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撰文者:新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新美館繼上週草地音樂派對圓滿落幕,今(22)日第二週末「草原曼波」在河左岸公共藝術計畫活動接續登場,園區多件公共藝術作品首次亮相,新美館特別辦理揭幕儀式,現場由龔雅雯副秘書長代表新北市政府致贈感謝狀予藝術家李再鈐,對其為新美館創作新作〈種子〉,並慷慨捐贈〈對立與和諧〉作品給新美館表達感謝,而李再鈐老師也感性分享,自己雖年歲已高但還能有作品留供美術館典藏,感到十分榮幸。
李再鈐老師<對立與和諧>藝術作品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拍攝
龔雅雯副秘書長表示,新北市美術館興建工程及開館籌備工作目前尚在持續進行中,但經市府相關局處的共同努力,周邊環境整備工作階段性完成。為及早提供市民朋友新的藝文休憩場域,同時作為美術館藝術推廣及建立觀眾連結的基地,4月15日起階段性對外開放第一期戶外園區及部分空間,同時,也規劃了多項展演活動,邀請市民朋友們一起來體驗這座結合藝術、生態、運動休閒的藝術園區。
新北市龔雅雯副秘書長(左五)、文化局長張䕒育(左四)與藝術家和貴賓們合照。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此次新美館園區開放共有〈種子〉〈形色與色〉、〈島嶼路徑〉及《聲紋》4件委製新作首次公開亮相。長期定居於新北市金山,96歲資深藝術家李再鈐特別創作新作〈種子〉,融合藝術家自身的在地觀察、生命經驗及個人造型美學,藉由簡潔卻有機的造型為載體,蘊含著萬物生命起點之象徵,同時乘載著對於美術館及在地的祝福;由藝術家曲德義和周代焌聯手繪製於藝術街坊洗手間的作品〈形色與色〉、〈島嶼路徑〉,以抽象性色彩及古地圖捲軸般的圖像為基底,運用馬賽克拼貼,營造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空間氛圍。以聲音為媒材的新作《聲紋》,則是由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共同創作,引導民眾用移動和聆聽的方式,漫步於園區內7處場景,從聽覺來想像、探索、感受三鶯地區獨特的地方紋理色彩。
藝術家曲德義(右)進行藝術街坊洗手間的作品導覽〈形色與色〉。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資深藝術家李再鈐特別創作新作〈種子〉。圖/非池中藝術網拍攝
此外,原位於三鶯之心的4件公共藝術作品〈坯〉、〈瓷意生活〉、〈走泥〉、〈王者之仗—1804〉,則在設置14年後,委由藝術家林舜龍、吳建福、鞏文宜、施宣宇協助完成修復,再次歡迎民眾互動親近。今、明(22、23)兩天還有「喃喃大地•音樂會」於林舜龍作品〈坯〉內部空間中演出,由音樂家沈子傑、鄭仁萱及呂超倫共同展演,伴隨自〈坯〉頂灑下的自然光,讓現場民眾感受藝術跨域激盪的火花。
藝術家吳建福作品〈瓷意生活〉。圖/非池中藝術網拍攝
藝術家施宣宇作品〈王者之杖—1804〉。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鞏文宜作品〈走泥〉(前)、藝術家林舜龍作品〈坯〉(後)。圖/非池中藝術網拍攝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表示,4至6月期間,新美館和陶博館聯手推出的「探索藝境」及「春遊鶯歌」系列活動也於本週末陸續啟動。5/6、5/27下午2時將分別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黃浩德進行公共藝術導覽;6/3下午,則有《聲紋》創作團隊帶領作品導聆及現場聲音演出。
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圖/非池中藝術網拍攝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時間形態與人們的距離,南美館「時間眾像:給每個人的歲月景觀」形塑的探造性場域
解放觀看的思考路徑 台灣當代藝術的品牌bísút 將推出第二檔展覽「Mind the Gap」
數位時代下資訊與文化的相互堆疊,當代藝術家如何轉譯此現象?專訪第八屆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策展人邱杰森
2023 第四屆WHATZ藝博啟動,再次感受「藝博策展」的無限可能!
大唐生活美學館《那個人的劇場》林佳賢個展:在造物主的大型劇場中,我們都擁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性
北美館 2023 X-site計畫:《途中》登場 復甦大疫年代後的身體意識
第21屆台新藝術獎 5/27週六下午2點獎項揭曉 線上直播
中國嘉德2023春季拍賣會:盛大迎接30週年,推出「當代藝術夜場」力拓西方藝術板塊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呈現當代藝術的多重宇宙 5/26 - 5/28 盛大開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海律─王怡婷個展」 倘佯海洋湛藍色調與音律的感官體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喚起大眾對於新北藝術能量的記憶,新北市美術館重磅出版《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 1992-1997》一書,並舉辦新美館論壇
2022-11-10|撰文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