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策展

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 ! 推出「做圓」「新朋友」雙計畫,廣邀民眾參與和共創

新北市美術館開園做圓新朋友公共藝術

2023-04-21|撰文者:新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尚在興建、籌備中,為讓社會大眾提早認識美術館,已於4月15日階段性先行開放戶外園區、一樓藝術街坊及圓頂藝術空間等場域,除三週假日安排特別限定活動外,亦同時邀集策展人及創作者以「參與及共創」為題,策辦創作者進駐及展演計畫,建立觀眾並為日後開館暖身。

新北市美術館外觀。圖/新北市美術館

邀請民眾參與及共創的跨域展演計畫

座落於鶯歌區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出發,新美館關注全市藝文發展,致力串聯藝術與生活,實踐美術館作為全民學習及社會連結的重要使命。配合園區開放,新美館於一樓藝術街坊邀請多組跨域創作者進駐,推出「做圓」展,以新北市特色為題,與民眾共創交流,匯聚為另一種新型態的藝術聚落;在圓頂藝術空間,則有「新朋友」沉浸式科技互動展,邀請親子觀眾一起來培養容器幻獸;此外,美術館園區除既有三鶯之心藝術特區戶外作品之外,新設置的公共藝術作品也於園區開放時同步曝光。

在一樓藝術街坊區域,由黃偉倫及呂武隆共同策劃,以「做圓 making circle」為新美館實驗室進駐主題,邀請包含產品設計師、圖像創作者、織品設計師、花藝師、平面設計師、攝影師、食物設計師、導演、空間設計師、藝術家、音樂製作人、服務設計師、新媒藝術家、肢體工作者等多組跨域創作者進駐,並以其創作為圓心,新北市的特色為距,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創作,讓進駐創作者及民眾間的交會處,成為藝術聚落重心。

新美館實驗室進駐計畫,植物藝術家賴怡璋工作坊。圖/新北市美術館

每位進駐者的工作室皆展現他們鮮明的獨特性,如植物設計師賴怡璋以「植物收藏室計畫」為進駐主題,應用美術館周邊的野生植物,呈現人類因文明和需求發展所創造的地景記憶,並邀請在地工藝產業合作,結合故事與工藝,成為文明與自然融合的收藏室。音樂製作人賴思勻(Sonia)創作啟發自鶯歌當地陶藝,本次計劃從廢棄、破碎陶片中尋找材料自製樂器,賦予廢棄陶片嶄新生命,再利用自製陶片打擊樂器,融合到自己擅長的電子音樂中,研究新的聲音創作元素。本次計畫同時遭以新美館藝術街坊的特色階梯及廊道空間,結合香氣、視覺、光線、植栽等五感體驗,打造可供民眾穿梭、遊戲的概念式球體裝置與空間裝置,策劃人及創作者邀請民眾漫步於街坊中,與創意共生,與藝術不期而遇。

此外,還特別邀請德國藝術家Karina Smigla-Bobinski帶來曾在全球各地展出之知名互動藝術作品《ADA》,大型透明塑膠氣球中注滿氦氣,外層裝置有300根炭筆,觀眾可以用力推動、轉移、拋接、玩耍,與《ADA》互動,在全白空間中留下共創的塗鴉線條與記號痕跡,也讓展間的樣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不可預測性。

德國藝術家Karina共創作品。圖/新北市美術館
參觀民眾與Karina作品互動。圖/新北市美術館

「做圓」自4月15日起開展後,展期中規劃數十場邀請民眾參與共創的工作坊,包含由舞蹈家張雅為帶領的「腦子有洞」身體的想像練習肢體工作坊、導演洪詩婷的「Feed My Imagination !電影工作坊」,以及由跨域設計師滕孟哲、陳楷恩、郭于寧舉辦的「進食練習-吞嚥與咀嚼的工作坊」等精采活動,透過工作坊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共創成果預計於6月底完成,活動至8月2日止。同時,策劃人也以新美館藝術街坊的特色階梯及廊道空間,結合香氣、視覺、光線、植栽等五感體驗,打造可供民眾穿梭、遊戲的概念式球體裝置與空間裝置,策劃人及創作者邀請民眾漫步於街坊中,與創意共生,與藝術不期而遇。

新朋友展融入新北文化地標之沉浸式互動作品。圖/新北市美術館

「新朋友」展由策展人黃彥穎策劃,是新美館為迎接園區開放所啟動的參與式藝術行動,象徵美術館將成為在地的新文化聚落,為觀眾創造一種寓教於樂的體驗過程。

在圓頂藝術空間主展間中,為沉浸式遊戲裝置作品〈ID〉,以「新朋友」為題,延伸出以創造新朋友為概念的互動體驗。觀眾先進行登入註冊資料,再透過塗鴉創造自己的容器。藉由掃描技術,將畫紙上的容器怪物,變成立體並躍上互動投影牆上的世界中。這座城市正是以新北市知名地標、文化景點、節慶信仰等景象所組成,每位觀眾的「新朋友」開始在城市中互動、連結,進而成為「好朋友」,為這座城市,注入嶄新的活力。此外,還能透過不同情境的轉變及任務的發掘,讓城市呈現出多元且精采面貌,透過親子同遊、夥伴共創的過程,植入空間認知、社群養成及協力成長的概念培育;每一次體驗都充滿新奇,一起來新北「交朋友」吧!

