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撰文者:林侑澂
(由左至右)韓國弘益大學環境美術研究所所長李樹弘,藝術家曲德義,誠信女子大學美術學院前院長,首爾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曲德義《Asian Wave 2019》個展。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台灣藝術家曲德義(1952-/出生於韓國井邑)受韓國京畿道美術館邀請,於2019年夏天舉辦了《Asian Wave 2019》個展。將台灣抽象繪畫史當中,能量相當充沛的作品介紹給了韓國的大眾。以嚴謹細膩的展覽策辦,完整介紹了曲德義創作歷程中不同層次的美學心得。
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曲德義《Asian Wave 2019》個展展場實紀。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本次《Asian Wave 2019》的策展,除了展出多件作品,也透過紀錄片介紹了藝術家曲德義的生平經歷,將其長期以來的創作歷程作了完整的展示。曲德義的繪畫將「幾何與潑灑」兩種相反的形式進行對話,充滿了對於藝術「物質性」的思辨。運用色相明確的視覺效果,探討了關於並列、對抗、形變、位移、流動、分界等等意象的視覺實驗。在曲德義架構的畫面裡,空間被繁複地操控,細微處的重疊暗示著進退或伸縮等種種效果,越是細觀越是覺得視覺慣性一再地被解構重組。藉此引領著觀者們探索空間感知的另一種可能性。
曲德義,《供Form without Objects 무물지상 無物之象 D1504》,2015,Acrylic on Linen,162x195cm。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曲德義,《Variation 변주 變奏 D1606》,2016,Acrylic on Linen,162x195cm。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戰後亞洲各國的藝術革新,均呈現了勇於突破窠臼的精神。當時台灣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所傳承的門生們,更是達到了諸多時代性的成就。曲德義在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期間,也定期南下彰化和李仲生習畫。李氏「溝通式的教學」開啟了曲德義內在探索的起點,藉此發展出諸多獨創性的視覺語彙。1976年大學畢業後,曲德義赴法深造取得了美術雙碩士的學位。期間適逢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曲德義受聘回國投入教育推廣的工作,並曾擔任關渡美術館館長。無論在創作或是教學上,皆獲台灣藝壇的一致推崇。
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曲德義《Asian Wave 2019》個展展場實紀。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隨著世界的藝術潮流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藝術文化交流也熱絡地進行著。京畿道美術館在曲德義個展的檔期間,也正和高雄市立美術館合作展出《移動與遷徙》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兩檔台灣相關展覽同步展出,讓今年夏天的京畿道認識到台灣的藝術發展不同面向。此類的合作案不僅象徵著藝術家/美術館的成就,也體現著對於各自文化實力的肯定。
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曲德義《Asian Wave 2019》個展主視覺。圖/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提供
아시안 웨이브 2019《Asian Wave 2019》
曲德義個展
地點:경기도미술관 韓國京畿道美術館
京畿道安山市檀園區Dongsan路268號 (草之洞)
展期:2019/07/04-2019/09/01
REACTIONS
1
1
0
0
3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桃美館啟動「多方對接」年度書藝策展工作坊 打造跨域講師群陣容 培育未來書藝策展人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深化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多元實驗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2022-05-25|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