的折磨。

何厭之有展場文字論述牆。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倪瑞宏,《七仙女光明燈》,複合媒材。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劉哲榮,《Cosplay》系列,銅。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何厭之有》源自於2016年起,許多「負能量」的網路言論受到廣泛關注,這些詼諧幽默的用語特別受到眾多年輕網友的歡迎,似乎這些金句如「我盡力的放棄」、「活著就是很煩」、……。這些厭世的用語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與感受,這是一種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改變的心理感受。

張峻碩,《看看》,樹脂土,木材、鐵、Epoxy、現成物。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張峻碩,鍾佩蓉,張靜雯作品。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法蘭克福學派W. Adorno曾以否定美學的論點,指出藝術應以否定的態度、負面的表現手法來彰顯社會現實,創造出衝突的審美經驗,才能展現其批判力。而從唯物史學的觀點來看,藝術必須被放在歷史的脈絡中來看待反映的是真實的社會生活。藝術無法脫離於社會而存在,社會現實也因藝術創作而變得顯而易見。

張菀玲,《爆料丢丢檔》,錄像、攝影。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張靜雯,《城市綠洲Ⅰ》等作品,膠彩。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王冠蓁,《Follow The Map》,油畫及陶藝作品。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究竟是「嫌惡」或「滿足」?一個人會厭世表示他對這個世界有期望,只是因為他沒有變法把世界改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沒有被滿足,所以才會「厭世」。就如同佛洛伊德在其著作《文明及其不滿》中,揭示文明的關鍵特徵在於人類的本能受到有效的節制與克制,因而能進行超越人類原始慾望的文明創造,推動社會的進步。正因為如此,在文明社會中,個人的本能勢必遭受壓抑,而使人感到不快樂,希望獲得解放,但為了維持文明,個人又不得不在某個限度之內克制自己的欲望。在本能受到壓抑之後的不快樂,指責文明事實上與人的本性相違背,人類不可能放棄文明,現代人才會處於一種恆常的焦慮和抑鬱之中,顯示出了文明生活的願望和反璞歸真的本能之間的永恆矛盾。

盂施甫,《小折磨》系列,情境裝置。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許哲瑜,《No news from home》,影像。圖/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提供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何厭之有》東海大學美研所第九屆實習策展
指導教授:張惠蘭
策展人:楊渝惠/張峻嘉
展覽時間:2019-05-10 ~ 2019-06-07
開幕茶會:2019-5-17(五)14:00
展覽地點:台中東海大學藝術中心(人文大樓1F)
展覽地址:台中市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12:00-18:00
參展藝術家(按姓名筆劃排序)
王冠蓁 盂施甫 倪瑞宏 許哲瑜 張峻碩 張菀玲 張靜雯 劉哲榮 鍾佩蓉

主辦單位:東海大學美術系所
策展執行:美術系第九屆實習策展 策展團隊

東海大學美研所何厭之有東海大學美術系張惠蘭第九屆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63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