新朋友展藝術家廖建忠作品。圖/新北市美術館

其他展間及廣場的體驗式作品,則由廖建忠、江忠倫、鄭伊雯、陳韻如、符曉柔、廖祈羽以及張暉明等7位藝術家分別以「新朋友」為創作命題,發展為結合五感體驗的情境設定及藝術裝置展覽自4月15日起至10月22日止,期間更規劃有近60場工作坊,包括「大雨健身房」親子舞蹈肢體工作坊、「候鳥客廳」聲音製造親子工作坊、「火山餐廳」造型與想像創作工作坊,及「礦石圖書館」以新北市在地文史及自然知識出發的微型軟雕塑製作工作坊;鼓勵民眾透過感官、思考和行動之互動參與。期待在數位時代中,打造一個微型社群模型,不僅隱喻關於科技、人⽂、自然等多元議題,同時為未來開館的新美館募集觀眾,共同參與美術館的成長。

在河左岸 公共藝術作品系列

有別於單一型態的公共藝術設置,新美館希望打破既定印象,帶給觀眾新的公共藝術定義和想像。本次園區開放4件新委託創作的作品首次公開亮相。其中,特別委託長期定居於新北市金山,95歲資深藝術家李再鈐,創作新作〈種子〉。該作品融合藝術家自身的在地觀察與生命經驗,以簡潔而有機造型,象徵萬物生命的起點,乘載著希望與祝福。此外,李再鈐亦慷慨捐贈一件大型雕塑作品〈對立與和諧〉予新美館典藏,意義非凡。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__對立與和諧_。圖/新北市美術館
李再鈐公共藝術作品種子模擬圖。圖/新北市美術館

位於藝術街坊洗手間的作品〈形色與色〉、〈島嶼路徑〉,由藝術家曲德義和周代焌聯手繪製圖面,從古地圖捲軸方式建構鶯歌的地理想像,結合網路科技觀看地圖的旅行經驗,並運用細膩的馬賽克剪黏與色彩拼貼,呈現廊道人來人往的線性流動及土地的細緻變化,營造古今的超現實空間。

曲德義〈形色與色〉、周代焌〈島嶼路徑〉。圖/新北市美術館
周代焌〈島嶼路徑〉。圖/新北市美術館

另一委託創作則是以聲音為媒材的新作《聲紋》,由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共同創作,透過創作團隊田野紀錄或虛構等敘事手法,轉譯成一系列具有導覽性質的聲音作品。音檔內容收錄了三角湧河畔、鶯歌傳統產業、地方耆老口述、南靖部落族群與歌謠,及臺灣第一張商業黑膠唱片珍貴僅存的客家八音等聲音,引導民眾用移動和聆聽的方式,漫步於園區內7處場景,從聽覺來想像、探索、感受三鶯地區獨特的地方紋理色彩。

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聲紋〉。圖/新北市美術館
林舜龍作品〈坯〉。圖/新北市美術館

此外,原位於三鶯之心的公共藝術作品〈坯〉、〈瓷意生活〉、〈走泥〉、〈王者之仗—1804〉,在設置14年後,新美館也委由藝術家林舜龍、吳建福、鞏文宜、施宣宇協助完成修復,並以復舊如新的面貌,再次歡迎民眾互動親近。

而為進一步推廣園區作品,4至6月期間,新美館和陶博館也聯手推出「探索藝境」及「春遊鶯歌」兩大系列推廣活動,包括深度導覽、小旅行、實境解謎、導聆演出等,邀請民眾以多元體驗的方式欣賞公共藝術作品。

「做圓 Making Circle」創作者進駐計畫

活動期間|2023/4/15-8/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7:00 (週一休館)
活動地點|新北市美術館園區 - 藝術街坊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新朋友 New Friends」沉浸式科技互動展

活動期間|2023/4/15-10/2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7:00 (週一休館)
活動地點|新北市美術館園區 - 圓頂藝術空間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新美館官網|https://ntcart.museum  
新美館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tcart.museum

新北市美術館開園做圓新朋友公共藝術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新北市美術館任命賴香伶為首任館長,擘劃未來發展藍圖

2024-08-23|撰文者:新北市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0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

新美館園區開放第二周 攜手藝術家揭幕園區公共藝術作品

2023-04-22|撰文者:新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95